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捷美文”读者,千里迢迢来见面

2019-12-18   满族文化网


读者

听说赵老又来沈阳,有时间,我是要见一下的。我今天就问他儿子,打听具体情况。

2018年1月2 日一大早儿,我的手机响了,一个陌生电话号码,所在地显示是黑龙江。

“关老师吗?我可找到了你!” “您是?……” “我是黑龙江牡丹江柴河林场的退休工人,我叫赵贵发。我是您的读者,我在网上买到您的书,这回正好到儿子家来,我要见您,我高低要见到您,您写的对我心思。我找了您三天了,总算找到了您。知道您很忙,可是,我非要见到您不可。” “谢谢您,这么老远……那么,我们就晚上见面。” 当晚,我们在沈阳浑南新区一家酒店见了面。

老人七十岁,身体很好,只是腿早年受过伤,不大灵便。见到我,他显出特别兴奋的神情。 赵老先生自幼酷爱读书,家藏书破万卷,他都一一读过。无论到哪里,首要必办的事情是买书。近年,在阅读中,他注意到了我。据他介绍说我写的书,只要能找到他都要买。他喜欢的作者,他一定要想办法见一见,理论是“看看那到底是怎么样的一个人,当面请教是怎么写出那么神奇的文字的。”前些年,为见蒋子龙,他曾多次赴天津,几经周折,终于在游泳馆门外堵住了蒋老师,蒋子龙热情地接待了他。此前,又赶到大连见到了军旅作家张正隆。

“我七十岁了,脑子大不如以前了。您说,我怎么就不知到去报社找您呢,我到了儿子家逢人就问,能帮我找到关捷不?那上哪儿找去呀,白搭了两天的时间 。” 前天,老人带着在网上买的几本书,来到沈阳。在儿子公司的院里,前后问过会计小郑,保安小李,人家都说不认识我。儿子说:“好像听说过这个人,是个女的。”老人说:“胡说,我这书上有照片,男的。”儿子见他着急,忽然想起曾见过沈阳市作协副主席商国华,并且保留了电话。马上打过去,商国华说:“我认识关老师,我的小老弟。”商国华就把我的手机号发给了他。


寒喧中,我发现,老人读了一辈子的书,对世界对人生有高智商认识,在他的语言系统里没有任何糊涂以及因此而产生的胡说八道,一切都在精准线上。他是真正的读书人。

老人看了我许久,说:“我记得你写过的好多话,特别是那一句,人不能放弃思考。作家要关心大地苍生,作家要永远和人民站在一起,不要仅仅与自己站在一起。为人民之爱,是最高级的爱情,人民是上帝,人民是太阳。你的《寻找英雄》我看哭了,想当年的人们是多么好呀,他们为了国家与民族舍弃了个人的一切。我们中国需要这样的国民呀。现在有人把山上百年的树林都砍光了去换钱,我心疼地看到人心的堕落,我难过呀。” 赵老先生的一番话,让我陷入沉默。我并没有做什么,有的事情,我的能力也做不到。

老人拿出一瓶茅台,非要我喝,我说“我戒酒了,我只能喝点红酒”。那天晚上,我们喝得很好,喝到了半夜,说了好多读书人的心里话。最后,我们依依话别,并且相约再见。

第二天,我在微博中这样写道,“这真是让我感动。我不能想象,远在千里之外,竟还有这样一位关注我的老人,并且如此地理解我。 我已经很少熬夜,但昨天我们谈到了子夜。关于这个世界关于人生,我在老人这里听到了好多真知灼见。他一声声叫我老师,可事实上,他才是我的老师,我根本没有读过他读的那些书,更没有悟出他悟出的那些道理。他好多充满理性的言说,在此之前,我闻所未闻。昨天夜晚, 一个让我心动的夜晚。“

文章完

作者关捷像

作者简介:关捷,沈阳日报记者,中国作协会员。辽宁作协理事。一级作家。著有长篇报告文学《人民艺术家李默然》获第八届辽宁文学奖;长篇报告文学《铁血军魂—180师在朝鲜》获第九届辽宁文学奖;长篇报告文学《日本,你必须还我天道》,获第十届辽宁文学奖;长篇历史小说《顺治迁都》,与阿里影业签约拍摄电视连续剧。新华社、《光明日报》丶《中国青年报》丶《读者》杂志重点报道的新闻人物。凤凰卫视凤凰大视野主讲嘉宾。百集视频《康熙定台湾》目前正在十大平台滚动播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