选购水果不必迷信“树上熟”,来听听业内人士的建议→

2020-04-25   厦门日报社

本地生鲜超市、水果店都能看到“树上熟”水果的身影。

标价签上注明“树上熟”的贵妃芒每斤售价高达19.5元。

  最近,“树上熟”成为厦门水果市场的高频词。记者走访市场发现,目前,本地市场标识为“树上熟”的水果主要有木瓜、芒果、凤梨等品种,其售价比同品种普通水果高出一倍以上。

  不过,高价格不一定对应高品质,有消费者在购买“树上熟”水果时“踩雷”了。对此,业内人士建议,消费者应理性选择。

  

  部分“树上熟”品种售价

  高出普通水果一倍多

  随着物流行业迅猛发展,近两年,“树上熟”水果逐渐走进人们的视野。记者走访市场发现,在百果园等本地生鲜超市、水果店都能看到其身影。这些“树上熟”水果主要集中在木瓜、芒果、凤梨等品种。

  相较于普通水果,“树上熟”水果宣称具有肉质成熟、甜度高、香气重的特点,买来无须放置就可直接食用,因此定价更高。

  记者从朴朴平台购买了普通和“树上熟”的贵妃芒进行对比。前者一斤8.8元,后者一斤高达19.8元,价差超过一倍。两种贵妃芒从外形上就能一眼分辨熟度。普通的个头更小、手感更硬,且表皮以青色为主,或是红中泛青;“树上熟”则明显更加成熟,表皮呈完全熟透的黄色、红色,手感更软。记者品尝了两种贵妃芒,发现普通的口感甜中带酸,果肉纤维感更强;“树上熟”则毫无酸味,果香中还夹带着一点奶香,果肉更细腻、汁水也更足。

  记者又从饿了么平台购买了同等重量普通和“树上熟”的海南木瓜进行对比。前者售价8元,后者售价15元。两种木瓜外观差别不大,普通的果皮略带青色,表面凹凸不平更明显。切开后,“树上熟”的果肉明显更红一些。记者品尝发现,普通的木瓜口感已是较甜,“树上熟”的甜度更高,甚至甜得让人感觉发齁。对于部分消费者而言,这种口感的木瓜或不是最好的选择。


  超市放置多天的水果

  消费者可试着淘一淘

  最近,市民林女士购买“树上熟”凤梨就“踩雷”了。上周,她在某电商平台购买了两颗海南产“树上熟”金钻凤梨。收到货后,她发现两颗凤梨都外表发青,看着就不是熟的状态。放置一周后,外皮终于变黄,但仍果肉口感发硬、果味很淡、不甜。

  “价格也不便宜,两颗大概有5斤重共43元,折算每斤在8元以上。”林女士说,经过这件事后,她不再盲目相信所谓的“树上熟”概念了。

  据了解,“树上熟”水果比普通水果价格高,很大原因是由物流、储存成本造成的。中埔水果批发市场工作人员张长明说,一般进入批发渠道的水果采摘时多是7成熟,扣除陆运时间,商家还能上架销售约一周。而“树上熟”水果基本上架1-2天就必须售出,一般是大企业从产地直采到店或产地直发快递到家,运力成本、损耗等较高。

  “‘树上熟’其实更多的是指可以直接吃。”经营水果店8年的杨先生说,“树上熟”水果最好在3天内食用。他同时提醒,由于“树上熟”流行,不排除有的商家蹭热点,把其作为营销手段。消费者在购买水果,特别是网购时不要迷信,最好眼见为实。

  多位业内人士表示,“树上熟”业内并没有统一标准,一般是指树上自然成熟后才采摘的水果。真正做到“树上熟”,主要难点在于保鲜和运输。采摘过程也不同,以前基本上是一棵树一次性全部采完,而“树上熟”则需要“熟一个摘一个”。

  在采访中,不少水果老板都表示,眼下风头正盛的芒果、凤梨等“海南系”水果普遍口感都不错,价格也挺亲民的,眼馋嘴馋的尝鲜客不妨买来尝尝。记者注意到,一些超市也会将放置多天、熟度较高的水果做半价处理,这些产品同样香甜可口,消费者可以适当淘一淘。

(文/厦门晚报记者 王颖达 张婧玮 图/王颖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