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出注会成绩,都是有人欢喜有人忧。
看到刷屏的好消息,不少人发出疑问:注会难度不是很大么,怎么这么多人都过了?全世界只有我是个“废柴”?
周围的人都不及格了,自己的不及格也就会认为很正常,毕竟大环境使然,自己不算异类,还可以心安理得;周围的人都过了,而自己却失败了,作为一个“与众不同”的人,可能认为自己缺乏能力,变得惶恐不安,甚至失去信心。
今年注会考试真的难吗?
还记得我们刚结束考试的时候,网上关于财管难、审计难的消息铺天盖地的涌来。但是成绩出来之后,关于这些科目通过的好消息又刷屏到让人应接不暇。
虽然说这可能是因为“幸存者偏差”,考试的时候表现差的出来发泄一下,考的好的默默准备下一场考试。但是出成绩的时候,考的好的全都出来晒,给人一种通过好高的错觉,其实这个时候多数陪考都不做声了,默默地做着分母。
但是,我们还是要考虑这样一件事,为什么别人可以过?
用考研政治里面的一句话,事物的发展是内外因共同的结果,分析问题时,我们要看到内因,又要看到外因。
有人说没通过的原因可能在运气太差,抽不到简单的题目。命是弱者的借口,运是强者的谦辞。内因是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本原因,也许我们自身才是关键。
整理了近几年注会考试没有及格考生的原因,
主要原因大概如下:
- 复习时间不充足,没学完
- 碎片化学习,过了一遍知识点,做题少
- 基础不牢,无技巧,只停留在理解层面
- 没有章法和计划,自我感动式学习
从上面的原因我们看出来,注会的失败原因和自己是紧密相关的。不付出努力和心血,你可能始终踏不进它的门槛。
而不善于总结原因,可能会使得你屡战屡败,多次的失败大家信心,甚至开始怀疑自己的是否正确。
其实,选择可能一直没有错,只是你努力的方向上需要披荆斩棘。
空谈目标没有意义,必须把目标转换成大家都能严格执行的计划。
高分的成绩单往往会疯传,压线的成绩也能收割一片艳羡。然后剩下一大批安然失色的人不知如何自处。那我们这一批“失败”的人应该如何做呢?
当然是改变以往的策略。
制定目标、规范计划、实施行动、坚持不懈。
"工作忙,毅力差,心情好的时候就去看看书,烦躁的时候管都不管,断断续续学了一年,答案当然是很差劲。稀里糊涂考了3年,终于咬咬牙狠心自己选择了求助,看着一起努力的小伙伴,心里说不出来的涩,太羞愧了,曾经自己真的浪费了很多时间。
果然,换了新的策略有了改变。
首先,让我的学习更具有连贯性;
其次,让我知道这个阶段应该达到什么样的进度;
接着,让我有了目标,我算是自尊心比较强的,看着大家优秀而又努力,不想认输。我自己本身很懒惰,但看到别人努力,就会督促自己,今天必须要完成任务。"
至于该不该放弃,三年的苦都忍受过来了,为什么不咬咬牙再拼一把?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V97LMm8BMH2_cNUgZCZi.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