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圈枷锁下的郑爽:拼命想逃离,却深陷其中

2019-09-27     明星资本论

作者/舍儿

张恒冷暴力、郑爽哄张恒、张恒送郑爽猪……

对于真人秀而言,郑爽想必是片方最最中意的嘉宾之一。从《花儿与少年》,到《演员的诞生》,再到《女儿们的恋爱》,只要有郑爽在的地方,就不愁没有话题发酵。

2019年,距离郑爽通过《一起来看流星雨》出道已经过去整整十年。这十年来,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的郑爽在作品上并没有带来多少惊喜,但其生活、情感等方面的私人话题却始终被网友热议纷纷。

从演技争议,到整容暴瘦,再到前后三任男友,以及特立独行的行事作风,郑爽在娱乐圈独树一帜。反观同期并行的90后四小花旦,周冬雨在25那年斩获了金马影后,杨紫每年一部爆款电视剧,关晓彤颇受时尚及品牌的青睐。只有郑爽是不走寻常路的。

身为演员,她曾因压力过大公开发表过想当网红放弃拍戏的言论。身为当红小花,她对时尚,品牌代言皆无兴趣。但即便如此,28岁的郑爽依然可以凭借着她的热搜体质,在新人频出、商业价值为王的娱乐时代下,“享誉”着流量女王的称号。

“流星雨”露头角,小仙女诞生记

郑爽本是一块璞玉。

受家庭环境的影响,郑爽的妈妈一心希望女儿成为高贵、端庄的淑女,从小便培养她学习钢琴、长笛、舞蹈等才艺。2007年,未满16岁的郑爽尝试着考取表演学校,没想到被中戏、北影、上戏三所学校的表演系同时录取。最终,郑爽选择了北影并成为了07级表演系本科班里年龄最小的学生。

2009年,还在读大三的郑爽在“全民选杉菜”活动中脱颖而出,成为《一起来看流星雨》女主角楚雨荨的热门人选。郑爽身边的老师曾经为她打过预防针:“拍完这部戏肯定会红,但也很容易被定型。”

(以上资料来源于搜狐娱乐“先锋人物”报道)

但郑爽不想放弃PK掉几万人才得来的机会,决定让这部翻拍偶像剧成为自己的处女作。现在回想起来,老师的忠言却是一语成谶。不过所谓的定型还是后话,至少就当时看来,郑爽的成名之路是非常顺畅的。

2009年,台湾偶像剧在大陆的热度才刚刚散去,内娱尚不流行产出青春校园剧。即便两部“流星雨”系列的平均分不足5分,但仍然成为了当时的爆款剧。而郑爽这类青春活力的少女系女星,在当时也是稀少的。

因此,年仅18岁的郑爽非但没有承担多少雷剧的火力,反而依靠着清纯可人的外形被观众点评为是该剧中最大的亮点。不可否认的是,郑爽刚出道的那几年,是非常具有观众缘的,即便她早期主演的《凰图腾》、《太平公主》等影视剧也都不超过5分,且角色类型同质化。

可在当时的网络环境下,观众对年轻演员的要求并不现在这样强调演技。加之郑爽所出演又是清一色的讨喜角色,无论是楚雨荨,太平公主,亦或是电影《画壁》中的牡丹,她的古灵精怪和眼神里的清亮和懵懂,都令观众记忆犹新。

那时观众称郑爽为“小仙女”,是对她的喜爱与肯定。

整容、恋情风波不断,

话题女王诞生记

但少女总有一天要长大,观众对她的定位不可能永远停留在18岁。移动网络时代,新人不断涌入,观众对流量艺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郑爽却依然维系着“小仙女”的影视形象。

在作品方面,《寂寞空庭春欲晚》、《美人私房菜》等剧集接连被吐槽剧情狗血幼稚,《微微一笑很倾城》虽然达到及格分,但贝微微这个角色对郑爽来说也是中规中矩的,并没有突破点。郑爽天真懵懂式的表演方法,对于18岁的她来说是稚嫩,而对于25岁的她则成了不专业。

在演技频繁被观众质疑夸张且不自然的同时,郑爽的“叛道离经”更成为了她的致命伤。而与张翰的恋情,则开启了郑爽从流量小花旦通向话题女王的变形之路。

2013年,张翰微博发布一张与郑爽的合影正面回应与郑爽的恋情。那一年,22岁的郑爽还是内地一线的流量女星,在大多数年轻艺人都会选择通过微博传达自己的近况与塑造人设时,没有开通微博的郑爽,反而更不排斥暴露真实的自己。

除了早早认了恋情之外,2013年公开在《古剑奇谭》群访环节中承认整容的行为,也更加印证了郑爽这种直白且不加掩饰的性格。而这两次看似很轰动的事件,也都只是在为郑爽后续种种话题的爆发做预热和铺垫。

2014-2016年间,郑爽经历了与张翰分手,与胡彦斌的恋情曝光,再到和胡彦斌分手等事件。这期间,郑爽与两任前男友的情感纠葛话题剪不断理还乱。这对正处于事业发展期的年轻女演员来说,显然不是好事。

与此同时,开始常驻真人秀的郑爽也频繁的在节目暴露中自己的缺点。录制《花儿与少年》时,郑爽因预定的别墅频繁出现停水停电等事故陷入自责,且拒绝大家的帮助和安慰。在《旋风孝子》中,郑爽也在被父亲因担心其健康劝说她多吃饭时而发火,理由是“我要变成大胖子谁还喜欢我”。

在郑爽对自我的极度不满和动辄的歇斯底中,可以明显的感受到,郑爽并不擅长与他人相处。她始终活在自己的思维认知里,对他人的试图靠近和交流熟视无睹。另外,郑爽强烈的自卑情绪,也极易在遇到不顺心的事情时爆发。

而娱乐圈又是需要讲究人情世故的高压环境,郑爽的性情与承受能力显然格格不入。如果说刚出道时的郑爽尚能维系着表面的平静,而长时间在不适宜自己的环境中生存,势必会暴露出更多的问题。

2017年,郑爽在《演员的诞生》中进行彩排时,因遇到棘手问题不知如何解决而选择面对墙壁,不愿与合作演员进行深入沟通,逃避之心显而易见。这更加证明了,身为演员的郑爽,在本职事业中是难以实现新的突破的。

其一,郑爽不懂圆滑的性情限制了她的资源范围。其二,处于高压环境又难以化解的郑爽显然没有足够的心思放在作品的打磨上。以娱乐圈的残酷竞争来看,郑爽这样既无优质作品又特立独行的女艺人,在市场中并不占优势。

但郑爽的“过人之处”在于,她并不需要用作品和圆滑来维系自己的事业。郑爽的无拘无束和“自我公关法”,反而为她带去了更大曝光率。

爽言爽语再升级,

“叛道离经”的自我运营

如果说,2016年之前的郑爽还有经纪公司天娱传媒为她把关,而在2016年2月份与天娱合约期满之后,郑爽的真性情则有了更大的施展空间。

在经历了两次无疾而终的感情之后,郑爽的话题又达到了爆点。2015-2016年,郑爽为爱暴瘦的相关新闻屡次登上热搜。每当她有了新的路透照,网友都会将关注点落在她的身材上,而除了粉丝,没有人好奇她是在拍摄什么作品。

但做好形象管理这件事显然不在郑爽的思考范畴之内。2017年2月,郑爽被媒体拍到当街抽烟,虽然抽烟并不算是不得了的黑点,但也是作为走偶像路线的艺人尤其是女性艺人需要在公众场合中避免的。可郑爽并不会接受娱乐圈规则所带来的禁锢。

同理,郑爽在同年曝光的微博小号“yeah虚拟小号”中手撕黑粉、怒怼营销号,甚至与自己的粉丝battle的行为,发生在她身上也是情理之中。开辟了“爽言爽语”的郑爽更加肆无忌惮,她令人迷惑的行为不再仅限于演技和性情,语言表达无逻辑、不按常理出牌,再度坐实了郑爽与众不同的思维方式。

而郑爽对待自己事业的认知,也并没有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改变。今年,郑爽回应《流淌的美好时光》收视率低迷时用一句“我的人生不只是电视剧,你的人生你随意”作为回应。在面对是否会继续拍戏的提问时,郑爽直言“如果当网红能养活我,我可能就会放弃拍戏,因为我觉得自己的人生比拍戏更有意思。”

(图源网络)

郑爽思维跳跃,其言论往往不能按常规逻辑进行分析,粉丝也为她辩解称郑爽说话全凭一时脑热,不能当真。可即便是性格使然,接连数次且毫不掩饰的发言,呈现出的都是她对演员身份的疲乏和不尊重。

或许对郑爽而言,演员是枷锁,娱乐圈是牢笼,而想要放飞的她被牢牢束缚在了其中。即便自立门户后的郑爽已经获取了最大限度的自由,但对她来说还远远不够。她在娱乐圈的套路中逆行,无法活的八面玲珑,更不愿意向环境和观众妥协。

去年,郑爽开发了一款名为“M77”的社交APP,APP内只有郑爽一人的新闻,也仅限于郑爽和其粉丝交流与互动。郑爽时常会在APP站内发布自己的动态和诉说心里话,在亲自做粉丝运营的同时,郑爽也用亲自打造的小天地,划分了她与普通大众的界限。

可即便竭力的想活在自己的世界中,郑爽仍旧逃不开成为普罗大众茶余饭后的话题的命运。根据艾漫数据提供的词云图来看,郑爽在2018年-2019年的话题量依然惊人,且与作品相关的话题极少,多是围绕着前男友胡彦斌和现男友张恒。

直白坦率的性情对郑爽来说是矛盾的,一方面,她不想受职业身份的影响而掩饰自己,另一方面,正是因为她的不掩饰,才助力了话题的不间断爆发。与张恒的恋情同样如此。在这段最初连粉丝都不祝福的感情中,郑爽却如往常一样选择了公开和面对。而两个人决定共同录制恋爱节目的那一刻起,就抢先预定了热搜。

果不其然,在《女儿们的恋爱》播出之后,郑爽与张恒之间的争吵、冷战等话题持续在微博上发酵。而参考郑爽的过往经历,这一切才只是刚开始而已。

话题营销对明星来说早已是最常见的手法,但一般情况下,明星打造话题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获得更好的作品或商业资源。可郑爽却不一样,她不为作品,也不为资源。她在喧嚣的娱乐圈中,为自己设了一道屏障。而这道“叛道离经”的屏障,恰巧为她带来了更多的话题,以保她在靠争议维系生存之时,还能够保持自己的“真性情”。

不堪忍受娱乐圈束缚的郑爽,却不得不靠娱乐圈话题为王的规则生存下去。她的粉丝也常常为了她和娱乐圈规则形成对立面,试图为“小仙女”的纯洁天真辩解。她们想在浮躁喧嚣的环境中寻找自我,殊不知自己也逐渐成为了喧嚣的一部分。

今年的郑爽已经28岁,再过两年就会迎来而立之年。而始终没能在作品上有所突破的郑爽,又能特立独行多久呢?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VCQadm0BJleJMoPMzinr.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