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台什村民“老郑”备耕记

2020-03-21     活力玉泉

“疫情对我们是有一些影响,但是总的来说不大,咱们这四月份以后才开始春耕,当前就是准备一些化肥种子、收拾收拾农具,做一些准备工作,前几天农资经销企业就开门了,我买了一批化肥和一部分玉米种子,打算过几天再去买一些小麦种子。”小黑河镇南台什村村民郑文启是村里的农业合作社的法人,400多亩种植田也让他成为村里规模最大的种植户,结实的身材,黝黑的皮肤,村民都叫他老郑。

3月20日,记者来到老郑所说的位于玉泉区农科院的农资经销企业,一排门脸房前,来买种子农药化肥的人已经有些熙攘,店家对进来的顾客测体温,做记录,有条不紊。

“跟去年比肯定是有一定的影响,因为疫情,我们2月几乎一个月没有营业,将近3月份才开门,玉泉区农牧局也很关心,经常下来指导,开门营业后,我们也做了一些防护措施,顾客进门就开始测体温,每天消毒,人人戴口罩。”内蒙古福斯特现代农业有限责任公司王雅琴告诉记者,为了备足货物,她连续几天都没睡好觉,“农时不可误,我们得保证农资物资的充足供应。”


“价格还要比去年便宜一些,我需要的种子多,受疫情影响,前段时间农资店不开门,得知这里开了门,我就赶紧过来,需要的都买到了。”邢全军是从清水河赶来这里买种子的,合适的价格和充足的货源让他担着的为疫情误了春耕的心放下了。

疫情形势逐渐好转,春耕备耕、布局全年农业生产的重要时期已经到来。做好特殊时期的农资经销店摸排、把好农资产品质量关、做好经销店疫情防控监督、确保全区春耕备耕工作生产及时、有序进行是玉泉区农牧局近来的工作重点。从玉泉区农牧科技局局长贺瑞军那里了解到,根据前期摸排,全区种子需求量有260多吨,化肥需求量在7000吨左右,而在辖区农科院处的36家农资经销店,年前到复工进货后,储存量都非常充足,在满足玉泉区种植户需求的基础上,还辐射到周边的和林,清水河等地区,订单量也非常大,目前农牧局工作人员正在对农资经销店进行进一步摸排,积极了解解决疫情期间经销商困难并配合经销商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通过我们前期的调研,我区农民种植结构在调整,以往的玉米种植量比较大,今年有好多玉米调整为青储的,还有其他的大田种物,比如小麦,大豆。因为国家对大豆支持非常大,好多农民对种植大豆的意愿非常强烈,所以我们对此也在逐步调整结构,目前来看,春耕的农资农肥供应没有问题。”贺瑞军说。

检修小麦播种机和玉米播种机工作已经完成,给机器上好润滑油,老郑又来到地里检查灌溉水井抽水泵,这是老郑今年备耕工作的最后一步,所以他检查的格外认真。“春耕前,把地浇透,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老郑笑着说。没有秸秆焚烧的农村的春天,远处地里的割茬机在轰鸣,一幅现代农业的景象……(泉媒体记者 张勇)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UDfb_3ABnkjnB-0zTTuM.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