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满烟火味的菜市场,原来是街坊的“嘴舌”江湖啊

2019-12-15     看三水

人间烟火味,最抚凡人心。《舌尖上的中国》总导演陈晓卿曾说:“一座城市最吸引我的,从来不是历史名胜或者商业中心,而是菜市场。”

菜市场,是城市里最市井却也最真实的地方。它渗透在每个人的日常生活里,也孕育着每一道餐桌上的美食。

在三水也是如此。西南市场、园林市场、大布沙市场……无一不充斥着叫卖声、讨价还价声,不论是爽快达成交易,还是斗智斗勇砍价,都展现着这一方水土上,三水人独特的性格。买菜的渠道在不断丰富,但买菜本身,仍代表着一种踮起脚尖,就能达到的美好生活。

西南市场内,市民买菜的情景。

相约去市场的买菜人

西南市场位于恒福广场对面,是西南中心城区最大的农贸市场,周边人口密集,人流量大。这里,每天都上演着最本真的生活。

“边度都冇西南市场齐全、新鲜。”家住北江新区时代城的市民杨叔说,到西南市场才有买菜的感觉。杨叔笃信“早市蔬菜新鲜”,12月15日,早上8点不到,他便和往常一样出门,在家门口坐上605公交车,直奔西南市场。

拥堵的早高峰,永远动摇不了人们对菜市场的热爱。与杨叔同行的,还有同住一小区的十余名邻居,几乎占据了一辆公交车的“半壁江山”。他们或挎着帆布袋,或推着小菜车,熟人间拉着家常,盘算着买什么,今天吃什么。

十几分钟后,公交车驶到文锋中路,杨叔和邻居们再也顾不上多聊两句,便浩浩荡荡一头扎进了菜市场。

食,是中国人的信仰;鲜,是三水人的追求。

清早的西南市场,一片“活色生香”。水灵灵的菜心被捆成束,辣椒、萝卜组成五彩斑斓的色块,饱满金黄的玉米随意堆放,嫩绿的包菜和莴笋之间,还放着一竹篮的土鸡蛋……每一个摊位,汇聚着万千生命的鲜活淳朴,光艳地呈现在你面前,顿时让人感觉开朗了起来。

西南市场内,市民在选购猪肉。

熙熙攘攘、街头巷尾、百味人生,这组词足以诠释西南市场。也因此,三水人对它总有着别样的情怀。人来人往中,只见杨叔目光如炬,环顾四周,谁家的菜心便宜、谁家的西红柿新鲜,食材贵、贱、优、劣了然于胸,买什么吃什么运筹帷幄。偶尔跟熟悉的档主打打招呼,还能获赠几根小葱,甚至一斩熟食。

半个小时后,杨叔原本挎着的空帆布袋变得满满当当,里面多了猪肉、荷兰豆、菜心、香菇等食材。“现在这个季节的菜心好吃,随便炒点肉味道就很棒,不过现在猪肉还是太贵了。”杨叔和邻居在回家路上,一边分享今天购买的食材,一边想着如何烹饪午饭、晚饭。辗转间,生的气息和活的灵动,扑面而来。

品味热闹生猛的市井百态

八点的菜市场,是人流量的早高峰。但往往清早六点,天还没亮透,西南市场的猪肉档、烧味档、早点档等档口就纷纷开档了,周围也很快摆满各种各样的菜摊,一座城市也就被唤醒了。

就如广东的天气一般,三水的菜市场始终自带潮湿感,喧嚣的叫卖声中,肉类的腥、海鲜的咸、蔬果区的鲜香、副食区中的五味杂陈……混杂的各种味道与市场的水汽相交相融,形成了菜市场独特的味道。

“阿叔靓姨,今日买d咩嘢?”到菜市场里走了一圈,你就会发现,菜市场的师傅各怀绝技:猪肉档老板熟练地切下的一块肉,总是比你想买的多一两;卖鱼档的老板总是手起刀落,鱼都没反应过来,就被开膛破肚,装进黑色塑料袋;客人转身离开的瞬间,蔬菜摊的老板总会接一句:“算了,睇你咁靓仔,便宜啲俾你啦,下次多点帮衬。”……

西南市场的水产区顾客络绎不绝。

正是菜市场里热闹的市井百态,让人在茫茫的都市生活里尝到了一丝“生猛”的味道。

正如汪曾祺在《人间滋味》里写的:“看看生鸡活鸭、新鲜水灵的瓜菜、彤红的辣椒,热热闹闹,挨挨挤挤,让人感到一种生之乐趣。”

当然,菜市场的老板们也讲究一分价钱一分货,不会给你来虚的。三水区市场监管局对市场内经营户推行“一户一码”,你一抬头,就能看见档口招牌旁边大大的二维码,用手机扫一扫就能知道经营户信息、进货渠道、抽检结果等食品相关信息。

而且,尽管菜市场自带潮湿感,但在潮湿中,也始终维持着该有的整洁和卫生。

西南市场内,熟食档口营业中。

“现在西南市场比以前干净了很多,我卖得舒心,邻里街坊也买得放心。”黄姨在西南市场经营肉类档口多年,她说,现在大家每天收档时都会自觉搞干净自己档口的卫生,保洁人员还会对市场进行清洁。在整洁卫生的前提下,市场更平添了许多烟火味和人情味。

生鲜超市悄然“占领”社区

近几年,许多市民都发现,自己社区里的生鲜超市连锁店如雨后春笋般冒出,如日日升、钱大妈等。尽管菜品的齐全、丰富程度可能不及菜市场,但这些面积不大、环境整洁的生鲜超市,让市民买菜的渠道丰富起来,也正在改变市民的买菜习惯。

日日升恒达店内的放心蔬菜区,市民选购番茄。

菜市场的人流高锋往往是在早上,光顾的中老年人比较多。到了下午,人流减少,傍晚基本开始收档。而开设在社区的生鲜超市,一般要到10点人流才会增加,而且很多上班族会在下班后过去买菜,晚上6点、7点仍会有不少顾客买菜。

“两个小孩还小,我已经习惯来这里买菜了,出门走几步就能到,很方便。”14日中午12点,王女士在日日升北江明珠分店买菜。她说,菜市场人来人往,推着婴儿车去买菜终究是比较麻烦、不安全。生鲜超市有蔬菜、水果、鲜肉、鲜蛋等等,食材都比较新鲜,不卖隔夜肉,还有不少搭配好的半成品食材,能让她省下不少功夫。久而久之,她成了日日升的老顾客。

位于三水广场附近的日日升恒达店内,市民排队结账。

如果说,“不卖隔夜肉”只是生鲜超市必备的清货方式和承诺,回到根本,品质好、新鲜、安全才是顾客真正重视的。

据悉,包括北江明珠分店在内的多家日日升门店,均为省级“放心肉菜示范超市”。记者在现场看到,店门口设有自助结账机器,店内环境宽敞明亮,设有蔬菜区、鲜肉区、水产区、日配区等分区,各类食材摆放整齐,并且标明采购渠道和检测信息,“农超菜心”“农超塘好”等产品标志也随处可见。据日日升工作人员介绍,该超市目前与白坭镇康喜来种植基地、乐家庄养殖有限公司等多家本地农产品生产基地合作,实现农超对接,保证优质精品肉菜的及时供应。

时代在不断发展,消费行为不断升级。无论是传统的菜市场,还是时髦的生鲜超市,就如被横面“切开”的城市肌理,氤氲着市井烟火,露出柴米油盐的本真,溢满饮食男女的人之常情,也抚慰着每一个浸泡其中的人。

文 | 佛山日报陈玲玲

图 | 佛山日报洪海

编辑 | 林泳雯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Tpg4DG8BMH2_cNUgnu_W.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