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添加图片描述(最多60个字)
今天带来的是文化传播考研参考书和考试科目~~~
1
考试科目
101思想政治理论
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
719影视史论
824影视实务
2
参考书
《影视艺术史》 周星 王宜文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点击添加图片描述(最多60个字)
《影视艺术史》注重社会文化的背景把握。应当看到,社会文化无可避免地世俗化、大众文化化,导致娱乐高张,人性本能要求强烈,市场客观标准至上,于是,艺术的传统遭到强烈的消解。艺术是人类的精神需要,而创造的超越物质层面的愉悦享受,和物质功利远离而与精神需求贴近,一般而言,艺术是精神领域的美好创造,个性、独特、情感投注。
《中国电影艺术发展史教程》 黄会林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点击添加图片描述(最多60个字)
中国影视发展的历史表明:影视虽然属于典型的舶来品,但是,中国影视并不是欧美影视的翻译版,而是具有鲜明的中国文化特征。因为,影视不仅仅是科技工业,也是美学与艺术。科技手段固然没有民族和国家的界限,然而美学与艺术却有明确的民族性格。因此,影视艺术输入中国的历史,也是它逐步本土化的过程。中国影视能否在世界上拥有它应当具有的地位,关键在于中国影视是否生成了具有民族特色的艺术风格。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有着顽强的生命力与宽厚的包容性。中国文化的发展历程,就是一部不断吸收异域文化、不断创造新文化的历史。吸收是为了创造,而不是取代我们固有的文化,所以,如何吸收就成为一个原则性的问题。我们认为,吸收必须以本民族的审美心理为支点,寻求异域文化与本土文化的交融,通过异域文化激活本土文化,使之焕发出更为灿烂的生机。《影视艺术学科基础教程》旨在以中国美学为支点,观照中国影视艺术的发展,总结其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为建立中国影视美学系作出努力。
《中国电影艺术史》周星 北京大学出版社
点击添加图片描述(最多60个字)
《中国电影艺术史》为作者多年讲授中国电影艺术史的内容呈现。在体例上基本沿袭中国电影史的分期阶段,但更多强调对重要艺术潮流和现象的概要论述;在历史分期描述上也有别于一般意义的编年史分期,而着重于重要历史阶段变迁的块状划分(前45年、中30年、后25年等);在阐述时间下限上,开放一般“历史”需要沉积的界限,适应电影艺术的当下文化现状,尽可能逼近写作之时的现实创作状况,成为可能是较少见及的容纳即时创作现象的电影史述教材;因此,一书不是一般意义的电影史,而颇含电影史论与当下创作现象的现状描述教科书,尤其是作者描述了大量的电影作品,分析细致深入,引人入胜,试图实现对百年电影的全面描述。
《经典电影理论导论》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后浪出版公司2013年版 [美] 达德利·安德鲁 李伟峰译
点击添加图片描述(最多60个字)
本书是美国著名电影理论家达德利·安德鲁的经典著作,清晰透彻地挖掘了经典时期主要电影理论的传统与核心。
全书以亚里士多德的“四因说”为分节依据,从素材、方法和技巧、形式和外观、目的和价值四个维度出发,找到各派理论的逻辑体系及其所用方法的独特性,将形式主义与写实主义相对照,并结合了现代法国电影理论,对明斯特伯格、爱因汉姆、爱森斯坦等重要电影理论家的观点及其背后涉及的心理学、哲学等思想根基作了详实的溯源与说明,揭示出其中的严密、坚实或矛盾、偏狭之处,进而“让不同阵营的理论家在同一问题上辩论”,以使读者更轻松有效地阅读电影理论的名家名作,从中得到启发与鼓励,重新思考经典电影理论之于当下的价值与意义。
《电影是什么?》 文化艺术出版社 (法)巴赞
点击添加图片描述(最多60个字)
2008年是“法国电影新浪潮之父”安德烈•巴赞诞辰90周年、逝世50周年纪念,2009年又将是“法国电影新浪潮”50周年纪念,正如米特里被称为“电影的黑格尔”、黑泽明被称为“电影的莎士比亚”,安德烈•巴赞一向被人们尊为“电影的亚里士多德”,因为巴赞不仅奠定了电影作为一门艺术的基础,也奠定了电影作为一门学科的基础,他的《电影是什么?》一书向来被称为“电影的圣经”,50余年来一直是世界各国电影专业必备书籍和影评写作的实用参考书。
《电影美学》 中国电影出版社 巴拉兹·贝拉
点击添加图片描述(最多60个字)
本书是匈牙利著名电影理论家巴拉兹·贝拉的重要著作。作为电影美学理论的大家之说,这本书在电影理论史上占有突出的地位。
本书核心内容是通过电影艺术形式的发展过程及电影与其他艺术形式的联系来探讨电影艺术本性。书中关于无声电影艺术经验的总结、关于有声电影的功过和电影艺术的三大特点等论述,至今仍被电影研究家广泛引用。
《中国电影史》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李少白
点击添加图片描述(最多60个字)
由李少白主编的《中国电影史》史论结合,尚变求新,在尊重历史的基础上把握评述的公正性,是目前对中国电影史研究最为完整和规范的一本教材。把中国电影史看作是一部由电影艺术、电影工业等多维体系组成的综合史,系统地介绍了中国电影的发展流变,分时期、分阶段地对中国电影史中的电影作品、电影现象进行细致人微的论述和阐释,勾勒出了一条清晰的中国电影史发展脉络。《中国电影史》内容充实,观点明确,适用于普通高校本专科影视专业学生使用,同时也可作为普通高等学校美育课的通用教材。
《中国电影史》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5年版 钟大丰、舒晓鸣著作
点击添加图片描述(最多60个字)
《中国电影史》这门课程的目的是向学习电影创作的学生们介绍各个时期主要的艺术运动和艺术思潮、重要的电影艺术家和代表性作品等,以求有助于了解中国电影的历史发展线索和优秀传统。为适应教学的需要,我们以教学中现有的影征资料为基础,着重从艺术发展的角度介绍中国电影的历史。我们希望这些知识能帮助同学们在将来的创作中更好地继承和发扬中国的民族电影传统中有益的经验,推动中国电影的不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