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溪:整合监督力量“一体作战”凸显1+1>2效应

2020-04-29     四川新闻联播

四川新闻网广元4月29日讯(阳雪梅)十九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提出要整合运用监督力量。苍溪县探索实行县纪委监委领导班子成员+监督检查室(审查调查室)+派驻派出纪检监察组+乡镇纪委(监察室)“一体化”管理模式,监审协同一体,考评管理一体,实现了监督执纪“1+1>2”的效果。

“这段损毁路整修后,运输车辆跑起来带劲多了。”

“现在出门再也不是晴天一身泥,雨天泥一身!”

陵江镇境内镇水路口至张家坝作业区路段,水泥路宽阔平整,砂石运输车辆往返忙碌,近邻劳作的群众喜笑颜开,全然不见一月前路面破旧、场景冷清和群众怨声载道境况。

转变背后,得益于苍溪县纪委监委“1+2+2+2+N”机制有效实施。所谓“1+2+2+2+N”模式,即将原来分设的监督检查和审查调查室统一建立7个纪检监察室,1名县纪委监委领导班子成员分管2个纪检监察室,1个纪检监察室联系指导2—3个派驻部门和1-2个派出片区纪检监察组,1个片区纪检监察组联系指导4-5个乡镇纪委(监察室)。

今年3月,陵江镇纪委接到群众信访举报,称因相关部门干部履职存在问题,致境内镇水路口至张家坝作业区路段损毁严重。张家坝港区是市县在建重点项目,作业区内4家砂石料场供应着全县大部门项目工地用料。镇水路口至张家坝作业区路段损毁严重,既影响群众出行,还制约全县复工复产。

因群众信访反映问题涉及多个部门,陵江镇纪委立即将此事向县纪委监委报告。

“五指分开没力,攥成拳头才行!”有了“1+2+2+2+N”机制,分管的县监委委员赵林成立即组织分管的第七纪检监察室“排兵布阵”,3个派驻派出纪检监察组和陵江镇纪委“抱团作战”,问题线索很快水落石出:因履职不到位,相关人员被党纪立案审查,5人分别受到诫勉谈话和批评教育,“患病”路段也及时得到“手术”治疗。 “信访初核只用了一周多点时间,这多亏‘娘家人’指导和协助,如果仅靠我们‘单打独斗’,效果难免会打折扣。”陵江镇纪委书记谢正涛感慨。像这样融合监督力量推进“一体作战”的实践,在苍溪并非孤例。

“我们一定及时整改销号发现的问题,警钟长鸣,扎进制度篱笆。”县国资事务中心负责人赖于强表示。

为压实“两个责任”,让监督真正起到了“带电”之效。在强化基层纪检监察组织日常监督同时,苍溪县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定期“点题”监督。收到“题单”后,第四监督检查室携手联系的派驻政府办纪检监察组蹲点监督,在县国资事务中心等5个单位发现“三重一大”议事决策程序不规范等13个方面问题,量身召开警示谈话会,严防问题整改“打白板”。

“‘一体化’协作机制,可有效破解基层纪检监察组织不愿不敢不会监督的被动局面,又能促进各股监督力量相互学习、取长补短,提升个人监督执纪能力。”第四纪检监察室负责人张入文认为。

事实上,除深入推进各类监督力量深度融合外,他们还坚持审查调查统管联办,按照依纪依法、惩教结合、分片包干、责任连带原则,紧盯诸如民生领域腐败和作风等群众反映强烈的案件,实行“案件合议会审”“集中联合审理”,扎实做好监督执纪整篇文章。

“‘一体化’工作机制的实施,让监督执纪资源得到优化,力量得到整合,不但压紧压实‘两个责任’,还消除了执纪审查空白点。”苍溪县委常委、县纪委书记马丽介绍。

今年来,根据“一体化”管理模式,该县已经开展专项检查2次,发现并整改问题46个,综合运用“四种形态”问责61人次。处置问题线索60个,协同办信办案21件。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UaM6xXEBfGB4SiUwFS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