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是否应该起一些夸张的标题?又有什么起标题的原则呢?

2019-08-21     媒玩儿

新媒体行业,一直都在抵制“标题党”,即标题和内容基本不沾边,或是内容很简单,标题很夸张的内容。最近,小张老师发现:港媒起标题的能力,不亚于标题党!

张丹峰出轨疑似实锤后,与洪欣签手一同出行,港媒起标题为“大婆的胜利”,是不是夸张中带着一丝中二呢?今天,咱们就来扒一扒关于“标题党”的那些事儿。

问题

新媒体是否应该起一些夸张的标题?又有什么起标题的原则呢?

回答

在新媒体行业里,夸张的标题其实处处都有,比如曾经的咪蒙。而这种起标题的方式,追溯起来可能很久远......

1、“标题党”在三四十年前就已经存在

把时间追溯到三四十年前,那时候的香港有一种东西叫做“绯闻与花边文学”,现在很多夸张的起标题方式都是从那儿学来的。

“绯闻与花边文学”源于香港的一些市井文化,他们与香港中环的上层文化抗衡,生活在市井中的人在抵抗着高楼大厦,在羡慕的同时又有一些对不公的怒火。于是,他们把更加惊悚的词语,更加细节的点,更加耸人听闻的称谓放到标题中,从而获得关注。

这种阅读价值观一直存在,延续到今天就是“流量标题”,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标题党。

不过,现在的新媒体人起这种流量标题,已经不如当时的香港人那么严谨、节奏那么好了。我们总说现在是碎片化阅读的时代,标题也会相对短,但往往忽略了一些细节的点,甚至没有把场景化加入到标题中。

《“暖男”妹夫太蹊跷:网络痕迹追踪撕开经年血案》,这是曾经《知音》杂志的一个标题,可以看到,里面对细节的描述很到位,读起来也很有节奏,这就是一个合格的“港媒式标题”。

2、现在的时代,是否需要流量标题?

我们起标题,是一定要考虑流量问题的。如果一个标题没人看,你文章写的再好都没用。但基于流量角度,我们至少还要考虑场景、细节、高曝光词汇等问题。

除此之外,我们还需要注意以下三点:

输出正向价值观

如今正是人人自媒体的时代,但我们认为,一个自媒体人仍然要起到媒体原本就有的职责,即弘扬社会正能量。

尽可能还原事件本真

标题要尽可能的与事实贴合,不要将其夸张化、变态化。“夸大标题”与“用夸张词汇”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虽然都起到了吸引流量的目的,但后者比前者更高级,至少没有在标题层面欺骗读者。

组成标题时关注更多细节

我们在起标题时,可能会加入核心曝光词汇、热点事件、事件细节。但我们很难把能让标题生色的所有细节全部加入到标题中。我们往往在加入了一个、两个让自己满意的点之后就不再去思考了。

起标题应该是一个系统化的过程,它需要策划,咱们心里应该有着四个标准,即“曝光词汇”“事件本体”“场景化”“事件细节”。我们想要在标题中将这四点穷尽,就要学着先起一个长标题,然后慢慢做减法,将标题缩短。

总结

总的来说,“标题党”是值得学习的,只不过我们不应该学习它扭曲的价值观以及对事件本体的偏离。

“媒玩儿”,是由云知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一群热爱新媒体的年轻人,搭建的新媒体知识答疑公众号。他们通过代运营的60多个公众号,新零售、原创KOL的尝试,总结出了一套成熟的新媒体方法论。新媒体,有问题,找媒玩儿!

更多精彩内容,可以点击下方“了解更多”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Trv0vWwBJleJMoPMtHn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