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你是否接到来自
“蚌埠市公安局”的电话
电话号码归属地就是蚌埠市
“有事找你”
“你涉及一个案件”
“你有犯罪嫌疑”
“你的身份证、银行卡被别人冒用”
“洗黑钱”、“藏毒”、“被通缉”
然后,打电话的人自称
“蚌埠市公安局刑侦队”陈警官
(或者某姓警官),
让你来蚌埠市公安局一趟,
到了公安局以后“陈警官”的电话
就打不通、关机。
“陈警官”会给你发短信说他在开会,
让你联系其他“警官”。
其他“警官”跟你说你涉及一起案件,
让你开房间、办新银行卡、转账汇款
……
蚌埠市公安局反电诈中心告诉您
那是诈骗电话
千!万!不!要!相!信!
诈骗新手法的特征
纵观骗子手法,除了前期冒充“公检法”发送通缉令等传统套路外,后续步骤上出现了新的“变种”值得关注警惕。
一是要求被害人开启手机飞行模式,切断被害人与外界的联系,特别是警方追打的劝阻电话。
二是要求被害人到人群聚集的公共场所,为警方寻找被害人面对面劝阻增加难度。
三是要求被害人用手机输入并拨打“**21*骗子手机号#”,利用被害人不清楚这段符号的意思,对被害人手机实施呼叫转移。
四是要求被害人下载远程实时监测软件,且这款软件在手机应用商店内均可下载,可实现远程设备维修。
五是针对年轻人设置诈骗步骤。中老年人对手机操作不熟悉,很多人没有开通网银或手机银行,听不懂骗子的指令。当骗子发现被害人是年轻人时,就会诱骗其通过网贷、小额贷软件进行借款转账。
通过实施以上五个步骤,骗子可实时监测被害人账户内网贷到账情况,可通过转发的银行验证码对被害人账户实行转账操作。
警方提醒
万变不离其宗,无论骗子怎样变换诈骗手法,其最终目的一定指向钱款和账户。警方在此提醒:
1、凡是在电话及网络平台中自称“公检法”人员告知涉案并要求转账的均是诈骗,办案人员不会通过电话及网络进行办案;
2、凡是通过社交软件发送的法律文书均属伪造,根据规定法律文书应由办案人员当面送达或通过邮寄方式送达;
3、凡是陌生人提供的,来路不明的手机APP软件,在下载前要仔细了解其用途,不可轻易下载;
4、在任何情况下均不可向对方透露自己的银行卡及密码等信息,绝不向陌生人转账;
5、遇到类似情况应及时告知家属或朋友,必要时可至公安机关进行核实,切莫听信对方的话,切断与外界的联系。
赶紧转发出去!
提醒你身边的人!
来源:蚌埠五河公安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