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样的力量 | 淳安“一线战疫先锋”(三十六)

2020-02-29     淳安发布

左口、富文、里商等乡镇党员干部向疫情防控、复工复产发起总攻,双线作战,力促“两战两胜”目标的实现。

左口乡创新“3+2=1”模式,三网联动、双向劝返,保一方净土;成立重点项目“三服务”小组,实行“1+1+1”组团服务机制,目前117家企业全部复工,复产率79.91%。

富文乡实施“3+1包案”机制,突出留观对象属地管控和民宿行业两大重点;复工复产实行“一家企业、一套班子、一管到底”的兜底服务机制,目前73家企业全部复工。

里商乡成立9个防控工作专班,突出输入性人口管理和企业监管服务,组建企业复工服务队,落实“一企一方案一预案”复工措施,目前105家企业全部复工,复产率73.9%。

本期推出第三十六篇:乡镇专题,分享5名党员干部和他们的事迹。

储菜仙:千方百计迎难而上

储菜仙,女,1972年10月生,中共党员,1994年8月参加工作,现任左口乡党委书记。

她率先垂范,自我从严“五亲自”,主动扛起主体责任,连续工作一个月,一直奋战在防控第一线。

她亦柔亦刚,工作前移,创新提出“3+2=1”模式,即“三网联动+双向劝返”保一方净土;推出“三提醒三服务”模式推广使用健康码,采取“键对键、点对点、面对面”三管齐下的高效方法,切实提高健康码覆盖面。

她统筹全局,量体裁衣,在摸清全乡所有企业(含工程建设项目)情况的基础上,进行分类管理、精准把脉、对症下药。提前研判复工潮带来的苗头性问题,组建工作专班,制订复工实施方案。她带队走遍每一家复工企业,一对一了解掌握企业困难,通过送政策上门、提供法律援助、组建群团“红马甲”助企志愿服务队等方式,解决企业燃眉问题3个。第一时间成立重点项目“三服务”小组,实行“1+1+1”组团服务机制,每个项目落实1名分管领导和1名联络员。面对民宿复产难题,她转换思路,延续一三产融合的理念,鼓励动员周边民宿送餐上门服务,既解决企业的用餐问题,又为民宿复产找到新途径。

“千方百计迎难而上,统筹兼顾抓好全局”是她一贯以来的工作准则,这也是大家对她一致的评价。

何钰杰:大处着眼,细处着手

何钰杰,1979年7月出生,中共党员,1999年8月参加工作,现任富文乡党委副书记、乡长。

富文紧邻千岛湖镇,富文人在千岛湖城区和青溪新城购房安家情况较为普遍。他第一时间明确“农村保集镇、集镇保城区”的工作思路,小乡镇体现大格局。

1月23日,章坑村方家兄妹从湖北孝感探亲路过武汉,打算返回青溪新城浅山过年,得知消息后,他直接到高速路口将他们带回老家隔离留观。“十二个从严”措施调整后,他第一时间统一思想,推广健康码申领使用,严格执行防控服务点服务机制,黄码、红码及重点地区人员居家留观管控。

疫情防控启动以来,他全天候驻乡,全乡3个乡级卡点、7个村级卡点、5处宗教场所、12处公共场所、195名居家留观对象基本情况他了如指掌。晚上10点、深1夜12点、凌晨5点,卡口经常看到他的身影,执勤人员安排他一一琢磨;对居家医学留观对象,他因地制宜一一考虑;他牵头设计了重点对象销号表,实现挂图作战,每天数据上墙,作战信息一目了然;推出疫情服务点“一问三查”工作法;每个环节每个细节,他坚持一线推进,细处着手。

2月上旬,结合本乡实际,他牵头设计了“致富文企业的一封信”,做好政策说明,给企业主打下强心剂;2月中旬,他第一时间主动联系乡域内重点企业,掌握一手情况,推出干部员一对一、点对点服务,要求干部全部下沉入企,一手抓防控一手抓复工,一边发现问题一边解决问题,帮助企业共渡难关。目前全乡73家企业已全部有序开复工。

宋志军:安全生产第一位

宋志军,男,1971年7月出生,中共党员,1990年8月参加工作,现任左口乡党委委员。

他积极当好“巧助手”,献计献策,抓人促事,组建12支疫情防控党员先锋队,进行“拉网式”摸排、“立体式”宣传、“卡点式”管理;完善乡防疫通告、通行证发放、“双向劝返”防控措施;联系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筹集防疫紧缺物资。

作为乡域最大毛岭卡点的组长,面对车流量大、问题复杂情况,他连续作战,每天工作12小时以上,到联系村——瑶村走访排摸重点人员,318户实现全覆盖,劝阻民宿老板退订客源90余人,发放宣传资料400余份。他积极当好“策划者”,第一时间谋划“党旗风采,心宿左口”防控专栏,对防控典型做法、先进人物进行系列宣传,充分展现党员干部抗击疫情冲锋在前、甘于奉献的“硬核”担当。

春茶开采在即,瑶村岭下茶厂改建项目是消薄增收的重点工程,2月8日已有序复工。为保证高效施工,他每天两次到现场督促工人做好防护工作,根据工程倒排进度表,积极协调解决施工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他说:“疫情防控、复工复产关键期,安全生产第一位。”

王春芳:企业复工是她的“大心事”

王春芳,女,1986年10月出生,中共党员,2009年参加工作,现任富文乡妇联主席、特色产业办负责人。

“程总,口罩联系好了,你们直接去拿就行了。”刚给茂山民宿联系好物资,王春芳又跑到铁皮石斛基地检查复工情况。作为特色产业办负责人,全乡73家的企业复工准备、线下申请、业务指导、现场检查,都是她的业务范畴。

王春芳是青田村的包村干部,青田村是民宿大村,在新冠疫情防控初期,村里游客多、防控压力大,她跑遍全村37家民宿一一做通思想工作,并协助业主劝退所有在住和预定游客。村内包案重点管控对象24小时监管、村里民宿不接待情况巡查、森林氧吧卡点值班值守、健康码申领推广,她全程参与。为更好开展工作,没特殊情况,她和其他包村干部就一直在村里待着,有时一天要在村里、乡里往返5趟。

在防疫的同时,企业复工也是她的“大心事”。73家企业,有复工意向的12家,提出复工申请的3家,2月份以来,这些数据在她的本子上不断更新。2月中旬开启了服务企业“连轴转”模式,她逐一上门发放“致富文企业的一封信”和政策宣传手册,做好业务指导,了解企业的困难和需求。有序复工政策明确后,她又第一时间联系有复工意向的服务企业、农业企业,协助做好线下复工申报,摸清员工健康状况和活动轨迹,帮助落实防疫物资。截至目前,富文乡复工企业73家,复工率达100%,其中规上工业企业1家,限上服务业企业2家。

陈以壮:我也是农民的孩子

陈以壮,男,1988年11月出生,中共党员,现任里商乡生态办科员。

作为燕窝村的联村干部,他迅速行动,带领燕窝村党员及村两委干部第一时间开展返淳人员排查,排查出重点对象6户,落实居家隔离管控措施。他关心群众,多次担任“采购员”,帮助村民采购生活物资、为癌症患者到县城配药。防疫期间,村里连续三位老人过世,为防止人群聚集,他顶住压力,同村干部一起上门做家属工作,三场白事全部简办。及时设置“健康码”服务点,全面落实绿码出行制度。

“外地采茶工,还有外地茶叶老板什么时候能来?价格卖得上去吗?”这是燕窝村茶叶大户老余担心的问题。陈以壮联系的燕窝村人口不多,但家家户户都有茶叶,是名副其实的“茶叶大村”。他挨家挨户上门排摸,得知需外雇采茶工100余人,但上门收茶青的茶商寥寥无几,茶农们担心茶叶销不出去,卖不了好价格。为帮助村民在茶季正常开采,顺利销售茶叶,他主动充当“茶叶联络员”,积极联系本县域内采茶工和志愿者,寻找外地茶商,经多方打听咨询,成功找到一位丽水松阳茶商,解决了销路问题。

目前茶叶开采,茶农已成功向外地茶商出售茶青200余斤。刚成为奶爸的他说:“我也是农民的孩子,了解农民的疾苦,所以要主动帮助他们,不能让茶叶荒废。”

来源:县委组织部

编辑:周雅婷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U_7vjXABgx9BqZZIWu9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