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的这个时候,影视寒冬的论调正滚滚而来,“经济下行,科技迭代,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是影视行业的去泡沫时刻”这些观点得到圈内圈外的一致认可。一年时间过去,如今在这个风云变幻的影视圈市场,以往经验模式陷入失灵状态,市场的大浪也愈加凶猛,宣传的地位更是愈来愈重要,从定档到播出乃至到点击评分,从制作团队到演员等一系类操作都与宣传紧密相连,成为了作品本身的一部分。
而随着《我和我的祖国》《中国机长》《老酒馆》等重磅献礼片在市场上狂揽收视与票房时,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这些主旋律大片,不仅有导演主演的宣传,就连里面的小演员也不断在其中寻找自己的存在感,无论戏份多少,他们依旧在扎堆进行宣传,而这帮由“非重要主演”演员组成的宣传阵势,甚至已经成为大片宣传中一道亮丽风景线。
那么这种扎堆宣传的效果如何,扎堆背后究竟谁是最大受益者,小演员又能够凭借大剧获得了什么呢?
扎堆之下主动贴合
当下开机数量减少,热播类型突变,那些羽翼尚未丰满的新生代演员,更是难以成为主角,难以凭借以往的剧与经验再度圈粉爆红。
如何判断未来什么剧将是一部热剧,已经颇有难度,而且加上自身的力量不足,年轻演员们在今年更为艰难。可对于“年轻”演员来讲,曝光度是自己在娱乐圈站稳脚跟的必要铺设,于是他们纷纷加入到献礼大制作的队伍中,在其中饰演小角色,寻求曝光度,而且值得注意的是,与那些在剧中挑大梁的主演相比,他们宣传的欲望更强。
在综合微博、微信、当下流行的其他平台的表现来看,《中国机长》中的主演张涵予,《老酒馆》中的陈宝国、秦海璐,这些主要演员的宣传力度要低于剧中露面的小演员。
雅玫这个名字或许对于观众来说并不熟悉,她在《中国机长》里饰演张秋悦,那个被头等舱客人刁难的乘务员。而蔡荣则是那个出现在《老酒馆》后半程剧情中的桦子。此外还有“桦子”姐姐“棉袄”的饰演者,也是星二代的张可盈,这些年轻演员们,他们有的是贯穿片子始终,有的则是集中出现在剧情的某一发展阶段中,但是他们均借助了《中国机长》《老酒馆》等热播剧作品稳稳的刷了一波存在感。
一位业内人士向记者透露:“其实很多影视剧都有扎堆宣传过,但却没有像现在这样,很多剧都采用这个形式而已,因此就未太引人注意。”
而且值得注意的是,像最近的献礼大片之类,则大多属于艺人方主动合作。
一般的宣传都取决于剧方和艺人方的的沟通以及咖位来决定主导权,如果剧方制作较小,剧本较差,在艺人相对较有知名度的情况下,剧方就成了合作中的“乙方”,因此如何配合、怎么配合都是艺人方为主导。而这种群像+顶配的献礼大片,艺人们都想让观众知道自己在大制作和红专正的影视作品中露脸了,当剧方也觉得何乐而不为时,两者便一拍即合。
据不完全统计,就单单在微博这一平台上,从8月到9月底,雅玫关于《中国机长》的发文有大约20多条,而“桦子”蔡荣的微博更是条条几乎都与《老酒馆》有关。而在张可盈与蔡荣的微博认证中,《老酒馆》更是出现在他们的代表作一栏,同时他们在剧中的表现也是获得了一波观众的认可。当然除了这些,越来越多的年轻演员们都在寻找自己的连接点,试图在这些主旋律大片的背后留下自己的影子。
一个镀金,一个造热
新生代的小生小花们越来越爱惜这些小角色,可是在大制作与小戏份之下,这些曝光究竟能够为其带来多大的助力呢?
对此,我们先单纯从他们每条微博的转发量与点赞量来看,在剧中,他们从出现前到结束后,发文量与点赞量虽然均有所提升,但是却没有直线式的大幅度上扬,而且最高值都是出现在剧集播出时。如蔡荣在9月19日发布的关于《总有离别,终会成长》的文章,宣告《老酒馆》收官,这条微博点赞达到1600多,但在之后其发文的点赞量却均在几百徘徊。
而无论是过去的几年靠《宫》走红的杨幂,让赵丽颖大火的《陆贞传奇》《花千骨》,甚至是前段时间的《陈情令》中的肖战,都因为剧的火爆加上主演,一时风光无两。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一方面现在的主旋律大剧、大片,为小演员们带来了一定的声量,但是在另一方面他们又因为是非主演等原因,带来的声量与效果十分有限。
但一位艺人宣传认为:“任何营销的结果都是不可控的,但做总比不做好,艺人都需要热度和名头,就现在的国庆档来说,这个营销还是较为成功的。”
虽然大剧小角色,没能为年轻演员们迎来更大的流量,但却是一场更大意义的镀金之旅。
在宣传上,大体量大制作作品中的小角色,与中等体量作品中的重要角色,新人都会同等看重,但相对会更倾向于大剧里的小角色。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当演员在大剧里面出演过之后,演员的简历就会锦上添花,这比在小剧里的一、二番来的更有价值。小剧里的一二番的价值更多在于提高演员的位置,不管剧怎么样,已经有了一二番的作品,所以当再次面对在小制作时,艺人不会演小角色。”
而对片方而言,特别是对于大体量的献礼片来讲,采用这种年轻演员出演一定的角色,更是一笔相当划算的买卖。在不少主旋律作品中,演员都是零片酬或者以很低的片酬出演,加之年轻演员的出现,让献礼片一改严肃的面貌,圈粉年轻受众。
在《我和我的祖国》的前期宣传中,那条朱一龙穿上军装出现的“回归”预告片,更是一跃成为观众最爱的预告片,为《我和我的祖国》影片造势。百度指数的受众分析也显示,在《老酒馆》观众群的年龄段占比中,20岁-29岁的观众占到了40%。可见这种艺人们的宣传,也为作品带来了不小的热度,圈粉年轻一代。
过去,在古装、偶像、大IP改编剧成为年轻演员们升级进阶的最优通道的同时,也给了市场太多的浮躁,但如今大环境正在发生改变,古装剧数量减少、大IP失灵已然是不争的事实,而随着百日展播的继续,主旋律大片爆发,年轻演员自身的实力与年轻属性,让他们难以一开始就扛起担当现实主义题材主角的重任,此刻他们背后的经纪公司也意识到,对于这些新生代的年轻演员,他们更需要在这些大片的小角色中不断积累前行,开始一场镀金之旅,而未来这种年轻演员的自发式扎堆宣传的势头或许将愈来愈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