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西夏Wayne@bigfun社区
1911年,意大利诗人和电影先驱者乔托·卡努杜,在自己题为《第七艺术宣言》的文章中,首次将影视作品视为一种表演艺术。也是自那时起,电影(也包括电视剧)开始以“第七艺术”的身份,在人类发展的道路上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值此抗击新冠病毒战役之际,我将挑选5部与疾病有关的高分影视作品,望各位能从中有所收获。为方便读者阅读,本文将会以豆瓣评分为参考对影片进行排名,并非本人对作品本身的评价。
虽然这部电影大牌云集: 玛丽昂·歌迪亚、马特·达蒙、劳伦斯·菲什伯恩、裘德·洛、格温妮斯·帕特洛……可豆瓣用户还是给了这部电影仅仅6.9的评分。但如果从科学的角度来说,《传染病》也许是本次推荐的众多电影当中最具专业性和真实性的作品,因而在时下最具有参考价值。电影讲述一种新型致命病毒,在数日之内便席卷全球的故事——
但毫无疑问的是,现实中显然不可能有传播力度、致死率如此之高的病毒。因为死亡率过高,就往往意味着宿主和媒介很容易被掐断,传染性因此会大打折扣。但考虑到这部电影仅有90分钟左右,导演和编剧的适度夸张也在情理之中了。
夸大其词不惜造谣的记者、为了研发疫苗不惜以自己为实验体的医生、因疾病而恐慌四处逃窜结果造成病毒扩散的平民、无意中将消息传递出去结果成为“吹哨人”的专家……在《传染病》面世之初,这些桥段曾被影迷们称之为“编剧毫无逻辑的侮辱观众智商”。
然而就在不久前,随着B站放映厅正式上架《传染病》之后,观众们才意识这是一部极具科学素养的神片。正所谓“电影需要逻辑,可现实却不需要”,《传染病》再一次用“神预言”般的剧情向观众展示了一个亘古不变的道理:恐慌带来的破坏,永远要比灾难更强。
对了,影片结尾处还有一个近乎超神的彩蛋,建议各位千万不要错过。
大名鼎鼎的《极度恐慌》,首部以埃博拉病毒为原型拍摄的电影,由达斯汀·霍夫曼、蕾妮·罗素、摩根·弗里曼、凯文·史派西等人主演。影片讲述1967年,非洲一座美军军营肆虐着一种恐怖的疾病,专家在取样离开后将营地炸毁。然而附近的白脸猴却在无形之中,成为这种致命病毒的携带者,并在多年后被倒卖野生动物的商人带到了美国……
首先要说的是,这部电影里有关猴子传染人的几个桥段,一度成为我挥之不去的童年阴影。这导致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每当年幼的我去动物园玩耍时,看到那些可爱的猴子们,总是会打心底里感到恐惧。
作为目前人类历史上最可怕的病毒之一,埃博拉几乎就是死亡代名词——在纪实文学《血疫》当中,就有对这种疾病的详细描述:
“在飞往肯尼亚首都内罗毕的航班上,那个法国工人的病情迅速恶化。他的整个头部变成了青黑色,嘴唇上沾满了红色粘液,同时他还难以自抑的狂呕,似乎要把晕机袋吐穿一样,吐出的东西看起来像沥青,黑色,粘稠。这说明他体内正在发生着非常恐怖的事情。”
“医生扒开患者的眼皮,发现双眼已经被鲜血淹没了,扩散的瞳孔意味着严重的脑损伤。医生用自己没有防护的手指伸进患者的口腔,清理粘液和黑血以便插入喉镜。就在医生低头观察气管的位置时,那具“血尸”突然颤抖起来,喷呕出滚烫的黑血,医生的制服上,脸上,眼睛里被溅的到处都是。”
由于病程极快,且致死率高达90%,所以埃博拉很容易因宿主死亡而被切断传染。但在《极度恐慌》中,导演和编剧出于艺术性和观赏性的考量,对埃博拉病毒进行了好莱坞式的夸张——而在影片后期,为达斯汀·霍夫曼设计个人英雄秀,成为这部电影少有的败笔。
一群来自东南亚偷渡客的终于抵达韩国,然而除一人逃入闹市之外,其余人却全部病死。可由于此人携带致命猪流感病毒,导致一场史无前例的疾病开始迅速传播,而感染内科专家金仁海和消防队救援人员姜智久,则成为阻止这场灾难的关键……
严格来说,我并不是很喜欢这部电影——因为《流感》依然是韩式电影的标准套路:视权利为一切的官僚,自私自利各怀鬼胎的大众,看似接地气其实仿佛圣母且疯狂作死的主角,总有种故意在黑暗化的剧情……
不过考虑到《流感》的粉丝众多,我还是选择将其放到本次的推荐列表之中,以尊重多元化的口味。而且若论特效和场面,《流感》在当年的韩国乃至全球电影市场之中,都绝对属于第一梯队的级别。
还是那句话,发病如此之快且死亡率奇高的病毒还能全国范围内传播,只能解释为《流感》的编剧和导演出于对艺术性的考量。
这是一部将科幻与疾病元素相结合的神作,故事讲述2035年人类被12只猴子军研制病毒全灭,仅有少数人得以逃出生天在底下苟且偷生。为了追查12只猴子军的来历,由布鲁斯·威利主演男主角先后两次穿越回1996年的美国,试图找出争相力挽狂澜。
但实际上,这部电影的主旨并非疾病,导演讲故事的核心点,更多还是着力于时空穿梭的因果悖论。可即便如此,《十二猴子》对于我们来说,依然有两个非常重要的启示:
其一,不要盲目自大,随意玩弄自然规律,否则有可能会承担巨大代价。这也是为何我们面对日渐成熟的基因技术,依然保持慎之又慎的态度。
其二,如果纵容传染病自由传播,将会造成怎样可怕的后果。所以在新冠病毒发展至今,国家对隔离和预防的重视程度,要远高于治疗!
作为一部美剧,《血疫》改编自理查德·普雷斯顿于1994年出版的同名纪实文学——没错,前文提到的《极度恐慌》创作灵感也是来源于此书。而普雷斯顿也因此获得了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颁发的防疫斗士奖,他本人也是有史以来唯一一位非医师身份得主。
值得一提的是,相比剧情略显夸张且充满英雄主义的《极度恐慌》,很好地继承了原著作者创作思路的剧版《血疫》,对于疾病的描绘显然要更具科学素养。不论演员的台词设计,还是对P4级别实验室的展示,《血疫》已经做到了近乎完美,几乎可以当做一部科普作品。
不过,《血疫》美中不足的,还是过多着笔于情感戏,使得剧情的节奏不是那么紧凑。但瑕不掩瑜,这部根据真实故事改编的小短剧,还是能为我们人类敲响警钟:在大自然当中,还有很多肉眼不可见的致命杀手!
这是一部有关外星人入侵地球的电影,与人类抵御疾病几乎没有联系,但我还是要推荐各位去看看。
这部由斯皮尔伯格导演,汤姆·克鲁斯主演的《世界大战》,主要讲述在人类军队节节败退,外星人即将占领地球的时刻,神秘的帮助彻底击溃了入侵者——但这样的反转既在情理之中,又在意料之外,令人拍案叫绝。
相信我,耐心看完这部电影,你不仅会知道新冠病毒其实并不需要恐慌,也会明白人类历经数十万年进化出的免疫系统,是一个多么强大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