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喜欢摄影的你来说,十一假期必将是一场摄影的小高考,每到一处景点,家人或朋友,甚至路人都会请你帮忙拍几张照片。
在人山人海的旅游景区的拍照,拒绝千篇一律的大众游客照。掌握3个拍照技巧,让你的作品与众不同!
方法一:去掉“人”,框住主体
在人流攒动的景区要轻松拍摄一张主体突出、没有游客乱入的照片。
随手拍肯定不存在,但是我们可以想办法,通过一些巧妙的构图,就能把好友的视线引导到拍摄主体上来。
在旅游景区要避开路人,能引导受众好友视线最有效也是最常用的方法就是框架构图
框架构图:具有遮挡杂乱背景,聚焦视觉中心的作用,屡试不爽
所以每到一个景点建议大家不要急于刷刷的按快门
先观察周边的环境,寻找一些比较有特色的门框或窗户。
例如如果你去北京的景点,就会看到有很多具有中国特色的拱门。
利用拱门作为前景,可以避开周围其它无关元素的干扰,让好友的视线一下就聚焦到你拍摄的宫殿上面来。
除了上面的中间对称构图,也可以利用手机长焦镜头的“压缩空间”特点,把游客“压挤”到你的镜头之外。
我们可以寻找一个合适的物体作为前景,将原本间隔较远的景物压缩到同一个画面中,从而让你的照片看起来更加简洁,主体表达更加明确。
除了门窗,也可以借助植物作为前景来增强画面的感染力。
方法二:仰拍视角,突出照片主题
在旅游景区有些人为了获取“独特”的拍摄视角,会攀爬到建筑物上面去俯拍。
寻找独特的俯拍视角可以理解,但对于不文明的拍照行为,我们坚决说不!
那么提倡文明出行,我们怎样才能拍摄出一张主题突出的照片呢?
如果在人群密集的地方,找不到合适的拍摄机位,不妨多采用仰拍视角进行拍摄。
1、利用天空为背景
天空是旅拍中常常被用来当作主体的背景
白天,湛蓝色的天空加上白云的点缀,使得画面光线更加通透,后期套用上一些滤镜就有一种童话般的效果。
很大一部人平时拍照习惯用平视角度拍,但是照片往往会显得杂乱且平庸。
例如下面这张夜景照片,树木、阁楼、人群三者使得画面看起来有些杂乱。
白天的天空可以营造童话般的效果,而夜幕来临时的天空则可以营造一种冷暖对比的氛围。
利用这个特点,这时我们可以选择仰拍的方式,去除无关要素,减少人群在画面中的占比,把照片聚焦点放在灯火通明的阁楼,突出夜幕降临时夜市与天空的冷暖对比。
2、利用人文元素
在拍摄一些建筑物时,如果只单一的拍摄建筑物本身,照片会显得比较单调,因为所有人的角度都是一样的,照片没有特点。
所以我们就要想办法拍一些不一样的画面,比如添加一些人文元素,让画面动起来
当大家都在站着拍照的时候,你不妨蹲下来,采用低角度的视角来观察。
例如拍下面这2张照片时下图,就采用了低角度仰拍的方法。
通过视角的改变可以去除周围汽车、树木以及电线杆等等这些元素的视觉干扰,让大家的注意力集中到骑自行车的行人以及背后的鼓楼。
注意,拍摄类似的照片手机要开启连拍模式,并且有一个提前预判意识。
在人物进入画面的时按动快门连拍,最后从连拍照片中挑选一张自己满意的即可。
相比于单一的拍摄建筑物,这样动静结合的画面,让照片看起来更加有生动性。
3、拍摄局部特写
很多人到了景区就正面、侧面各种猛拍,回到酒店要发朋友圈才发现每一张都差不多,照片看不出亮点。这是因为在拍摄时没有重点。
乱拍跟有想法的拍一眼就能看出来,如果拍不了干净的全景照片,不妨采用局部特写的方法。
手机长焦镜头确实能在旅游途中起到非常大的作用,可以利用它来拍摄主体的局部细节以及色彩。
局部构图可以是建筑物的屋檐一角,也可以是高高挂起的灯笼
通过一组类似这样的红蓝局部照,来展现老北京的城市文化特点。
方法三:巧用倒影拍摄
从众多游客照中脱颖而出的另一个办法就是拍摄倒影,拍摄倒影的方法有很多种。
方法一:最常见的是利用水潭的反射光。
拍摄方法很简单,寻找合适的拍摄角度,手机倒置贴近地面进行拍摄。
举个例子,十一黄金周的广州塔吸引了无数游客驻足拍摄,但大家在朋友圈晒的广州塔照片似乎没什么不一样。
这时你不妨去寻找一些水潭,拍摄广州塔的倒影,在朋友圈晒一张跟别人“不一样”的景点照片。
方法二:利用一切会反光的镜面
这种视角往往不会有人会去跟你抢
可以是一面可以反光的玻璃
也可以是停靠在路边的汽车
注意多观察,总有你意想不到的拍摄角度
方法三:利用另一部手机的屏幕折射,一机消除密密麻麻的游客
我们可以把对焦点选择在实物上,虚化倒影
也可以把对焦点对焦在手机上面,虚化实物,营造一种梦幻的感觉。
好啦,本期旅游景点拍照小技巧就先分享到这里,我们再来简单回顾一下几个要点
1.多观察,利用好框架构图,让画面更加简洁;
2.仰视角,看别人看不到的风景,拍主题明确的照片;
3.找角度,拍倒影让照片更加具有趣味性,拒绝平庸游客照
本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