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上海建工下属五建集团承建的星河湾中学工程是上海地区首个高预制率框架结构学校类建筑,其中学生宿舍楼预制率达47.2%。
作为高预制率预制框架结构的典型工程,在工程实施过程中,上海建工五建集团集成并采用了一系列在装配式建筑建造技术领域的创新措施。星河湾中学工程已顺利通过了住建部装配式科技示范项目及上海市装配式建筑示范项目验收。
星河湾中学竣工图
1 预制框架结构节点优化
为满足装配式节点“强拼缝、弱构件”和抗震等级一级框架超配系数要求,工程项目部提出了一种节点核心区抗剪做法,妥善解决了高抗震等级下的梁端接缝处抗剪承载力不足的问题。
通过主次梁连接节点优化,深化设计中采用搁置式主次梁节点连接的方法,切实解决主梁开槽过大带来的主梁运输和吊装问题。
主次梁节点
此外,工程项目部采用复杂节点仿真模拟优化技术,提前模拟施工,通过AR三维图纸检索技术辅助,集成信息打造互动式体验,有效解决现场施工人员查看模型不便的问题。
数字化仿真模拟技术
AR三维图纸检索技术
2 支撑体系创新应用
单元组合式立杆支撑体系应用。单元组合式立杆支撑由独立支撑、三脚支架、水平联系杆件组成,独立钢支柱采用插销粗调+螺纹微调的钢支柱作为预制构件水平结构的垂直支撑,能够承受叠合梁、叠合板的结构自重和施工荷载。
单元组合式立杆支撑体系
可调端承式支座支撑体系应用。为节省排架支设时间,实现简便施工,工程项目部创新研发了可调端承式支座支撑体系,在预制柱及预制梁上预埋螺母,施工时只需通过螺栓安装钢牛腿配件,即可达到支撑效果。
可调端承式支座支撑体系
3 成套数字化管理技术应用
施工模拟技术。工程项目部通过BIM技术,进行提前可视化策划,达到施工现场的漫游效果和场布的及时调整,综合协调专业分包,减少沟通成本。
施工现场漫游
360°全景技术。工程项目部采用360°全景技术,全景关注施工现场实时进度更新,实现远程动态管理,保证信息得以快速和透明地传递,提升协同效率。此外,项目部24小时对施工现场进行安全监控,谨防安全事故的发生。
基于RFID技术的预制构件可视化全过程管控技术。工程项目部采用五建集团自主研发的精益建造可视化管理平台,面向预制构件进行全生命周期的信息化管理,基于构件供应链管理理念,融合了“BIM+物联网”技术,通过协同平台准确安排每一层构件的吊装进度及对应的供货计划,通过RFID芯片实时追踪和反馈构件状态信息,通过BIM模型实现构件状态可视化,最终实现预制构件生产、储运、安装、验收全过程的有序管理,且各环节的管理信息均可追溯。
预制构件状态可视化
预制装配式公共建筑数字化机电装修一体化设计技术。工程项目部采用BIM技术,通过创新一体化快速管线综合优化技术的应用,集中反映和解决装配式建筑管线优化和碰撞问题,进行复杂管线优化排布,提高空间使用效率。
管线综合优化技术
在采用BIM技术数字化建模后,工程项目部对学校宿舍、教室、办公室等关键房间进行精装数字化放样,确定强弱电及其他装饰点位,并对原有图纸校核及优化,减少现场施工完成后的返工。
点位模拟
工程项目部建立了基于BIM技术的细化模型,生成样板间可视化效果,并结合沉浸式VR技术,进行样板间虚拟可视化选材及布置,完成样板间设计方案的可视化体验和定样。
VR样板间定样
上海建工五建集团在星河湾中学工程实施过程中通过仿真模拟优化核心区节点连接,应用高效高精度支撑体系,采用成套数字化管理技术,以数字化精益建造理念指导工程实践,起到了良好的示范推广作用,将引领装配式建筑建造向智慧建造的方向迈进。
本文来源自上海建工科技创新平台,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