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红卫,潍坊市奎文区辅读学校教师。1990年潍坊师范毕业后,就来到了辅读学校,一干就是29年。
这29年里,她当数学老师,当班主任,当德育处主任,当教导处主任,当折翼天使的“妈妈”……默默奉献,无怨无悔。
正像学校醒目的办学理念“自由飞翔,快乐成长”所展示的那样,刘红卫老师已然成为这些“折翼天使”自由飞翔的“托起者”。
学生说,她比妈妈还好
在辅读学校上学的孩子,总有一些不一样。但是,在刘红卫老师的眼睛里,他们都一样。
“虽然,这些孩子上厕所不会擦屁股、有了鼻涕直接拱到你身边、鞋子时常会反穿、甚至还会随地大小便……但是,我们必须把他们当成平常孩子来看待,给予他们平等的目光。只不过,不能跟他们的同龄人相比,只能把他们当成幼儿园或者小学低年级学段的孩子来看待。”刘红卫老师说。
刘老师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上课时,有孩子会忍不住哈哈大笑,也有孩子会趴在地上一动不动,刘老师会停下讲课,顺势引导这些孩子,问问他们为什么笑,为什么要趴在地上,然后让他们把情绪发泄出来,再继续上课。
碰到有孩子突然大小便失禁,刘老师就平静地喊来隔壁老师给看着班,保障其余孩子的安全,然后带着这个失禁的孩子换洗衣裤、擦洗屁股。
这些在普通人眼里不可思议的事情,在刘老师眼中却是平常得不能再平常。
或许,也正是这种平常看待、平等对待的心态,让刘老师和孩子们的逐渐走在了一起。
一天,午休的孩子们起床了,看着孩子们凌乱的发型,刘老师顺手拿起梳子一个一个地给梳起头来。
刘老师手法娴熟,力度温柔,孩子们非常享受这个时光。一个小姑娘忍不住说:“老师,你比我妈妈还好,我喜欢你。你来我家吃饭吧,我让我妈妈包水饺给你吃。”
虽然言语不清,但刘老师还是听懂了孩子的意思,内心非常欣慰。
“这些孩子心思非常单纯,喜欢就是喜欢,不喜欢就是不喜欢。他们表达情感的方式也非常简单直接,经常会直接说‘喜欢你’这些词,也经常会直接碰碰你、摸摸你,告诉你他们喜欢你。”刘老师说道。
家长说,她比做家长的还有耐心
在辅读学校上学的孩子,虽然年龄比较大了,但还有很多人都需要家长的接送。每天看着孩子们欢欢喜喜地来上学,家长开心,刘老师也很开心。因为她知道,孩子们愿意来上学,是喜欢老师、喜欢学校的表现。
除了为在校孩子提供培智教育之外,辅读学校还承担着送教上门的工作,刘老师也是其中的一员。
老师们经常牺牲周末时间,结伴去给残障孩子送教上门,帮他们做康复训练,教他们认字识数。因为接受了送教上门服务,而喜欢上老师的孩子大有人在。
刘老师班里有个孩子叫小琦,是特别喜欢来上学的一个。今年夏天的一个下午,暴雨倾盆,学校在家长群里下发通知“安全第一,天气恶劣,可不用来上学”。可是,到了平时上课时间,小琦的奶奶仍然带着他来到了学校。
刘老师问起来,小琦奶奶说:“孩子是太喜欢学校了,不管天气好不好,哭着喊着要来上学,要来找你。”既心疼又高兴的刘老师赶紧带孩子换下湿透的衣服……
刘老师介绍,小琦就是她曾经送教上门的孩子中的一个。经过一年半的努力,小琦不仅康复顺利,能来学校上学了,而且特别喜欢刘老师,对她有着特别深厚的感情。
平时忙于工作的小琦爸爸偶尔也会来接送孩子,看着刘老师耐心细心地照顾孩子,非常感慨地说:“老师,你比我们做家长的还有耐心,我们太感谢你了。”
同事说,她边学边干,水平不断提高
俗话说:水无定深,天无定远,学无止境。培智教育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需要深入研究,才能更好地帮助孩子们快乐成长。
为此,刘老师立足教学一线,研究培智教育规律和孩子们的特点,提供更适合的教育。
教学上,她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智障程度、原有知识基础及接受能力,采取分类教学,制定个别教育计划,建立学生成长档案。对于不同的学生,她实施不同的教学内容。对于同一教学内容,她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程度的要求,让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发展区域。
针对辅读学校孩子的特殊性,刘老师采用“小步子,多重复”的方法,密切联系学生日常学习生活实际,采取直观形象的方式,引导学生多形式、多层次练习应用。
因智障学生依赖性、被动性较强,刘老师就想方设法去抓住学生的眼球。她经常采取手脑眼口并用的教学方法,增加学习趣味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教学中,刘老师遵循进步就是优的原则,经常性地表扬鼓励,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让学生在玩中学、乐中学。
同时,刘老师还充分发挥教育训练的矫正补偿作用,使各种差异的学生(唐氏综合症儿童、脑瘫伴智障儿童、多动伴智障儿童、自闭症伴智障儿童等各种智障程度不同的儿童)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康复与提高。
“在培智教育中,刘老师的业务水平已经很高了,但是她不满足于现状,仍然不断地向同行老师请教,博取众家之长,也积极参加学校课堂说讲大赛、公开课教学,走出去观摩兄弟学校教师的课堂教学实况,不断提升自己。总之就是边干边学,水平不断提高。”刘老师的一位同事这样说。
校长说:她是学校的一块宝
在辅读学校里,刘老师除了是数学老师,还是担任过教导处主任、德育处主任。
担任教导主任期间,她带领学校教师自编校本教材,丰富学校课程体系,整合教学资源,大大拓宽了培智教育的广度和深度。
担任德育处主任期间,切实从学生实际出发,积极开展适合学生特点的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及外出综合实践活动;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定期召开班主任会议,促使班主任做好班级日常管理等常规工作。同时,她还做好了全校少先队员的档案登记工作、学生的校方责任险和学生医疗保险工作。
可谓是,一肩担多责。
学校校长说:“刘老师就是学校的一块宝,承担了很多工作。但是,由于身体状况不允许,学校对她工作进行了适当调整,新学期开始后,又主动要求承担了自己原来的工作,默默付出。”
原来,2010年单位统一组织体检的时候,刘老师查出了乳腺癌,经过手术之后,已慢慢恢复。但是好景不长,刘老师又查出了子宫肌瘤……
多次手术之后的刘老师,身体状况大不如从前,但是目前仍然当着数学老师,担任着教导主任,负责教导处日常管理工作。今年47岁的刘老师,可能是因为经历过几次大手术的原因,容貌略显沧桑。但是只要一和她聊起学生,她的眼睛里就有了光芒,整个人也明亮了起来。
她会掰着手指头说这个学生是自闭症,只有细心呵护才能敞开心怀拥抱你,也会说已经毕业的一个学生打电话,问可不可以抽烟,喝酒最多可以喝多少,更会骄傲地说有个学生毕业考进了市残联,有了份好工作……仿佛她的世界,因学生而灿烂了起来。
“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家庭的希望,我们应该平等对待、真诚呵护。党的十九大提出要办好特殊教育,我们培智教育受到的关注也越来越多。我们也应该乘借这一东风,继续提升自己,服务于更多的残障儿童。”刘老师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