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是民生之本。据悉,为巩固对口帮扶的脱贫成果,天河区结合广州互联网产业优势,携手毕节市大方县 开展了信息化“ 互联网+”新型扶贫车间试验 ,贫困户坐在电脑前变身“线上广东技工”,实现再就业。
贫困户变身线上“检字工”
小e了解到,今年以来,天河区对口帮扶工作紧扣就近就业需求,通过争取广州人工智能龙头企业提供岗位支持,将电脑语音转文字结果的检测工作等技术含量较低的、线上劳动密集型就业岗位导入大方,用“互联网+”就业模式帮助贫困户在短期培训后成为能体面就业的“线上广东技工”,为支持贫困地区就业创新,广州多家互联网企业踊跃捐赠近100台二手电脑。
在各方共同努力下,车间建立半年来已进入科大讯飞方言转文字的人工复检团队准确率全国前三名,车间仅花费10万元财政帮扶资金用于购置基本设施和网络基础服务,带动30多名安置点贫困户成为贵州方言电脑转换的网络检测员,人均月增收达 2000元以上,年增收可达2万多元,现行标准下一人就业带动一家5口脱贫。
远程培训实现居家就业
每天海量的语音要进入数据库之前,需要大量的基础性核对和质检工作,由于岗位薪酬相对有限,难以在东部地区大批量招聘专职人员,扶贫车间的出现恰恰解决了东部企业的成本问题和对从业人员的数量需求。
据了解,大方县每年有14.7万人远赴外省务工,约占全县就业人口的38%。今年以来,因新冠肺炎疫情等因素,传统行业的用工需求和贫困户外出务工的意愿受到影响,以大方县最大的异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奢香古镇为例,大量留守妇女和年轻人未选择外出就业,车间设立的目标,就是从集中培训、就地就业开始,逐步实现完全居家就业,并制定了向符合条件的从业者提供免费电脑服务的相关制度。
考虑到当地贫困户的语言、习惯和接受度,在培训方面,除了初期需要从外地派老师到大方县现场指导外,主要开展远程教学,并采取当地“熟手带新手”的手把手培训方式,从首批上岗人员中选拔培养多名骨干作为模范带头人,开展培训互助,带动更多贫困户尽快上岗。车间以上岗为目的的培训解决了以往就业率低的培训帮扶症结。
据悉,下一步,天河工作队还将和广州互联网企业携手,开放软件测试等更多线上任务外包,提供线上小微创业机会,帮助大方的大中专院校和职校计算机专业贫困学生,以团队形式参与到广州蓬勃发展的互联网产业中来,让他们身在大山也能分享到国家科技进步带来的时代机遇。
【图文记者 李丹】
【编辑 峥辉】
来源:微社区e家通智汇元岗(微信号:xxsbejty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