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3月27日 宜阳手机报

2020-03-27   富美宜阳


2020年3月27日 宜阳手机报 农历三月初四 星期五

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

全面建设高质量“富美宜阳”

==导读==

县委常委会召开

桃乡春光美 振兴路更宽

买尚勇:白衣丹心 一生无悔

【天气】

28日 多云 16℃~6℃

【今日宜阳】

县委常委会召开

26日,县委书记安颖芳主持召开十二届县委第125次常委会议,安排部署全县重点工作。张汉智、曲万涛、陈宝国、王定泽等县四大班子领导参加会议。

县领导王智朋、安涛、侯庆军、伍干东、朱丹、金洪敏、朱蕾等分别汇报了各自分管领域关于2020年重点工作谋划情况的汇报。会上,县委常委、县纪委书记、监委代主任伍干东汇报了关于《县委2020年巡察工作计划》《县委2020年巡察村居工作计划》起草情况和中国共产党宜阳县第十二届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筹备情况。

安颖芳要求,要吃透“上情”。准确理解、全面把握,把总书记、中央、省市对工作的要求部署与基层实际相结合,明确工作任务。

要把握“下情”。要了解和掌握全县的经济、政治、文化等情况。真正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不断推进经济社会发展。

安颖芳强调,要找准抓手。对中央的方针政策,既不能简单地照抄照搬,也不能各行其事。必须找准“上情”与“下情”的对接点,把中央大政方针与本地的实际情况有效地结合起来,严格要求,狠抓落实,扎扎实实地推进各项工作。

要勇争一流,与会领导和部门负责人要提高政治站位,以更高标准、更严要求,自我加压,拼搏奋进,各项工作要不落下风,勇争一流。(王俊秀 周伟星)

桃乡春光美 振兴路更宽

近日,宜阳县上观乡桃花红了梨花白,连翘油菜遍地黄,烂漫花海迎接着花香四溢的春天。

上观人用11年时间辛勤耕耘,开辟出包括1万余亩水蜜桃、3万亩花生、7500亩核桃、4500亩烟叶、1000亩油用牡丹在内的现代“桃花源”,打造出有颜值、有特色的豫西民俗农耕文化小镇。

上观乡坚持走“生态路”、念“山水经”、打“休闲牌”,形成以“桃”为核心、以休闲和生态为特色的旅游产业链,并连续举办4届桃花节、采摘节。从千亩荒山到桃林满山,从种田度日到大搞水蜜桃经济、发展乡村休闲游、打造秀美乡村,一朵朵桃花,蕴含着480户桃农、7020名山乡群众脱贫致富的希望,蕴藏着乡村振兴“密码”。如今,这里的绿色发展动力正被逐步激活。

目前,宜阳县加快旅游业扩容提质,聚焦“全景引客、全时迎客、全民好客、全业留客”,持续推进“一心两核双翼八园”项目建设。上观桃缘风情园作为“八园”之一,将以举办桃花节、采摘节为契机,全力构筑“春赏花、夏避暑、秋采果、冬养生”的乡村休闲旅游大版图,发展水蜜桃主题深加工产业群,特色农业增效、延链、扩规模,生态旅游扩容、提质、增魅力,让村庄更美,让群众更富,让桃花红出特色红出彩。(洛阳日报)

【政务快讯】

安涛到三乡镇督导砂石厂清理工作

24日,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安涛到三乡镇督导砂石厂清理工作。

安涛先后到河南隆联实业有限公司、洛阳程祥矿产品加工有限公司现场查看清理整治情况。

安涛指出,要提高站位、强化落实,加强现场清理工作;要高度重视,保持高压态势,重拳打击非法砂石生产经营加工企业,严防违法生产;要强化督查,严格落实河长制工作,加强镇域内采砂的管控力度,巩固提升整治成果。(刘瑶)

汽车专业市场项目开工

24日,我县汽车专业市场项目开工。县领导金洪敏、仝爱民、赵珂、马耀章等参加活动。

该项目集汽车销售、维修售后、汽车美容、汽车文化推广、物流等为一体。总投资1亿元,占地约98亩,分两期实施,一期工程计划在2020年6月完成,二期项目计划12月底全部竣工,将打造成洛阳周边最大的高端汽车服务中心。

副县长赵珂要求,各乡镇和县直有关部门要始终秉承重商、亲商、爱商、安商的理念,为项目建设提供最优质、最便捷、最高效的全程服务。项目业主和建设单位要抓紧项目进度,严把工程质量,确保项目早日建成、早日运营、早日见效。(张艺琼)

宜阳县反诈中心成立

26日,我县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工作联席第一次会议暨县反诈中心揭牌仪式举行。副县长杜耀辉,县公安局党委书记、局长陆冬等参加会议。

杜耀辉强调,各部门要切实增强反电诈工作责任感,要突出重点,全面启动新一轮反电诈宣传活动,要聚合优势,形成打击治理的强大合力,各成员单位要不折不扣、认真贯彻落实县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加大打击力度,坚持综合治理、源头治理,坚决遏制电信网络诈骗犯罪高发势头,为维护我县社会治安大局持续稳定,保障全县经济社会更好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黄珂)

【脱贫攻坚进行时】

香鹿山镇:脱贫攻坚再发力

近期,香鹿山镇继续加大帮扶力度,落实脱贫攻坚方案,瞄准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狠抓政策落实,全面做好脱贫自查提升攻坚月活动。

转移就业促提升,量身定做设岗位。通过“点对点”、包车返岗等措施帮助贫困劳动力尽快有序返岗,目前全镇已有2052名贫困劳动力复工;对部分不能外出务工贫困户增设疫情防控、光伏等公益岗位数量,解决增收问题,共新增公益岗位235个;对特殊贫困群体,用足用活兜底政策,做到应保尽保,应兜尽兜。

抓好产业谋发展,创新机制促增收。继续管护好5.5万亩花椒种植基地,切实提高群众收入;开发赵老屯民俗文化村、东韩村圣井庄民俗文化园等旅游项目,优先为贫困户提供保安、保洁员等岗位,鼓励贫困户自主经营摊位及开办“农家乐”等特色餐饮,增加群众收入。

巩固脱贫好成果,多措并举防返贫。逐户逐人制定帮扶措施,确保贫困群众持续稳定增收。建立返贫预警机制,加强对脱贫户及边缘户的动态监测,确保脱贫不返贫。(张新果)

【新闻故事】

白衣丹心 一生无悔

——追记宜阳县白杨镇卫生院办公室主任买尚勇

“没想到并肩战斗的老伙计走得这么突然,现在疫情防控已经见到胜利曙光了,他却再也看不到了”,3月25日,宜阳县白杨镇五区村村委委员马惯武语带哽咽,回忆起在疫情抗击战场上并肩作战的好战友,虽然事隔两个月,他仍然心绪难平,红了眼眶。

马惯武口中的老伙计、好战友,不是军人,没有上过战场经历硝烟,但他夙兴夜寐兢兢业业在抗击疫情这场不见硝烟的战场上战斗到生命最后一刻;他不是医生,但在抗击疫情工作一线突发心梗,倒在了他深深热爱,为之奉献一生的家乡土地上。他是村干部们眼中靠得住的“主心骨”,村里武汉返乡人员最信任的贴心“白衣天使”;他一生平凡,没有轰轰烈烈的事迹,没有熠熠生辉的荣耀,他的葬礼因特殊时期,没有群众相送,同事们擦干眼泪后马上又投入了抗击疫情的繁忙工作中,但他用一颗丹心,一生勤谨,诠释了基层医务工作者的使命,农村党员的担当。

冲在抗疫一线,他是五个大村的“守门人”

买尚勇生于1967年,是土生土长的白杨镇五区村人,是不穿白大褂的“白衣天使”,是在抗击疫情防线上执着坚守到人生终点的勇敢战士。

上世纪八十年代,高中毕业的买尚勇凭着一双巧手就近在家门口白杨镇卫生院找到了一份做水电维修工的工作,30多年职业生涯中,他做过锅炉工、120急救车司机,身旁的医生、护士换了一茬又一茬,他一直坚守在这一方小小天地中,不会开药方,没有拿过手术刀,更没有上过手术台,只是一直默默无闻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保证水电畅通无阻,为白衣天使们照亮手术台;烧热锅炉,让病患们喝上干净的开水;把救护车开得又快又稳,和时间赛跑,从死神病魔手中抢回一条又一条鲜活的生命。同事们都说,买尚勇是没有穿白大褂的白衣天使,医生护士治病救人,缺不了买尚勇的后方保障。大家有啥事找买大哥,他准能妥妥当当给解决好。直到担任镇卫生院办公室主任,他依然是同事们的“及时雨”老大哥,有求必应,急事难事糟心事,到了买尚勇那都不是事,都能细致妥帖办到位。

春节前夕,新冠肺炎疫情来势汹汹,席卷全国,这个豫西小镇也全员上阵,大家迅速切换模式,投入紧张繁重的值守卡点、进村巡逻、入户疏导等防疫工作。卫生院的同事们分片包村,有人到入村卡点执勤,有人进村喷洒消毒液,有人入户为重点对象测量体温,有人负责留守值班,买尚勇承担起了白杨镇一区到五区五个大村的防疫工作督导任务。

夫妻档齐上阵,携手守护村庄安宁

买尚勇的妻子丁丽娟是五区村卫生所的村医,从1月21日开始,夫妻俩就一起开启了“战时”模式。每天早上七点左右,天光初亮,啃两口馒头烙饼就点面汤,买尚勇匆匆赶往卫生院,和同事们分组行动,开始进村入户督导疫情防治工作,丁丽娟则留守村卫生所,两人几乎一忙一整天,只有中午能偷个空回家吃饭,要么煮一碗面条,要么就着馍馍吃两口菜,话也说不上几句,就又要投入下一轮工作中。

“夫妻档”披星戴月并肩战斗,虽然辛苦劳累,但也因为做了自己家乡的“守护者”,俩人都干劲满满。丁丽娟清楚地记得,疫情防控刚开始,镇上有个籍贯武汉的服装店老板,有人看见他刚回到镇上,暂住在宾馆四楼。

得知这一消息,刚结束巡逻督导工作回到家中的买尚勇,又拉上妻子,还有一位同事、一名村干部,四人顶着夜风冒着大雪来到宾馆,买尚勇走在最前头,嘱咐别人戴好口罩,一行人到了四楼,却不见店老板。又是一番打听,多方问询,拨通店老板电话后,才知道他从未离开白杨,未回过武汉。他们又登门为店老板测量体温,叮嘱他在家隔离,又在门口标注隔离线,把详情上报以后才放心离去,当时已经是深夜十二点了,第二天七点钟,买尚勇又准时出现在了防疫一线。

不是医生,却是“白衣天使”

因为在卫生院工作,买尚勇成了同行的村干部们眼中的“权威”,遇到急事难事危险事,不用大伙儿说,他也总是自觉冲在最前头。

有次,大家巡逻到五区村里重点人员老蔡家里,他的女儿在信阳上大学,年前刚从当时疫情较重的信阳归家,正在家隔离,买尚勇和村干部们隔着大门喊话,详细询问小蔡的每日体温、隔离情况。

老蔡无意中说到,闺女因为对新冠肺炎的恐惧,哭了好几场,买尚勇马上让老蔡打开大门,要进屋去给小姑娘宽宽心鼓鼓劲儿。当时物资紧缺,大家都只有一个薄薄的口罩保护自己,别人都劝,小孩子哭一哭就过去了,现在情况不明,不值得冒险进去。但买尚勇仍然走进小蔡单独隔离的房间,和小姑娘好好聊了聊新冠肺炎的传播途径、临床症状,为她答疑解惑,鼓励她安心隔离,注意个人卫生,避免和家人接触,一家子健健康康比啥都强。

一场贴心的唠嗑过后,小姑娘送买尚勇到了房间门口,笑着说:“有买叔这些话,我就放心多了,俺在家一定认真隔离,等疫情结束了,战疫胜利了,再去看买叔。”

诺言无法兑现,战斗从未停止

谁也不会想到,1月27日,大年初三,这个步履匆匆一向康健的敦厚汉子,走到了自己53年人生的终点。

和前几天的工作流程一样,买尚勇早早和村干部们汇合以后,一起到几个村的进村卡点值守哨岗上巡查了一遍,又到五区村卫生所详细察看了特殊人员报表,妻子丁丽娟还和他开了句玩笑:“领导又来俺这巡逻嘞,看俺工作做得到位不”,买尚勇笑着说:“报表做得挺详细,咱多辛苦点,乡里乡亲的就多安全点,等疫情结束了,我多干些家里活,你好好歇歇”,目送丈夫离去后,丁丽娟又开始埋头工作,她并没有意识到,这是相守半生的丈夫留给她的最后一句话,最后一个无法实现的承诺。

从村卫生所离开后,买尚勇又独自到自己所分包的三户重点人员家中,一一测量体温,详细叮嘱了注意事项,返回到五区村村部,村干部们正在开会安排工作,觉得胸闷不适的买尚勇不忍打扰,忍痛蹒跚回到家中紧急服药,随后闻讯赶来的妻子为他进行了心肺复苏,并拨打急救电话,镇卫生院急救中心医生迅速赶去施救,但回天乏力,16时左右,他的心跳,永远停止了。

“买尚勇是千千万万农村医务工作者中的普通一员,在护卫群众健康安全的道路上,我们还会继续走下去,和疫情战斗,和病魔斗争,我们无所畏惧”,白杨镇卫生院院长蔡柏涛说,买尚勇牺牲后,疫情防控工作正是吃紧时候,妻子丁丽娟简单办完丧事,收拾悲痛心情,马上又投入工作;朝夕相处的同事们、村干部们擦干眼泪,又纷纷踏上了防控疫情、复工复产的征程。一棵丹心,一身白衣,一生无悔初心无愧使命,这条路,还在继续,他们从未停下奋进的脚步。(张珂)

【基层传真】

坡底村:勾勒乡愁底色 开启振兴新篇

3月26日,在宜阳县赵保镇坡底村,村民们仍旧在地里忙活,有人挖树坑,有人扶树苗,有人开水车,大家正齐心协力忙着栽种、管护全村的“摇钱树”软籽石榴苗。不远处,红门楼、白墙、灰瓦的传统豫西农家院儿整齐排列在平坦的村道旁,家家户户大门前小花园里,修竹翠绿,樱花盛开,一派田园村居图徐徐展开。

2019年,坡底村被选为赵保镇乡村人居环境提升的重点样板工程,改造村居环境,选择支柱产业,坡底村铆足了劲开始爬坡过坎。

镇党委政府以定风格、定决心、定工期三定为重心,以抓质量、抓产业、抓特色三抓为抓手,不断提升坡底村基础环境及设施。因地制宜,坡底村选择了在原有居民房屋的基础上添加红白灰统一色调,建设红门楼、白墙、灰底、灰瓦院的传统典型豫西民居风格。

美化村居环境不能盲干蛮干,镇党委政府组织乡村干部外出到济源市花石村、孟州市莫沟村参观学习,并邀请花石村支部书记周全喜到镇授课,到村指导。思路清、士气足,3天时间内,全村违建全部拆除完毕。树起招牌,成立坡底村示范村建设指挥部,全力推进示范村建设。

根据总体规划,全村所有施工项目分成10个工作段,由10个工作队分片包干;工程进度倒排工期,定期督导,确保快速推进。每名党员分包一段项目,全程监督质量,督促进度,一天一验收,一周一例会,确保建成百姓放心的民心工程。

老村老物件,满满是乡愁。村干部发动群众捐赠传统古物,建成乡愁馆、村史馆,邀请村内文化名人从红色历史、传统美德等村庄特点深入挖掘,为村内建设献计献策,让示范村建设更有文化底蕴,更有历史深度。

没有支柱产业,也就没有振兴动力源泉。2019年秋天,赵保镇租了一辆大巴车,把村民直接拉到素有“中国石榴之乡”之称的荥阳市,专门到当地的石榴基地进行考察。

村民们在基地里走一走,看一看,又打听几句,心里都有了底。考察回来,说干就干。赵保镇成立软籽石榴种植合作社,统一流转土地、平整栽植和植保。村民签订托管协议后,以种植户身份参与日常管理,并按照比例进行分成。合作社出面与荥阳市新格林林果种植专业合作社签订发展合作协议,后者统一提供树苗、管理技术、代销等。

一亩地可以种110棵软籽石榴,进入盛果期后可平均亩产1250公斤软籽石榴,按照每公斤6元的市场最低价来算,每亩可收入7500元,村民按照比例分成,可获得收益约4500元,村集体可获得收益2250元。

今年春天,坡底村330亩软籽石榴已经完成种植,以坡底为核心,还将辐射西赵村、史庄村、东赵村等村,进行软籽石榴连片种植,建设集观光、采摘、旅游为一体的农业综合体,打造软籽石榴种植基地。

走进如今的坡底村,石榴树苗茁壮成长,蕴含着产业希望;整齐排列的农家院儿里深藏着儿时的老家模样;摆满了老物件、土宝贝的乡愁馆内,弥散着泥土芬芳,镌刻着乡愁印记。坡底村正奋力向上、向前,在振兴路上越走越稳,越走越远。(张珂)

“面子”美“里子”强 养马村里好风光

阳春三月,百花齐放,柳绿花红,莺歌燕舞,大地一片生机勃勃。在莲庄镇养马村村口的果园里,村支书陈兴国和村“两委”成员正在疏花剪枝、松土除草。“这片果树可是我们养马村的宝贝,不仅是我们村美丽乡村建设的组成部分,更是带动群众致富的重要产业”陈兴国说。

走进养马村,第一印象就是“村在林中建、人在景中居、车在画中行”,街道宽敞整洁、花草茂盛宜人,整个村庄面貌焕然一新。

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养马村坚持以豫西民居建筑风格为引领,突出灰、白色调,在农户改造中利用好旧砖旧瓦、老椽子、旧时农耕用具等材料,突出传统元素,门楼改造增加砖雕镶嵌,打造精品工程,配套建设景观墙200余米,古香古色的花墙点缀其间,恢复原有农村的印记和味道。

对村内整体情况统一规划设计,做好点与线的有机结合,在村内街道栽植月季、蔷薇、雪松、金枝槐、红叶石楠等绿植12000余株,村周沿线通道绿化0.5公里,在农户门前建立“小花坛”,打造“微田园、微果园”,形成“三季有花、四季常绿”的立体绿化效果。建设群众文化休闲广场、农耕文化广场、儿童趣味园、打造环绕村庄2公里水系景观,优化村庄功能分区,扩大公共绿地面积,使群众生活环境更宜居。

谈起村里的集体经济,陈兴国这样说:“村里的‘面子’有了,‘里子’也要跟上。”

养马村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山区坡地和荒地种植花椒1200余亩,走“小花椒、大产业”之路,以花椒产业为龙头,开发花椒深加工产业。种植软籽石榴50余亩、酥梨50余亩、大樱桃150余亩,打造春季可田间赏花,夏秋两季入园摘果的经济产业链。

同时,准备动工修建跑马场、人工景观湖、开发建设老窑洞,参照当地文化特色,建设休闲养生地,打造以田园风情的美丽乡村,达到产业与沟域景观的双赢,发展壮大村集体产业。

“使村庄变美改善人居环境,发展集体产业让人民群众致富。”生态文明乡村、人文发展理念,养马村在乡村建设中不断推进提升美丽乡村的颜值与内涵。(赵友谊)

商务局:多举措保障外贸企业复工复产

近日来,县商务局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增强外贸企业经营信心,多措并举为外贸企业复工复产打通全链条。

积极指导外贸企业落实主体责任,建立健全防疫管理制度,制定疫情应急预案,加强对返岗复工人员的健康监测与筛查,优先保障企业一线员工防护用品。

及时掌握全县外贸企业复工复产计划和情况,帮助企业协调解决防疫物资短缺、招工用工难、物流运输不畅等困难和问题,确保企业在防控安全的前提下复工复产。

强化项目资金支持,协调县财政局,将省财政厅下达的2020年第一批省级外经贸发展专项资金共计30万元,发放给企业;同时申请稳定全县外贸发展对重点外贸企业支持资金21.6万元,进一步稳定外贸业务,增强战胜疫情的信心。

本期手机报出现的编辑差错、您对本报的意见和建议,均可发电子邮件或电话联系我们。感谢您阅读本期手机报!

线索及稿件征集邮箱:yysjbbjb@126.com

电话:68887404

宜阳手机报,周一、周三、周五下午6时左右发送。

主办:中共宜阳县委宣传部

承办:宜阳县融媒体中心

总值班:李炳辉

本期编辑:蔡流锦

封面:周伟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