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歉!这部黑马良心剧,我安利晚了

2019-09-16   蓝影志

上半年,《我们与恶的距离》以黑马之姿脱颖而出。

深入探讨了包括媒体职业操守、善与恶的界限、法律道德考量等在内的多个热点议题。

拓宽了华语电视剧的深度与广度。

它以豆瓣9.5的高分收官,成为了一部触摸“台剧天花板”的经典之作。

趁着它的热度,台湾公视再度试水现实题材剧,上线了一部姊妹篇——

噬罪者

Hate The Sin, Love The Sinner

和《我们与恶的距离》一样,《噬罪者》在选材和挖掘上,依然秉承着大胆深刻的理念,触碰社会敏感话题,关注边缘人生活境况。

豆瓣评分8.1的,看过的人还不到1000。

是部不可多得的宝藏优质剧。

《噬罪者》的英文剧名,名叫“Hate The Sin,Love The Sinner”(憎恨罪恶,但去爱那犯罪的人)。

这句话最早出自圣雄甘地,其本意是呼吁大家在确保罪人悔改后,能够以悲悯之心赦免并善待他们。

愿景是好的,但落实到现实当中,却几乎为零。

很多悔改的犯人,终其一生,都只能活在社会的偏见和个人的愧疚当中。

在台湾,对于重回社会谋生的释囚,人们统一将他们称为“更生人”。

更生,是能够改过自新,重新做人的意思。

男主王翔,就是这更生人大军中的一员。

饰演王翔的演员庄凯勋,此前曾主演过高分悬疑片《目击者之追凶》,在片中饰演一冲劲十足、富有野心的腹黑记者。

《目击者之追凶》剧照

《噬罪者》中的王翔,是一个杀人犯。

他曾在年轻时,杀害了一个名叫晓君的女高中生。

为此,他获刑12年,在狱中错过了自己人生中最好的时光。

12年后,刑满释放的他,终于得以重返社会。

从背负命案的他走出狱门的那刻起,《噬罪者》便抛出了一个尖锐的问题:一个杀人犯,真的能获得原谅,开始新生活吗?

针对这一问题,剧中反馈了来自社会各界的不同声音。

有人认为,应该给更生人一个重回社会的机会,

也有人认为,“有的人,本性是不会变的”。

因为儿子是杀人犯,多年来王翔的母亲一直抬不起头,心里觉得不光彩。

为了避开邻居的指指点点,她先后搬了两次家。

对外宣称儿子去大陆工作,来掩盖他坐牢的真相。

除了母亲和弟弟之外,身边其他人,对王翔也多有忌惮,都跟他刻意保持距离。

这些来自外界的偏见,让王翔心中满是屈辱。

除了这种屈辱感之外,王翔还要面对他与社会之间,产生的巨大脱节。

不懂手机与网络的他,看起来如同异类一般,被隔绝在了主流话语之外。

这让本就有案底在身的他,择业面变得愈发狭窄。

想找个勉强能糊口的工作,都变得非常艰难。

看哥哥走投无路,弟弟王杰于心不忍,帮王翔介绍了一份工作。

和看起来老实本分的王翔不同,弟弟王杰是个妥妥的渣男。

脚踏两条船的他,一边交往着一个谈婚论嫁的女友,一边和一个嫁给富商的人妻保持着激烈的地下情。

靠着人妻这层关系,王杰把自己哥哥介绍到了对方家里,担任司机一职。

正式上岗前,他特意告诫哥哥,不要提到自己有前科的事。

为了得到这份工作,王翔不得不刻意将过往黑历史隐瞒起来。

当上司机之后,王翔的生活开始正式步入正轨。

每天,他只需负责接送富商女儿小爱上下学。

刚开始,小爱对他很排斥。

后来在接触中,随着了解深入,王翔慢慢获得了小爱的肯定。

然而,一场突发的意外,却打破了他这种苦心经营的平静。

让他好不容易获得的肯定,付诸东流。

这天,在接小爱回家的路上。

王翔偶然目击了一场车祸现场。

他没考虑,便冒着大雨下车救人,帮伤者脱困。

没想到,这场发自内心的善举,却为他带来了不必要的麻烦。

事后,警察就车祸对他展开问询。

因为过往前科,简单的问询升级成了粗暴的审讯。

空气在瞬间凝结,充斥着怀疑的气息。

好在最终证据充足,王翔才得以清白释放。

本以为,事情将就此告一段落。

殊不知,更棘手的麻烦,还在后面。

坐在车里的小爱,用视频记录下了他当晚雨中救人的义举。

视频传到网上,让他一夜之间火遍台湾,成了人们眼中仗义相助的“英雄哥”。

随着网络的酝酿与发酵,王翔的过往黑料,紧接着便被人曝光。

那些他竭力隐瞒的过去,就此显现于人前。

一夜之间,他从人人敬仰的“英雄哥”,沦为了口诛笔伐的“杀人哥”。

除了小爱和家人,周边所有人,都收敛起了笑容,对他冷眼相待。

眼神里,满是警惕和冷漠。

雇主家稍有闪失,就会第一时间怀疑到他身上。

家门口被受害者家属,贴满了“杀人犯”的标签。

被推上风口浪尖的王翔发现,即便走出监狱,他也依然只能负罪而活。

人们心里的成见,如同一座难以撼动的大山,稳稳禁锢住了他。

在狱中,不自由的是身体;出狱后,不自由的是心。

由于工作原因,作为记者的前女友雯青,再次走入了王翔的生活。

雯青一直对往事耿耿于怀,认为王翔是因为她,才成了杀人犯。

随着她的到来,昔日那起藏在阴影里的谋杀案,开始渐渐变得清晰起来。

种种线索都显示,凶手很可能另有其人。

与此同时,当年的受害者家属,也重新找上门来。

对方策划了一起绑架事件,意图手刃仇敌,亲手为女儿报仇,让王翔血债血偿。

一系列矛盾,就此集中爆发。

亲情、爱情、仇恨多线纠葛,相继引爆。

在各种情绪的推动下,整部剧开始慢慢走向高潮……

关于更生人问题的探讨,在经典电影《肖申克的救赎》中,也曾有过出色的诠释。

影片中,在监狱里熬过大半生的老布,最终走出监狱。

面对外面的花花世界,他眼中满是惶恐。

最终,他选择在旅馆里,了却余生。

虽然同样聚焦罪犯,但《噬罪人》却选择了一个与《肖生克的救赎》截然不同的切入点,来反思人性。

《肖生克的救赎》解读的是体制化带给人的束缚。

《噬罪人》聚焦的是社会偏见带给人的苦楚。

无论在狱中,还是在社会,就本质来说,犯人与更生人,其实都是不自由的。

只不过,前者,受困于体制;后者,受困于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