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头条·星发现 | 谢长清:39年坚守让碣滩茶香飘四海

2019-08-26     掌上怀化

本栏目由怀化全媒体中心和湖南三通慧联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开办

茶,在我国被誉为“国饮”。茶在我国有4700多年的历史,它的功用几经变化,始为祭品,春秋后被作为菜蔬,西汉初期又被推广为药草,魏晋时成为宫廷高级饮料,到唐代,茶的风雅展露,直至今日。茶历史源远流长,今天不说茶本身,就说说我们本地的一位制茶达人。他可是当代中国茶叶界响当当的人物,“碣滩茶制作大师”,沅陵县茶叶技术总顾问谢长清。

碣滩茶历史源远流长

“你看这个碣滩茶,它这个味道是嫩香味,叶底的颜色也比较绿,三泡四泡了它的颜色还是绿的,颜色一点不变化。” 谢长清向记者介绍茶叶的品质。在谢长清的工作室,悬挂着一块“碣滩茶制作大师”的匾牌,这是2018年湖南省人民政府授予他的荣誉称号,也是对他39年来致力于沅陵名优茶的研制和技术指导工作的肯定。

谢长清,67岁,沅陵县茶叶技术总顾问、研究员、高级工程师,从事碣滩茶开发研究39年,他告诉记者碣滩茶得名于唐朝,是当时的宫廷贡品,后到明清时被称为“辰州碣滩茶”。

碣滩茶茶叶的生产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山高出好茶,云雾飘茶香”,峰峦挺秀,云雾缭绕的山区地带,正是产茶的好地方;在沅陵县武陵山沅水江畔,碣滩上,散发着茶叶的芬芳。乘坐船只,记者一行来到碣滩茶所在地碣滩,一到山上,就被这里的景色折服:满目翠绿的茶树林在阳光的照射下吐露芬芳;山下,沅江汤汤而去,两岸山峦飒然危色,对面肖家桥乡的两座山头如被巨斧劈开,江水在对岸形成另一条壮观水道,令人忍不住啧啧称奇!

“那时候五强溪水电站还没有建成的时候,下面有一个碣滩, 水流很急,春天种茶的时候,山上云雾很多,滩头水的急流把水蒸气往山头上赶冉冉升起的时候,山上的茶树长势都非常的好,书上说云雾出好茶,碣滩茶由此出名。”谢长清说,碣滩茶在历史上虽为茗茶,但此前在民间知者甚少,加上沅陵交通闭塞,疏于对茶文化的保护,碣滩茶几乎销声匿迹。直到1972年时任日本首相的田中角荣访华,向周恩来总理提到起这款茶的发展情况,这个时候,人们才知道,几乎消失殆尽的碣滩茶原来在日本享有如此尊崇的地位。

谢长清说:“田中访华以后,从中央、省、市到地方都十分重视碣滩茶 ,要恢复碣滩茶 ,那个时候我们想不但要把碣滩茶的品质恢复到唐朝时的品质,还要超过唐朝时候的品质,所以带着这个任务, 我就来到了碣滩茶场。”

1979年,谢长清从湖南农学院黔阳分院茶叶专业毕业后,就一头钻到碣滩茶场从事碣滩名茶的恢复和研制,为了学习国内外先进茶艺,他博览群书,每年自费订阅12种茶叶方面的杂志;积极参加全国名优茶技术培训班;并到四川、江西等地考察,为名茶的研制做了充分的准备。为了提高茶叶等级,他经过上百次试验,终于掌握了一套名优茶制作技术新工艺。

一心专研,碣滩茶名扬四海

谢长清每天都是在摸索中度过。从观察茶园开始,发现优良的变异品种到扦插培育,再到创新制茶方法,记录各种数据,一切努力只为复原和超越“碣滩”这一历史茗茶。功夫不负有心人,三年研发结束,1981年,碣滩茶进入正式鉴定阶段,那一年送到省里,获得了“省级优质茶”的称号。此后一发不可收拾,连续16届被评为湖南省名茶,1989年碣滩茶荣获农业部金奖,并被誉为“中日友好茶”;1991年获国际文化节“中国文化名茶”称号,并授予金奖,被载入《中国名茶录》。

“唐朝的工艺到现在早已失传了,我们现在重新从茶叶的角度研发唐代碣滩茶,如何提高它的香气?如何保存它的颜色?所以我们采取了新的工艺,现在的碣滩茶比唐朝的碣滩茶我相信只会优于传统的工艺。”谢长清对现在碣滩茶的科学加工工艺信心满满。

在一个有着39年制茶经验的匠人看来,一款好茶除了要有好的生长环境和品种外,要想成为名茶还需要辅以更加科学的加工工艺。用纱布包裹茶叶,再将其铺到烘干机上以合适的温度烘烤,是前几年谢长清又琢磨出来的一个提高茶叶品质的新方法。

“拿铁钳加火时,发现手上有铁钳的印子,我就意识到茶叶里面‘单宁’容易氧化,与铁接触以后发生化学反应,我用纱布铺到烘干机上面,把茶叶和铁隔绝以后,颜色就保持了绿色。”在谢长清的努力下,沉睡了1300多年的唐代贡茶制作工艺终于得以恢复,并焕发出时代新的风采。现如今,沅陵县已把全县茶叶统一到了“碣滩”品牌之下,并以谢长清制定的工艺标准为碣滩茶行业标准。

新工艺造福茶农

“自从谢老来我们这里教种茶新技术,我们的茶叶品质和价格得到了很大提高,对我们茶农来说是很大的帮助,现在我们种茶收入 ,每个家庭三四万元, 在农村算是比较高的收入了 。”沅陵县碣滩茶农陈小勤一提到谢长清就赞不绝口。为了帮助茶农们脱贫致富,谢长清积极将茶叶技术传播到千家万户。官庄镇沐瀖铺村党支部书记王爱华,家庭经济困难。从2003年起,谢长清指导他建茶园,传授他种茶技术,并帮他从浙江调运制茶机械,建立制茶加工厂,具体指导制茶工艺。现在,王爱平已是官庄赫赫有名的茶叶大户了。他已投入茶业生产70亩,年产值达60万元。长期以来,谢长清还坚持每年义务向茶农上课10余堂,普及名优茶加工,技术指导,硬是让一个个茶农明道理,懂技术,最终靠茶叶脱贫致富。

湖南省沅陵县碣滩茶厂长李树泽说“谢老是我们碣滩茶的创始人,他从学校毕业时就来碣滩茶厂了 ,我们厂里加工出来的茶叶 ,只要通过他评选出来,不管是在哪里参加比赛, 都能获得金奖 ,在技术方面那是独霸一方 。”

39多年来,谢长清先后10多次被评为县级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1999年被授予“怀化市十大新闻人物”;2000年被评为“湖南省先进工作者”“怀化市科技拔尖人才”;2006年晋升为研究员。2018年被湖南省授予“碣滩茶制作大师”称号。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如今已近古稀之年的他依然辗转于沅陵各大茶场,负责名优茶研制工作和全县茶叶生产技术指导工作。我们有理由相信,在谢长清等一批制茶工匠的引领下,怀化碣滩茶的未来之路将会更宽更广。(记者 李普兵)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TtQ7zWwBJleJMoPMTi0U.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