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高荣誉!这支“70后”工作队受到习近平总书记亲切会见

2019-12-18     人民日报社民生周刊

12月16日,

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集体和

先进个人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

大会表彰了全国

150个离退休干部先进集体

和450名先进个人。

其中,

河北省蔚县退休干部脱贫工作队脱颖而出,

荣获中央组织部授予的

“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集体”称号,

并受到习近平书记亲切会见。

年纪最大的75岁,

最小的63岁,

平均年龄70岁

——从去年9月以来,

在河北省张家口市蔚县的扶贫一线

活跃着一支特殊的队伍,

他们被群众亲切地称为“70后”扶贫工作队。

一人拔了三天草,老干部感动了村干部

面对面的交谈、心贴心的沟通、手把手的帮带,教方法、传真经、作示范,300多天的时间里,蔚县扶贫工作队9位退休干部凭借多年的农村工作经验,给这些乡村的党员干部带来了深深的触动,带动他们动起来干起来,为决胜脱贫攻坚、助力乡村振兴打下了良好的政治基础和群众基础。


“一老如一宝,老领导们丰富的人生阅历、务实的工作作风、对群众的真情实感,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说起与驻村的扶贫老干部共事的点点滴滴,蔚县下官村乡党委书记李瑞林深有感触。


在脱贫攻坚过程中,蔚县下官村乡西庄头村的一些村干部出现畏难情绪,产生了“撂挑子不干”的念头,在工作中观望等待。年过六旬的连元德在该村驻村扶贫,在组织全村环境整治的工作中,他看到村里的街道杂草丛生,便身先士卒,俯身一个人拔草。连着干了三天后,蔚县西庄头村党支部书记常胜明再也看不下去了,拉着村“两委”干部一块儿干了起来。


逐渐,一直观望的村民也纷纷扛着铁锨走出家门,跟着连元德一起干起来。在全村干部群众共同努力下,村里多处违建、危房被拆除,环境整治一新,昔日破败的西庄头村村容焕然一新。村里的变化也影响着每一位村民,以前的西庄头村连村民代表会都开不起来,现在喇叭一喊,大家都积极参加。


在老同志的示范下,蔚县西庄头村全村“两委”班子拧成一股绳,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基层组织的凝聚力大大增强。


坐百姓炕、吃农家饭,和群众共谋致富路


蔚县扶贫工作队9位老同志包联的贫困村村情民情复杂,群众认可度、满意度不高,不理解、不支持干部工作的现象时有发生。


“都退休了还能干个啥,我看这就是下来走过场哩!

“一没权二没钱,又是老思想,能给村里办点啥?”


尤其是刚进村时,到处都是不解和质疑的声音。


一年来,蔚县扶贫工作队的老同志们怀着对贫困群众的朴素情感,放下退休干部的身份,坐百姓炕、吃农家饭,和群众一同摸爬滚打,用最接地气的工作方法走入老百姓心中,用和风细雨、润物无声的行动塑造了干部队伍良好形象,让群众看到“党的好作风又回来了”。


蔚县柏树乡原乡长田林到代王城镇水北二村开展工作后,干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宣传政策。村民张红和对一些农村政策不了解,对村里的工作有误解,田林查资料、找文件,拿着小本本和他从正午聊到傍黑,直到老张想通了、认可了,田林才安心地回到了住所。在蔚县南留庄镇小饮马泉村的环境整治工作中,蔚县政协主席蔡德新了解到,村民最大的顾虑就是环境美了、古堡没了。


针对这一情况,蔡德新在积极发动群众参与村庄环境改造的同时,主动配合驻村帮扶单位河北省文物局开展古堡修缮工作。同时在保护古村落的基础上大力发展古堡旅游和民宿产业,构建了文物保护、环境改善和乡村发展的多赢格局,留住了全村人的“根”和“魂”。


帮群众找到“金钥匙”、栽好 “摇钱树”


一年来,蔚县扶贫工作队的老同志们将产业扶贫作为首要抓手,立足各村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积极改善基础条件、实施脱贫项目,帮群众找到“金钥匙”、栽好 “摇钱树”。


蔚县籍老干部、省文化厅原副厅长李建华多方奔走,苦口婆心、连拉带拽,把他的朋友请到了常宁乡小庄村,建起10个大棚,让铁皮石斛这个以前“听也没听过”的名贵药材第一次走进了小庄村群众的视线。


在修建大棚期间因为资金迟迟不能到位,工期眼看就要延误。李建华二话不说,掏出了自己的工资卡,垫付了6万元的施工费用,保证了工程的顺利推进。


蔚县人大常委会原主任温祥指导南杨庄乡南堡村编制了农产品贸易园、杏扁园和创业园的“三园”蓝图,依托村南杏扁园建设立体、环保生态园,在林间套种中药材、发展养殖,把目前初具规模的箱包“微工厂”迁入创业园,让村民在家门口就能上班挣钱,有效延伸了增收链条。


蔚县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李树泉邀请技术人员到黄梅乡黑坨村进行杏果技术培训,开展消费扶贫,让小小的杏子成了群众增收的“黄金果”。在老干部的感染带动下,庞永武、苗志军、王亮等50余名蔚县籍在外发展企业家返乡创业,为脱贫攻坚注入了强大活力。


破陋习、激斗志,带民风促村风

“天雨不润无根之苗”,没有思想上的脱贫,物质上再丰饶也会坐吃山空。入村以来,河北省张家口市蔚县扶贫工作队的9名老干部牢牢把握“治贫治愚、扶贫扶志”思路,从思想引导、文化引领着眼,从改变陈旧陋习和不良生活方式入手,打造和谐家风,引领民风、村风、乡风,有效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让群众干起来、乐起来,实现从“要我脱贫”到“我要脱贫”的转变。


蔚县下宫村乡西庄头村中老年村民慢性病多发,连元德同志发挥县太极拳协会会长优势,多方动员说服村民练习太极拳强身健体,从1人到3人、从3人到10人,组建起了80多人的农民太极队,打造了大健康助脱贫“京西太极第一村”,同时一名名太极队员也成了传播文明乡风的一粒粒“火种”。


蔚县农民柳四女长期神经衰弱,慢病缠身,连元德上门动员说服她加入太极队,柳四女的身体状况大幅好转,药费从往年的一万多降到今年的一千多,久违的笑意又出现在她的脸上。蔚县原县乡镇企业局副局长马忠发出生于陈家洼乡下元皂村,是抗日英雄马宝玉的同乡,回村后组织举办“红色教育展”和“英雄故里唱英雄”活动,募捐3.3万元修缮马宝玉展厅,编写排练村歌《英雄故里下元皂》,参加蔚县全县“感沐党恩唱响时代乡音·激发动力决胜脱贫摘帽”原创村歌展演,小小的村歌唱出了英雄故里父老乡亲的精气神,凝聚起群众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强大动力。


蔚县原卫生局局长陈义山、草沟堡乡原党委副书记郭敬林指导下宫村乡孟家庄村和暖泉镇西辛庄村开展了“孝老敬亲、邻里互助”结对帮扶和“美丽庭院、五好家庭”评选活动,凝聚起了向上向善的正能量


退休不褪色,白首映初心!

据统计,

一年来,这支特殊的扶贫工作队

共为贫困村解决问题70多个,

化解矛盾30余件,

谋划实施产业项目12个,

开展暖心慰问活动157

……

今年9月底,

蔚县第二批“退休老干部扶贫工作队

9名队员再次集结,

继续充实到当地的扶贫一线,

助力脱贫攻坚。

来源:中国扶贫、河北日报

责任编辑:王迪

“人民旅游”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UbLHGm8BMH2_cNUgit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