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聊天中,我们都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当你手机就收到一条微信消息时,你满心欢喜地打开一看,却只看到一句:“对方撤回了一条消息。”
微信聊天时,最怕一个人,说话一半又撤回。
一条未知的消息总能引人深思,让人猜忌和怀疑。
那条撤回的消息到底是什么呢?
是深情的告白?
是内心的不满?
抑或是别扭的认错?……
一个小小的“撤回”举动,虽是无声的文字,但却是有声的表达。
它可以表示着“我爱你”,也可以表示“我后悔了”。
不知道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一个人神秘兮兮地跟你说:“我告诉你一件事……”,说完这句话她就开始犹豫。
犹豫半天,当你的期待值和好奇心已经被抬到了最高,这时候她又说:“算了,还是不说了。”
说实话,那一瞬间你是不是内心感觉受到了暴击,这种体验的线上形式,就是聊天软件的“撤回消息”
一个人给你发了一条消息,你听到了消息提醒,但由于你当时在忙,就没来得及看,等你忙完后打开,发现里面只有一句“xx撤回了一条消息”。
这个时候,那种别人说好要告诉你一件事情,但犹豫半天又不说了的感觉就来了……
那些未说出口的话都变成了已撤回的消息,而你一定想知道那些撤回的消息里究竟隐藏着什么。
其实每个人都是充满着好奇心的,就好像对方有话要跟你说,话到嘴边又咽了下去,而这个也是让人最忍受不了的,你就会更加好奇想要知道对方到底想说什么。
小时候,长辈们都会告诉我们一个道理:" 这个世界上没有后悔药卖。"
如果你做错某一件事,说错某一句话,都不能重来,只能接受事实。
但在微信上,你却能买到后悔药。
如果你不小心说错了话,可以轻轻点下 " 撤回 ",说过的话就会消失,仿佛从来没有说过。
有时候,人们撤回是因为打错了字,更多的时候,撤回是因为不小心说出了心里的想法。
其实,一个人撤回的消息里,藏着他的真心话。
曾和朋友聊天,因为打字太快而打错了字,发现后急忙把消息撤了回来。
朋友问我撤回了什么。
我觉得纠正后的消息已经发出去了,意思也传达到了,这件小事就不必再多说了,然后就宽慰她没什么。
谁知她马上反问道:“没什么是什么?
你撤回了什么?
是不是说我的坏话了?
为什么要撤回?
我不能看吗?...”然后是一系列连环发问。
原以为的小事,不必过多解释,没想到因此产生了一些矛盾。
撤回是一方的后悔,却容易造成另一方的误会。
有些撤回不是不在意,而是太过在意,怕你担心。
撤回不可怕,最怕的是,用撤回掩饰真实的想法,以维持友好关系为由附和对方的看法,然后撤回后重找话题搪塞过去。
撤回多了,人与人之间会变得疏远。
有的人说,开发出撤回消息这个功能,不就是让人撤回的么?
是啊,可是我想不通,既然有撤回消息的功能,为什么还要提示对方撤回了一条消息,拉仇恨的么?
也就是说,你是撤回了消息,但是你撤不会撤回的消息提示!
回想一下,我们在选择把某条消息撤回的时候,其实代表了我们与那个聊天的人并没有建立真正的关系。
我们会过分在意某一句话是不是不合时宜,某个语气是不是会引起对方的不悦。
于是我们在一次次的撤回消息里,变成了最不真实的自己,也失去了很多跟别人坦诚相对、建立真实关系的机会。
其实,很多时候,不需要隐瞒自己的情绪,好好的说出来,并且永不撤回。
我们都知道,说过的话,做过的事,都已经成了曾经自己的一种见证。
既然已经发生了,不可挽回也无需撤回。
“撤回消息”功能并不是给我们犯错的机会,而是提醒我们,面对人生种种事情,要慎重,也要勇敢。
撤回消息的功能,对于很多人来说是一剂后悔药。
当你不小心表露了感情,说了真心话,或者说了不合时宜的话时,轻轻点击撤回,就能像什么事都没发生过一样。
但是,说出的话能撤回,涌起的感情却覆水难收。
当你纠结许久,最后把消息撤回了后,也许你能瞒过对方,却瞒不过自己。
你会不停地问自己:" 如果我说出了那句话,会怎么样?"
与其不断地撤回,不如勇敢地往前一步,说出自己的心里话。
喜欢对方,就找个好时机告诉他。
不赞同对方的观点,就委婉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想念亲人了,就和他聊聊天,把思念传递给他。
不管结局如何,至少你心里舒坦了。
所以,我们每说一句话都要字斟句酌,要对自己的言行负责,不能因为可以撤回,就为所欲为。
出言要有尺,戏谑要有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