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冷丝
栏目|考研录取
根据媒体报道和部分考生反映,极少数考研学子开考之后几乎没有动试卷,侧着头或者歪着脖子闭目养神,在规定的时间内交上来的几乎是白卷。
冷丝也很好奇,采用这样一种弃考的方式,类似现象每年都有发生,这一部分考生到底是一种什么心态?
根据往年考生的经历,冷丝知道这么一位2019年考研学子的经历:
大约在2019年10月份,这位同学考虑到自己考研成功的可能性不大,所以在备考间隙投了几份简历,没有想到的是,居然找到了一份较为满意的工作。接下来的时间,他的复习状态就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尤其是英语的复习工作做得很差。开考的第一场就是英语,他感觉做得太差,当天晚上,他看到网上有一份英语答案,试着对了一下,发现最多也就40分,这压根就不合格。第二天的考试,他基本没有耐心和信心了,做了一会儿试卷居然想睡觉,就靠着桌子睡了起来。
一般而言,放弃考研有两种情况:一种是考生对自己认识得很清楚,觉得自己更适合就业,对复习备考就不怎么上心;另一部分考生则是因为考研很辛苦,坚持不下去。
其实,这样的心态是很好理解的:大学放松了一两年以后,想再拿出高三的状态,对于他们来说可能是比较困难的事情。
但是,很多考生一方面是为了面子,不好意思就此罢休,以免被其他同学当成“笑话”,只能硬着头皮继续复习下去;一方面也是为了应付父母或者其他人,只好装作继续复习备考的模样。在这一类考生心底,因为对自己的考研成绩已经不抱期望,所以也开始有些懈怠,他们希望能够在之后的日子里找到一份心仪的工作,让自己从考研的大军中脱离出来。
试想,一名考生已经对自己的考试不抱希望,又因为不得不做出样子应付一下,到了考研考场,面对那些富有挑战性的考题,他们只能“望洋兴叹”,这其实是一种非常无奈的选择,也是一种无可奈何的心态。
冷丝其实特别理解这样一群对着考卷没办法好好答题的考生,当初决定考研就是一种无奈,或者说是一种错误,因为没有考虑周全,复习备考显得非常的仓促,对即将到来的考试毫无把握,他们实际上是稀里糊涂地上了考场。在这样的一种情状之下,这样的考生在考场上打瞌睡,对考试漠不关心,确实是可以理解的。
当然,冷丝也认为,考试是一件严肃的事情,考研是升学考试,也是国家级考试,既然上了考场,每一位考生都应该严阵以待,拿出自己的真本事好好考试。
考研考场上睡觉,这种每年都发生的现象也提醒今后的考研学子:准备考研是一件非常辛苦的事情,这一年中你必须心无杂念地投入其中,还要承担考研失败的风险。
冷丝建议,如果你压根儿不准备应考,就根本没必要报名;如果你报了名,至少也应该真正地去“试一试”。
一言以蔽之,无论是不上考场的“弃考”,还是上了考场打瞌睡的“弃考”,这些都不是“正常现象”,而是浪费社会资源的不诚信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