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氏体有哪些性能?这份PPT讲的不错!
什么是马氏体?
马氏体,也有称为麻田散铁,是纯金属或合金从某一固相转变成另一固相时的产物;在转变过程中,原子不扩散,化学成分不改变,但晶格发生变化,同时新旧相间维持一定的位向关系并且具有切变共格的特征。 马氏体最先在淬火钢中发现,是由奥氏体转变成的,是碳在α铁中的过饱和固溶体。以德国冶金学家阿道夫·马滕斯(A.Martens)的名字命名;现在马氏体型相变的产物统称为“马氏体”。 马氏体的开始和终止温度,分别称为M始点和M终点;钢中的马氏体在显微镜下常呈针状,并伴有未经转变的奥氏体(残留奥氏体);钢中的马氏体的硬度随碳量增加而增高;高碳钢的马氏体的硬度高而脆,而低碳钢的马氏体具有较高的韧性。 它通常是指钢的一种很硬的晶体结构,但也可指任何由位移相变形成的晶体结构。它包括一类具有条状或板状晶粒的硬矿物。
马氏体相变的基本特征
但是在钢中,淬火马氏体中的碳原子扩散较快,一般淬火到室温,碳原子立即扩散偏聚,形成碳原子偏聚团,如Corierl气团,100摄氏度以上即可析出碳化物。这样当马氏体加热到高温过程中,马氏体已经分解,则不能发生逆相变为奥氏体。一次钢中的马氏体一般不发生你转变。如果迅速冷却得到新鲜马氏体,之后立即迅速加热,是马氏体来不及回火析出,也会发生逆转变。 除了以上主要特征外,马氏体相变还有表面浮凸、非恒温性等现象。浮凸是过冷奥氏体表面转变时发生的普遍现象。马氏体转变也有恒温形成的,即等温形成的马氏体。 三.马氏体的组织形态及物理本质 1.钢中马氏体的物理性质
虽然马氏体是一个单相组织,但其组织形貌和亚结构极为复杂。钢中的马氏体发现最早,应用最广,其组织形态和结构较为复杂。低碳钢、中碳钢、高碳钢淬火得到的马氏体组织结构不同;晶粒粗细不同,成分均匀性不同的奥氏体转变为马氏体的组织也不同;碳素钢、合金钢、有色金属及合金的马氏体,它们在晶体结构,亚结构,金相形态,与母相的晶体学关系等方面均不尽相同,呈现出形形色色的形态及非常复杂的物理本质。 四.马氏体的回火转变 钢经淬火获得的马氏体组织一般不能直接使用,需要进行回火,以降低脆性,增加塑性和韧性。
一般所谓的“淬火马氏体”组织,实际上是脱溶初期阶段的某种状态。淬火钢在回火过程中发生的转变主要是马氏体的分解,残余奥氏体的转变,还有碳化物的析出后,碳化物转化、聚集长大;ɑ相的回复、再结晶;内应力的消除等过程。此外,等温淬火会得到贝氏体组织。贝氏体钢在连续冷却过程中也会形成贝氏体组织。有些钢淬火往往得到马氏体+贝氏体组织。因此,在钢的回火转变中还有贝氏体组织的变化问题,如贝氏体中的碳化物、贝氏体铁素体的组织变化问题等。
马氏体有哪些性能?这份PPT讲的不错!
来源:热处理小讲堂/常州精密钢管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