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门广场减少固定垃圾桶,今起多了40台“游动果皮箱”

2020-05-01     北京日报客户端

“矿泉水瓶您扔这儿吧!”一把刹车,一辆萌萌的绿色小三轮车停在了游客面前。车后的蓝色垃圾桶盖打开,游客将手中的空瓶子扔了进去,“正说要扔,您就来了!”保洁员王师傅点点头,接着到前面巡视路面卫生情况。

”您已进入广场地区,请将手里的垃圾按分类要求投入相应垃圾箱,共同爱护广场环境。“今天一早,走进天安门广场的游客都会听到这样一段提示语,提醒大家注意垃圾分类。几台萌态十足的电动保洁清运车在广场上有序穿梭,车后挂着蓝色或银色的分类垃圾桶,成为一个游动的小小保洁员。

“早上到现在已经跑了4个多小时了,挺干净的,大家对广场环境都特别爱护。”天安门地区环卫管理中心保洁员王师傅带着“游动垃圾桶”在他负责的辖区里转了一圈回来。今天是五一假期首日,天安门广场花坛锦簇,不少游客趁着好天气来广场参观游览。

天安门地区环卫管理中心副主任安浩杰介绍,今天是新修订的《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正式实施的第一天。按照相关要求,地区已重新规划分类垃圾桶布设点位,通过更新、减量、分类,垃圾桶从115个减到103个。同时,地区还根据全市统一要求,对垃圾分类收运车辆进行改装、喷涂。

而且,该地区还增加了40台“游动果皮箱”,将以前的保洁三轮车改造更新,挂上“可回收垃圾”或“其他垃圾”两类垃圾桶,由工作人员在各自负责辖区范围内不间断巡逻,随时清捡垃圾。游客有需要投放的垃圾也可以随时“招手停车”。

如果您细心看,会发现广场上的垃圾桶悄然换了新装。两只灰色的方形桶身,黄色的立柱顶盖,大气典雅。

因为广场上不会产生太多的餐厨剩余物等垃圾,所以该区域的垃圾桶仍和以前一样,每处共两只,分为可回收垃圾和其他垃圾。在保洁人员正在清运的垃圾中,记者看到有一些饮料瓶、游客吃剩的面包等。据介绍,游客在广场吃东西的情况越来越少,不过有时还是会有些面包、火腿肠等方便食品的垃圾。工作人员会先收到工作区,在后台进行人工分拣,分类后由专业的清运机构拉走。

垃圾桶减少了,游客会不会不方便?安浩杰表示,天安门地区正通过多种方式打造“无垃圾广场”。近年来,广场地区的垃圾量持续下降,每年递减10%,去年地区垃圾产量为1600立方。一方面是地区在不断落实“垃圾不落地”的各项措施,另一方面游客文明素质也在不断提升,在宣传告知等方式的带动劝导下,游客也会尽量减少垃圾入场量,并主动带走垃圾。

此外,“有害垃圾桶”则设置在广场安检处,比如锂电池、打火机,尤其是疫情期间戴过的口罩等,都会引导游客在此正确投放。之后,同样由保洁人员将其收回到工作区,再进行整理,由专业机构进行转运。

据悉,天安门地区实行“双三”标准,即垃圾落地时间不超过3分钟,尘土残存量不超过3克,游客席地可坐。条例实施后,该地区将以此为契机,继续倡导无垃圾广场建设,垃圾清运标准向世界看齐。


来源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金可 安旭东

编辑:匡峰

流程编辑:王梦莹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Ust8znEBnkjnB-0zA-m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