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拜的主播居然是骗子!年幼的他被骗了8000元

2020-04-23   常州武进检察

游戏或直播平台通过虚拟的网络传递给未成年人很多浮夸的信息,比如光鲜亮丽、富有多金和潇洒不羁等形象。网红主播不停地收到粉丝的言语膜拜和金钱供奉,很容易让未成年人产生纸醉金迷的扭曲体验,沉迷网络,迷失自我。

崇拜的主播竟然是骗子

“8000元钱是你用的吗?”面对爸爸的质问,小孙支支吾吾不敢回答,怯生生地说“朋友一会儿就还给我了”。当再次登录微信、支付宝、直播平台等寻找那个“朋友”时,发现早已不见踪影。小孙爸爸果断选择了报警。

原来,六年级的小孙当时迷恋上了网络游戏,由于装备低级,技艺又不佳,逐渐对游戏中遇到的刘某某崇拜不已,得知刘某某在快手、YY等平台直播,心向往之,经常趁父母去上班或入睡后,登录某直播平台观看刘某某直播玩游戏,并时常给刘某某刷礼物,崇拜逐渐升级,加了微信、支付宝好友,成为刘某某一枚忠实铁粉。但是,年幼的小孙不知道,他崇拜的主播拥有30多万粉丝,屏幕上那么年轻帅气、文质彬彬。实际上,刘某某早已深陷网络赌博泥沼,急需金钱去不断捞本,留心粉丝们的快手账号,发现大部分都是13岁左右的未成年人,心生歹念,打算以支付宝换钱为由诈骗粉丝的钱。

刘某某看到小孙总是给自己刷的礼物不便宜,认为小孙经济条件应该不错,就将其列为诈骗目标,谎称自己遇到急事,需要微信支付,但是自己的钱都在支付宝内,转进微信很麻烦,希望小孙微信转账给自己,自己再通过支付宝转账给小孙,成功后,会送给小孙一个游戏“皮肤”。虽然已是凌晨,可想想主播送自己礼物,小孙很兴奋,不假思索就答应了,很快将自己的微信零钱2000余元转给刘某某。刘某某则把小孙支付宝账号、头像保存下来,复制支付宝名字,用某软件制作五个虚假的支付宝转账记录,发送给小孙,并告知小孙2000元钱不够。小孙为了获得主播的赏识,不断向刘某某发送200元红包,还登录父亲的微信加了刘某某为好友,又继续给刘某某发红包,约6000多元,这时已经下午四五点钟了,收到银行扣款信息的小孙父亲电话质问小孙时,小孙还矢口否认,担心被父亲发现会耽误刘某某的“正事”。

直到晚上父亲回家质问时,小孙支付宝也没有实际收到刘某某的任何支付款项,才觉得自己可能被骗了,向父亲袒露事实经过。被骗后,小孙一直很苦恼,一方面是崇拜了那么久的主播是那么英俊帅气又技艺精湛,竟然骗了自己。况且自己关注了主播那么久,刷了那么多礼物,内心很受伤。另一方面是自己家庭经济拮据,被骗的8000元钱是家里不小的经济损失。小孙觉得对不起父母,又担心父母会没收自己的手机,从此不能玩游戏、聊天、看直播了,生活索然无味。

未检工作不能仅就案办案

小孙父亲非常气愤,平时夫妻二人都要工作,无暇顾及孩子的学习、生活,苦于学校老师总是网上布置作业或在班级群内沟通孩子学校表现等,不得已才给孩子购买手机,没想到,小孙竟然迷恋上网络游戏和直播平台,不能自拔。听了小孙父亲的倾诉和无奈,检察官询问了小孙被骗后的思想、行为变化,征得小孙父母的同意,联系心理咨询师、学校老师、小孙父母开了一个视频家长会,首先分析小孙沉迷游戏、直播的原因是希望被关爱,同时父母还要多关注小孙的行为,多谈心了解小孙的内心变化等,可以利用休息、吃饭等共处时间加强亲子交流。其次,分析家庭监管误区,父母忙于工作并不足以导致孩子沉迷游戏、直播,家长可以通过卸载、设置等技术手段,隔断小孙与游戏、直播平台联系,分析网络游戏、直播平台等对青少年的危害,在小孙内心建立一道“防火墙”。最后,督促学校老师与小孙父母加强沟通,并商定孩子用手机的时间。

起诉前,再次联系小孙父亲时,他表示非常感谢检察机关的用心,现在小孙已经删除游戏、直播平台账号,卸载APP,不再迷恋游戏、直播,使用手机后放到指定位置,并及时告知父母使用时间、用途。

检察官寄语


最高人民检察院张军检察长说“孩子的事是天大的事”、“未成年人保护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这项工作怎么强调都不过分”。随着网络迅速发展和生活节奏加快,未成年人与父母的相处模式不同往日。司法实践中,父母忙于工作无暇顾及未成年子女的学习、生活,仅提供物质保障,难以掌握孩子的思想动态、人际交往等成长问题,导致很多孩子因沉迷于网络游戏、直播而成为涉案少年。我们未检人绝不能局限于就案办案,一定要多些耐心,从心理支持、亲职教育、释法说理等方面做些有益尝试,正向引领涉案少年阳光成长,也体现检察机关对国家和民族发展的担当。


来源:徐州市泉山区检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