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孙杨和姚明放在一起比较是一种病,不是所有人都是有语言天赋

2019-07-30     球哄哄

光州游泳世锦赛已落幕,可关于孙杨和霍顿的爱恨还没有入土。

如今孙杨带着他的两枚金牌和N多争议回到了故乡杭州。不少粉丝接机,他依旧是英雄。反而现在是澳大利亚游泳备受煎熬的时候,他们的女运动员谢娜真的因被查出“服用”兴奋剂。为什么将“服用”二字用引号,因所有涉嫌服用禁药者都喊冤,总是会有告诉你各种各样的理由。

国际足联在今年6月1日修改了规则,让最模棱两可的禁区内手球都做了清晰化界定。而对于服用兴奋剂的运动员,原则上就是服用就需要被禁赛。对于服用兴奋剂者,尽管你存有不满+不服,但是你要被禁赛了!

A:孙杨的发言算不算“语言绑架”?

孙杨拿到了两枚金牌,却遭遇了两次尴尬。尽管他的反击,掷地有声,但有些观点认为他就是一种“语言绑架”。霍顿拒绝登上领奖台后,孙杨说:“你可以不尊重我们,但你必须尊重中国。”所有比赛结束后,孙杨说:“我在维护所有人的权益,我不应该被侮辱和诋毁。”其实,都不用仔细思考,你就可以清晰发现孙杨的破绽。霍顿不尊重的是孙杨本人,他并没有在升旗奏歌时有什么额外的举动。孙杨似乎也不能代表所有运动员,他就是他。孙杨的发言实际上是很欠缺考虑的,一味追求“高大上”,实际得到的结果却是“矮丑穷”!孙杨去年亚运会拒绝穿代表团统一的领奖服,这个作何解释?

在30日,有一篇文章《面对危机公关,孙杨最大的问题,是不会像姚明一样思考》其中重点谈到了孙杨的发言,将其和体育界的 “第一语言专家”姚明比较。其实,这就是我们自身需要反思的问题。我们总要求有一个超级偶像,一个完美的偶像。他需要完美到什么程度?颜值不考虑也罢,但成绩要好,还得会说话。其实,这个标准太高了。会说话甚至比自己成为顶级运动员都难!姚明会说话,但严格上来说,他并不是世界顶级篮球运动员。孙杨能在运动成绩达到顶级,你再要求他在说话上得体有力,甚至被当作典范,你难为他了。其实,孙杨能表达出准确的意思,这个就很不容易了。这些年采访了许多运动员,他们在表达上存在严重不足。对此,只能套用小品中的一句台词——你还要啥自行车?

其实,孙杨方反思的是——为什么他总是自带话题?从与恩师反目,到空姐女友,到无证驾驶,到误服治疗心脏病药物,到世锦赛和巴西女将冲突,到亚运会领奖服风波,再到用锤子砸了血检瓶,最后被霍顿搞得焦头烂额,这些事情孙杨团队的公关危机做得都不好,或者说是非常差。孙杨背后就没有一个明白人吗?处理棘手事件,不是靠律师发律师函那么简单粗暴的。

B:孙杨药检没呈阳性就是没服兴奋剂

孙杨服用了兴奋剂吗?这是一个不是问题的问题。有一点你要明白,那就是没有检测出来兴奋剂那就是没服。闹得最欢的澳大利亚的霍顿,英国的斯科特,美国的莉莉·金,显然不信这个。兴奋剂不是中国发明的,他们国家的运动员被查出服用兴奋剂的人也不少。找几个大家能想起来的——澳大利亚本届世锦赛前,霍顿队友谢娜服用了兴奋剂;英国的1992年奥运会百米冠军克里斯蒂被终生禁赛;美国的兴奋剂运动员就太多了,自行车的阿姆斯特朗、“短跑女皇”马里奥·琼斯等等都是药罐子。对于霍顿们的行为,有一位网友的评价是——贼喊捉贼。

孙杨子2010年广州亚运会成名后,接受的药检能有100次,可只有2014年呈阳性的一次。2014年初,曲美他嗪被列入赛内禁药(在赛内不能使用,平时可以正常使用),由于有关方面并没有及时更新“运动员使用药物指南”,孙杨的医疗团队也不知情。2015年曲美他嗪被移出禁药名单。这个感觉就像是2016年网球名将莎拉波娃被禁赛,当时她表态:“2006年开始我一直服用名叫‘米屈肼’的药品(用于治疗心脏病物),我并不知道现在成为了兴奋剂。”其实,这件事本身没有什么,关键是中国反兴奋剂机构,在孙杨禁赛期满后才向外界公布。当时的解释为——孙杨5月17日发生的事情,直到11月24日才公布,足足推迟了半年。根据国家体育总局反兴奋剂中心的惯例,每个季度都要在网站上公布各项赛内赛外的药检结果,一般都是当季公布上季度的。以2013年为例,第二季度的结果在8月21日公布,但当年的第二季度却和第三季度合并,一直到11月末才予以公布。

尽管这并不违规,可吃瓜群众,或者说是运动员不知道这些。有些朋友看到这里了,会有“天天从事这个行业工作的人不知道这个”的疑问?其实真不知道!兴奋剂检测结果这是一回事,同时何时向外公布是另外一回事,两者没有出事就公布的必然联系。以我们最熟悉的足球为例,当年关于点球是不是必须一脚射门,我们的专业运动员和教练员都叫不准。谢娜在世锦赛前就被查出了服用兴奋剂,怎么在世锦赛临近尾声才公布?事实上这不是公布,是澳大利亚媒体挖出来的消息。

当年马家军火遍全球时,马俊仁接受采访时说了这样一个故事——我们在国外,外国观众要求签名。我觉得可以,但是笔必须是我们的。为何?笔如果有一个刺,然后扎了我们的运动员后,兴奋剂检测不过关怎么办?事实上,多年之后已经给了我们答案。有了血检之后,马家军就一蹶不振。关于血检的事情袁伟民在他的自传中有过详细的描述。对于兴奋剂这个东西,查出来是兴奋剂,查不出来就是高科技了!

C.国际泳联可以决定自己内部的事儿

霍顿的这个名字如果用拼音输入法很容易打出来“混沌”二字,此时想起来两者真存在某种必然联系。一切都是因为他而起,如没他闹也不出来这么大的动静。有一种观点是霍顿以及他们,抗议的不是孙杨,而是抗议国际泳联。理由是在孙杨问题没有解释清楚的情况下被允许他参赛,孙杨只是躺枪,他们抗议的是程序上存在问题。这又是我们此前说的情况,霍顿们不明白到底什么是程序正义?

国际泳联有权利决定自己内部事务的权利。例如,他们认为去年9月4日晚上的“孙杨暴力抗检”是没有问题的。说白了这个层面的问题是我说了算。在其中,国际泳联是不是顾及了什么我们就不清楚了。世界反兴奋剂组织不服,提出上诉,而庭审被安排在了世锦赛结束后的9月某一天。这不是孙杨的问题,是国际体育仲裁法庭和世界反兴奋剂组织的问题,他们没有将庭审时间要求在世锦赛之前。这个能怪孙杨吗?霍顿们的抗议其实就是没道理的!是典型的不懂规则,胡乱开炮。霍顿难道希望孙杨像他的澳大利亚女队友谢娜一样,主动因“个人原因”退赛吗?孙杨认为自己没问题,他当然不会退赛。谢娜是实打实的赛前就被查出了服用兴奋剂啊!对于谢娜澳大利亚泳协的官员是知情的。可霍顿在队友就是兴奋剂选手的情况下,他还站出来当“正义卫道士”,这说明了这不是澳大利亚队从上而下的有组织的针对孙杨。

西方人对于东方人是不是带有色眼镜的问题,这个真说不清。其实有时候倒不至于是有色眼镜,主要就是一个认识层面的问题。2004年去奥运会采访,外国人居然问:“你们中国有电视吗?”中国有电视?可能你家的电视都是中国人制造的。具体到体育层面个,他们很多人的印象可能还是中国人只能在技巧类项目中拿到冠军,全然不知道中国男人刘翔能在奥运会上拿短跑金牌的事实。他们对于中国人的眼光永远不是与时俱进的。当孙杨总拿金牌的时候,他们也会质疑,中国人怎么能拿到了自由泳的冠军?他们全然不知道,孙杨之前就有张琳拿到了世界冠军。早在1996年蒋丞稷就是奥运会男子50米和100米自由泳的第四名……当孙杨受到质疑的时候,外国的吃瓜群众首先就在自己粗浅的认识加工,然后就支持霍顿了……

“孙杨事件”火了,你并不能粗浅地认为这就是霍顿导演了这一切,这是各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这其实就像是现在最火的电视剧《长安十二时辰》,在它上映之前,没有多少人认为它能火,可却火得一塌糊涂。

现在的争议的焦点是,孙杨认为对方没有证,而对方认为“我没证你也不能砸血样瓶,没有事你为啥害怕?”争论终归是争论,能不能证明清白,就需要看9月份某天的国际体育仲裁法庭庭审。孙杨有错,最严重的可能是被终身禁赛。如没错,霍顿等人也不会再被打脸,毕竟影响已经造成。真正打脸霍顿的是他自己真的哪天被查出了兴奋剂。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UeaCQ2wB8g2yegNDm27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