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很多老师和学生来说,
2020年的这个寒假,
注定是见证奇迹的时刻。
曾经年少无知,畅想未来:
“我期待的2020是学生不用去学校,
在家就能上课。”
谁知道,这个愿望,最近成真了。
疫情期间,
为了不让孩子落下功课,
老师和孩子们一起艰难地演绎了
一部《在家上课》的大型纪录片,
老师演网红,家长演助教,
学生演“瞎子”。
谁也想不到,曾经蜡炬成灰泪始干
满身荣光的人民教师,
有朝一日会登上直播平台,
转岗成为一名花样百出的网络主播。
没洗头上网课被学生当场指出
为了上课,
许多老师连懒觉的福利都没有了,
偶尔一次没洗漱洗头还被学生当场指出,
老师哪里受过这种委屈!
﹀
主播式教学,躁起来
一旦老师们习惯了镜头,
事情便会朝你意想不到的方向,
一发不可收拾。
﹀
老师,不光要专业过硬,还要多才多艺,
这位语文老师为了调动枯燥的网课气氛,
直接在家给学生拉二胡。
﹀
当老师在教学面貌上作出改进:
“同学们,等一下,老师开个美颜。”
﹀
老师们左手一个PPT,
右手一个点名回答问题,
硬生生变成了李佳琦!
﹀
“这道题绝对是他们家经典考题,
今年要考!要考!!”
﹀
本着亲切、接地气、与时俱进的精神,
进入直播间,先说一声“老铁666”。
﹀
看得出来,
老师们为了跟上潮流真是操碎了心,
瞧这一口老铁一口火箭叫得多亲切,
生怕同学们走神溜号。
﹀
火到被平台禁播?
被平台禁播,
首当其冲的高危学科——妇产科。
数不清在被封禁的边缘试探了多少回。
﹀
一位生物老师正激情讲着减数分裂,
刚说到精子和卵子,
咔,直播间违规,也被封了。
﹀
一杯茶一根烟,
一道积分算一天,
数学老师怎么能不抽烟?
但是这位在直播时候,
讲到深处情不自禁点燃一根香烟的老师,
当场被关进小黑屋。
﹀
体育、音乐、舞蹈老师懂得了寂寞
眼瞅着同学们天天在家久坐不运动,
很容易抵抗力下降,
体育课和音乐课当然也要安排起来。
但是,你见过独自在教室跑步的体育老师吗?
体育老师上网课,画风有多诡异,
体育老师:“踮起脚尖,提起裙边。”
﹀
为了教会同学,
他们把关键动作拍成照片发送到群里。
﹀
检查动作规范,
看几十个同学在屏幕前“群魔乱舞”。
﹀
舞蹈老师发挥聪明才智,
用抖音检验学生们的成果。
﹀
音乐老师用全民K歌收作业。
﹀
老师冷漠起来是什么样子?
也并不是每个老师都
走的亲和热心路线,
也有“高冷范儿”的老师,
可以说是主播老师届中的清流了。
﹀
这位成本会计的老师,
与其说是冷漠,
不如说是专业,
毕竟时间成本是最大的成本,
上网课,也要上得高效!
对于常年和孩子斗智斗勇的家长来说,
每个清晨把孩子从家里送到学校的那一刻,
心里总是暗藏一丝窃喜——
终于有一点点时间,
不用和这个让人操碎心的小魔王“纠缠”。
然而,现实情况是,对于家长来说,
网课差不多就是这样的存在。
﹀
这位老妈,宅在家,
除了自己要工作,
还要当厨子和保姆,以及助教。
﹀
有的家长费尽心机,
为了孩子上网课,
还特地准备了一个房间当教室,
制作班级牌贴在门上,
小朋友天天收拾妥当,
背上书包去上学(走进房间),
仪式感100分。
﹀
学习得陪着,
作业得签字,
还得随时查看钉钉消息。
﹀
每天陪孩子上课,
不守在旁边根本不行,
孩子作业还要打卡,
各种视频、图片、word打卡。
﹀
辅导孩子功课,
好几次差点一下过去,
离开这美丽的世界。
﹀
由于疫情在家,
想必邻居也在家辅导孩子,
某天听到隔壁传来的嘶吼声。
﹀
如果你感觉楼上在震动,
不要怀疑,是楼上的孩子在上体育课。
﹀
学生们,就能偷懒了吗?
你以为网课最大赢家是可以偷懒耍滑的学生?
不不不,学生们也很难,
随便感受一下大家的网课,
你就会发现:
只要这课我想上,线上线下都一样!
﹀
首先,通过最民主的匿名投票式调查问券,
在家上网课这件事就此达成共识。
﹀
即使是网课,
老师同样会点名提问。
﹀
学生们真的挺不容易,
一人上课,全家围观。
这家人学费交得好值,四个人都学了。
﹀
电视用来投屏网课,
电脑用来保持群联络,
平板用来看电子课本。
﹀
每天对着这么多电子设备,
学生们慢慢感觉
眼睛已经看不清任何东西了。
网课护眼大法
- 使用网络授课,严格按照学校制定的作息制度,不应连续看电子产品30分钟以上。
- 看电脑屏幕时眼睛保持一臂远,视线保持微微向下。
- 保证环境灯光亮度,室内灯光亮度与屏幕亮度差异不要太大,可适当增加屏幕显示的对比度。
- 使用电子产品时适时多眨眼,不需要看显示内容时可眨眼、轻轻转动眼球休息。
- 觉得有眼部不适时,不要揉眼、揉口鼻,特殊时期要注意防护,及时洗手。如有眼干涩不适,儿童也可适量使用人工泪液,推荐不含防腐剂的玻璃酸钠眼药水。
勤洗手、不揉眼、多看远、晒太阳,
宅家保持运动习惯,营养均衡,
不挑食、不偏食,充足睡眠,劳逸结合。
虽然上了“网课”后,吐槽声不断,
尴尬的场面时时爆出,
但在这个特殊的时期,
每个人都在用自己笨拙又可爱的方法,
守护两个字——“学习”。
他们做的,那些平凡又闪耀的“小事”,
堆叠起来,给了我们挺过去的信心。
之后师生再见面,
可能会因为之前的直播事件忍不住一笑。
与此同时,我们也会对老师多一份敬意,
总有一群人,在自己的岗位上,
用自己的方式,
为我们的未来真真切切地努力着。
来源:凯叔讲故事、谈心社、她刊等,文章有改编,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自生活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