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婚后,到底该不该和公公婆婆住在一起?”这是一个现代婚姻观里老生常谈的问题。
相信很多年轻人的答案,都是不要住在一起,原因很简单,因为两代人观念和生活习惯都相差甚远,在一起生活只会徒增矛盾,并不利于增进感情。
但是,也有一些夫妻,因为经济、生活方面的种种压力,或是个人意愿上想要和公婆一起居住的。
不过,这种情况是少之又少,毕竟社会调研显示,不和公婆一起生活,是十分有利于生活和谐与家庭幸福的。
陈沁就完全没有这方面的烦恼,因为她的家境十分富裕,在陈沁二十岁那年,她的父母就放出话来,说将来的女婿只要对女儿好,车子,房子和钱都可以她家来出。
这对于很多为了彩礼和车房,背上沉重贷款压力的家庭来说,简直是一种莫大的幸福。
李睿也是这么认为的,能够和陈沁结为夫妇,是他几辈子修来的福分。因为,如此一来,他不仅能够拥有一个上得厅堂下得厨房的好妻子,还有着比别人少奋斗二十年的运气。
虽然,陈沁对于婚姻的出发点和李睿不一样,但她也同样视李睿为良人。所以,夫妻二人的婚后生活,也过得十分幸福。
李睿是一个人品很好,也很孝顺的男人,只不过他的家境与陈沁相比,实在是相差甚远。好在,陈沁也是一个明事理的女孩子,除了不愿意住在一起,李家有什么困难,陈沁几乎都没有拒绝过。
这算得上是一场美满的姻缘,可是伴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问题暴露了出来。
因为陈沁身体不好,再加上从小的娇生惯养,受不得什么病痛和委屈,所以她不想要孩子。得知她这个思想,李睿虽然觉得遗憾,但是他也尊重妻子的选择。
可是,李睿的父母并不理解陈沁的想法,尽管这么多年陈沁大大小小地往婆家拿过很多笔钱,可思想保守的李睿父母,依然觉得,无后就是对不起李家。
所以,他们对儿媳的态度,也逐渐变得冷淡起来。
尽管嘴上不说,可是每当逢年过节去婆家吃饭的时候,陈沁都能感受到自己越来越不受婆家待见。但是,她心里并不在乎,她想着只要自己和丈夫生活和睦就可以了。
然而,在年前,婆婆突然开始频繁给她打电话嘘寒问暖了,一会儿是天凉了记得加衣服,一会儿是买了点水果给他们送过去……
正所谓无事不登三宝殿,陈沁早就预感到了他们一定是有所图谋,无非就是要钱,只是不知道具体的内容是什么。
没过多久,婆婆就直接开口了:“儿媳,你们弟弟也到了该结婚的年龄了,我们也没啥积蓄,就想着把老房子卖了,给他付个首付。”
陈沁直接问到了重点:“妈,房子卖了你和爸住在哪啊?”问到这里的时候,陈沁心里就有一种不祥的预感了。
“搬过去和你们住呀,刚好你多年不孕,我过去还能帮你调理调理身体,让你和小睿早点有个自己的孩子……”
李母说得冠冕堂皇,可惜陈沁完全不吃这一套:“爸妈,当初结婚的时候说好不住一起,多少年都不会变的,你们二老还是找别的办法吧。”
陈沁直接挂断了电话,她知道婆婆不会这么罢休的,果然她去找了她那个“孝顺”的儿子。
晚上回到家里,李睿便小心翼翼地和陈沁提起了这个话题,陈沁也不答话,直到他自己说到重点:“老婆,咱们房子大,我爸妈住得下的,不会打扰咱们。”
李睿这番话,一下子点燃了陈沁心中的怒火,她毫不留情面地给了回复:“不可能,我不想在我的房子里看别人的眼色。”
一句“我的房子”噎得李睿说不出话来,是啊,这个房子本来就是陈沁在结婚的时候带过来的,并不是李睿买的,就连房产证上,也是写的陈沁一个人的名字。
所以,李睿想来想去还是想通了,不尊重谁都不能不尊重房主的意见,况且在李睿的心底,家庭的和谐是最重要的。
最终,陈沁和李睿站在了一条战线上,一起拒绝了公婆搬过来同住的要求。换句话说,他们共同捍卫了自己婚姻应有的权利。
一个家庭里,孝顺不应该成为绑架儿女人生的理由,更不该因此把儿女当作自动取款机。
要知道,真正的父母,是想方设法让儿女过得幸福美满,轻松愉快的,而不是不择手段占儿女的便宜,让儿女不痛快。
所以,不管是男人还是女人,都要明白一个道理:孝顺父母可以,但前提是你要拥有完整的,属于自己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