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多国疫情蔓延
入境口岸防线成为防疫最前线
在北京政法系统
有这样一群人
他们脱下制服
穿上防护服
变身“大白”
驻守国门一线
欢迎您回家~
筑牢国门防线
我们青年民警责无旁贷
3月18日,中国国际展览中心新馆,局地阵风11级。为了新国展入境人员集中转运工作顺利开展,出入境管理总队周彦宏奔走在防疫一线,就入境人员的分流、疏导、妥善安置等工作开展实地调研。
他说,“严守出入境国门,坚决筑牢境外疫情输入防线,我们青年民警责无旁贷!”
3月11日晚,接到协助做好外籍返京人员指定隔离的工作部署后,顺义分局后沙峪派出所朱明迅速做好防护,落实工作措施。里外三层的防护服,一开始需要半个小时穿戴,现在只需要3分钟就能穿好。
他说,“防疫工作,关乎群众健康安危,就是要与时间赛跑。我年轻,这个‘技术活儿’我来示范。”
2月底,27岁的出入境管理总队公民大队杨丽娜主动请缨,申请到检查站一线开展防疫工作。她主动替老同志和身体不适的战友们执勤,并细心照顾大家的衣食住行,确保防护措施落实到位。
她说,“总书记给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90后”党员的回信让我深受鼓舞。小时候,祖国保护我们成长;现在,换我们保卫祖国、保护人民。”
新国展交通秩序有我们守护
从3月10号起,中国国际展览中心新馆成为入境北京的旅客转运集散地,繁忙的车流在这里汇聚。这里的交通秩序是谁维护的呢?让我们走进顺义公安分局交通支队~
不负韶华献忠诚
不负使命写华章
他们是
逆行者、坚守者、奉献者
他们是交通支队全体民警
他们用交警特有的方式
去承担、去守护、去战斗
他们追赶时间
把爱与责任诉说无数遍
春天已至
他们满怀希望
付诸努力
秉承忠与责
倾注爱与暖
阳光不远
他们始终坚信
疫云终会消散
期待再相逢
从社区一线到国门一线
北京检察人的最美逆行
为全力防范境外疫情输入,全力以赴夺取疫情防控阻击战的最后胜利,怀柔区人民检察院7名检察人员毅然从社区防疫一线转战机场防疫一线,脱下检察蓝、穿上防护服,成为抗击疫情的“最美逆行者”。
3月14日,怀柔区人民检察院检察人员正式参加首都机场怀柔区域境外返京人员分流工作。
在防护服上写上自己的名字,方便开展工作。
分流点的工作,不分昼夜,轮到晚班值守时,就靠在凳子上休息一下。等有返京人员到达,便继续开展体温测量、登记、安置联络工作。
李渊核实归国人员详细个人信息。
李渊值守夜班,因为个子高,防护服笨重,不方便趴在桌子上,累了就坐在凳子上靠着休息。
李渊是第一检察部一名检察官助理,也是一名90后,三年来他一直从事刑事检察工作。当他接到参与境外返京人员疫情防控任务,穿上厚厚的防护服的一刹那,更加明白那句话——我们没有历经什么大的磨难,当时代的微尘落在我们的肩上,责无旁贷!
面对刚刚返京的境外人员,一边要安抚他们回家心切的心情,一边要按照规定进行隔离安置,他们耐心讲解,确保每一位回到祖国、来到中国的人员按规定进行隔离安置,保护自己和大家的健康。
回朝阳对英国留学生,进行户籍所在地询问及信息登记。
回朝阳是第三检察部一名检察官助理。在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连续一个多月坚守在社区疫情防控一线,特别是在接到抽调参与支援新国展、机场疫情防控的通知的时候,依然坚定地说“我没问题”。从社区一线防控转战“国门一线”支援,真正诠释了一名青年党员的初心使命和责任担当。
为做好个人防护,他们每四个小时更换佩戴的口罩;护目镜因分流大厅人多容易起雾,他们就单独轮流到室外空地,透气过后再消毒回到工作岗位上;但是防护服较为稀缺,1小时,2小时,3小时……为了节省防护服他们也尽量不喝水,减少上厕所次数。
佩戴护目镜、口罩时间过长,肖学成脸上留下勒痕。
新冠肺炎突发后,作为一名老党员,连续在社区值守20余天的肖学成再次冲锋在防疫一线,并且主动请战坚守夜班岗位。作为“老大哥”,他肩负责任与担当,主动担任小组长,让大家充满信心一同打赢防范境外疫情输入攻坚战。
在录入并核对好基本信息后,回朝阳(左)作为转送员,同疾控中心人员将境外返京人员送至保障车辆。
老党员带头冲锋
青年党员勇往直前
共同努力筑起
防控疫情的坚实堡垒!
待疫情烟消云散凯旋时
为你们庆功!
使命在肩 冲锋在前
护你一路平安
3月15日,西城区检察院2名检察人员被抽调至首都国际机场支援防疫一线。在清晨的第一缕阳光里,在夜晚的点点星光里,他们不分昼夜、坚守国门。
西检“机场转运人”
有时候在旅客不集中的时段、特别是夜里,一两位零散的旅客可能需要较长时间才能乘车出发,但当我心存愧疚鼓起勇气表达歉意的时候,往往收获的却是一句“谢谢你们”。
在这些瞬间,我觉得没有什么困难是不能克服的,没有什么委屈是不能承受的,没有什么满足是可以比拟的,正如在大厅里每天都会看到的一句标语:隔离病毒,但不隔离爱,以爱之名,共同加油!
——西城区人民检察院孔崴
《假如我是一粒沙》
假如我是一粒沙,
我不愿躺在荒芜的沙漠,
把我放进水泥中,
化为钢筋水泥,
成为繁华中高耸的大厦。
假如我是一粒沙,
我不愿睡在光秃的戈壁,
把我放进柏油中,
化为坚实的路基,
成为通往幸福的康庄大路。
疫情面前,
勤劳无惧的中国人民,
众志成城,
用牺牲和奉献,
将病毒扼制。
在21世纪的中国,
面对多元化的世界形势和文化,
我们不曾迷失。
家国天下的传统理念,
显示出了中国人民面对困难时的
团结一心、无畏和无私奉献。
作为一名普通的司法干警,
很幸运能成为一名
一线抗疫工作者。
熬夜的痛苦、工作的风险
和源源不断回国的乘客。
我和无数正在一线奋战的、
可爱的人无异,
国家繁荣昌盛之时,
我是一粒平平无奇的沙子,
用自己的方式生活着,
但,疫情当前,
为了大家的安宁和幸福,
我愿从平凡的沙子变为
坚不可摧的城墙,
守护人民,保卫国家。
——西城区人民检察院于奎法
他们驻守国门
他们是北京法院人
境外疫情升级
坚决防控境外输入
捍卫来之不易的战疫成果
一声令下
来自怀柔法院的8名青年干警
卸下黑色制服
穿上白色防护服
全力以赴
护北京、守国门!
他们是:聂颂、杜洪亮、王明泉、李柏成、王海亮、李茗一、刘佳奇、张鑫。
我们一起来听听他们的声音。
聂颂:忍受一时的不适应是为了早日打赢这场抗疫战
洗手清洁;穿工作服,戴一次性工作帽;戴医用防护N95口罩;戴内层手套;穿防护服,穿防水靴套;戴护目镜;戴外层手套......
一套流程下来,第一感觉就是不舒服,行动也不便,还得小心注意不要损坏。尽管步骤很多,条件艰难,但,我们也要迎难而上,忍受一时的不适应是为了早日打赢这场抗疫战。
杜洪亮:深刻体会到了医护天使们的艰辛
简短培训后,走上了战场。繁琐的防护服穿与脱,八个小时不喝水,不如厕,深刻体会到了奋战一线的医护天使们的艰辛。
深知以后将面临更加繁复的工作,努力抓好每个细节,不出纰漏。愿疫情早日结束,我和我的战友平安回到怀法大家庭。
王明泉:我们所做的每一份努力都是值得的
即使我只是众多接待归国人员志愿者中微弱的一小份子,即使八小时的值守只是睡中人的酣然一梦,即使防护装备全程在身并不是那么方便,即使漫漫长夜无法休息,但只要能助力防止病毒的扩散传染,维护首都疫情防护秩序,我们所做的每一份努力都是值得的。
李柏成:从未想过自己会离抗疫战线这么近
交错的白夜班,颠倒的生物钟,不太适应的防护服,从未想过自己会离抗疫战线这么近。怕父母家人担心,只告诉他们在法院正常上班,对参加入境人员排查移转只字未提。
能够在这场战“疫”中出一份力,是我的责任和使命。看着每天努力的所有人,我坚信我们一定会克服这一切的困难,迎接明媚的春天!
王海亮:全力确保每一环节安全无疏漏
终于踏上战场,第一场就是大夜。跟奋战在一线的医护人员相比,我所做的工作太微不足道了,还要继续努力,做好境外返京人员的登记、安排等工作,全力确保每一环节安全无疏漏,为防控境外输入尽一份力。
李茗一:新婚第五天踏上征程,我愿意担起重任
结完婚的第4天晚上,正在社区执勤的我接到了怀柔区组织部的电话,通知第二天去顺义新国展接送境外返怀旅客。如果说我们的工作能给人民带来温暖与安心,我们愿意担起重任,为国家、为人民群众作出一些微小的贡献。
刘佳奇:我们一定不辱使命
穿着防护服行动不便、口罩和护目镜密闭、只能勉强透过水汽进行信息核实和登记、穿着防护服期间也无法上厕所……这都是给我们带来的考验。
但是看到有这么多的人和我们一样在坚守,我们这样的辛苦也就不算什么了。重任在肩,我们一定不辱使命,守护国门。
张鑫:我们不仅代表的是法院,更为了身后家园和人民
眼佩护镜、胸戴标牌、一身白衣、全副武装,这是我们一天的装扮,手拿消毒液,对境外返京进入怀柔区的人员消毒、登记、测温、检查、接转,这是我们一天的工作内容。
白天,厚重的防护服压得人满身大汗,透不过气,到了晚上,温差又使得全身冰凉不已。即便这样,我们也从不言苦不言累。因为我们不仅代表的是法院,更是为了身后的家园和人民。
无论是人来人往的白天
还是寂静冷冽的夜晚
走出法院
站在国门一线的他们
用身躯担起防控重任
用自己的行动诠释
新时代法院干警的责任与担当
有他们的挺身而出
这下半场战疫
我们必胜!
他们坚守国门一线
他们是北京司法人
守护国门战“疫”打响以来,大兴区司法局立即抽调王强、李诤、王磊、韩伟、王晓亮、赵冲6名同志,组建疫情防控首都机场小分队,以“战时”状态、“冲锋”姿态投入到紧张的转运工作中。
他们身兼数职
多个角色来回切换
他们用英勇无畏
忠诚奉献
展现了司法干部的责任与担当
王强:从后勤保障到一线抗疫的全能战士
从后勤保障到村庄一线,再到首都机场,他始终是防疫战场上的中流砥柱、硬核力量。面对疫情,王强始终敢于担当、勇于冲锋、甘于奉献,用实际行动为全力打赢防范境外疫情输入攻坚战贡献力量。
李诤:战“疫”,有态度更要有温度
李诤总说:“新国展现在不只是入境旅客转运集散地,更是我们迎接亲人回家的第一站。”于是,每次进入场地工作前,他都会让队友在防护服背后写上“欢迎回家”四个大字,让游子感受到一丝家乡的暖意。
王磊:与爱人在疫情防控一线并肩作战
3月18日凌晨,轮岗休息的王磊终于有了与妻子视频联系的时间,夫妻二人隔着薄薄的手机屏幕互相加油鼓劲。王磊说:“在这个没有硝烟的战斗中,和我们夫妻一样双双战斗在疫情防控一线的家庭有千千万,无论是“袖标红”还是“防护服白”,我和爱人都愿并肩作战在疫情防控一线,直到我们团聚那天!”
韩伟:铁肩担道义,忠诚筑平安
怕年迈的父母担心,韩伟至今也没有告诉父母自己参加了入境人员疫情防控的工作任务;为了让妻子和两个孩子放心,韩伟自上岗以来便始终是报喜不报忧。面对疫情,韩伟始终义无反顾、勇往直前,用使命与担当、热血与情怀、激情和勇敢,守护着更多人的平安。
王晓亮:共产党员,就是要勇于吃第一只螃蟹敢于摸着石头过河
王晓亮总说:“万事开头难,但是作为共产党员,就是要在危难关头冲在前面,做勇于吃第一只螃蟹、敢于摸着石头过河的人,这样才能保护更多人的平安!”
赵冲:“90后”,用实际行动书写责任与担当
赵冲是入职还不满一年的“新兵”,但在战“疫”一线却始终表现得十分“老练”。每次进入新国展的时候,他总是冲在前面。在严防境外输入这场战“疫”中,赵冲毅然选择在逆行中成长,用实际行动书写90后的责任与担当。
他们坚守国门一线
用速度、温度、精度
筑牢疫情输入防线
“战疫情、召必回!”
是责任、是忠诚、是决心!
也是一种“逆行”的勇气!
疫情就是命令,岗位就是战场
牢记使命、充满担当!
向你们致敬!
愿你们平安归来!
来源:正警事儿、京检在线、京法网事、大兴政法、顺义警方、西城检察、怀柔检察、密云检察、怀柔法院、大兴普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