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女人马伊琍
从小的家教就告诉我,我就是我,我是有人生选择权的,我不附属于任何人,我属于我自己。
——马伊琍
1
2007年,赵宝刚拍《奋斗》时,唯独“夏琳”一角还没定好。
正巧,马伊琍去接喝醉的文章,跟赵宝刚打了个照面。
“你就是我心中的夏琳。”
这话虽老套,不得不服名导演的眼光毒辣。
后来马伊琍本人说:“我就是在演自己,坚强还带点男孩子气。”
为了演好夏琳,她从家里搬来自己的衣柜。
服装配饰全都不用剧组操心。
别人带资进组,她带衣拍戏。
那年文章刚大学毕业两年,远远没到马伊琍的咖位。
他能拿出来谈的,不过是一句玩笑。
“马伊琍上这个戏,完全靠我。”
如果不是文章喝醉,制造了赵宝刚和马伊琍的偶遇。
的确,马伊琍可能就此错过了夏琳。
文章是80后,马伊琍70后,俩人差八岁。
在拍《奋斗》时,瞒着剧组恋得热火朝天。
直到拍完,赵宝刚才听说这件事。
他连连表示:“如果我早知道他们俩在谈恋爱,我就不会让他们一起拍戏,这样肯定会影响角色的情绪。”
结果没等《奋斗》播出,俩人恋情铺天盖地曝光。
外界还没来得及消化这场差八岁的姐弟恋。
2008年,文章马伊琍迅速扯证结婚,9月便产下一女。
女儿起名“文爱马”。
当红的马伊琍飞快地从单身女演员,转变成宝妈马伊琍。
浸润在三口之家的爱里。
打那起,文章在外拍戏,马伊琍回归家庭。
男主外,女主内。
2
可是,马伊琍从小拿的都是独立自强剧本。
她可以一时贪恋小家的温暖,却不能一世躲在他人羽翼下度日。
马伊琍出生在上海弄堂普通人家,自幼爱舞蹈。
父亲看报纸,总为她留意中缝里的招聘消息。
一有艺术团招生的广告,就骑车带她去考试。
每周上舞蹈课,父亲都等在门外。
一等俩小时,从无怨言。
上海入驻肯德基时,父亲也想带她去吃。
“你进去吃,我在外面等你。”
“我不要。”
平凡的家境总给她最大限度的疼爱。
她早早学会,反哺这份期待。
15岁那年,马伊琍已经能为自己赚学费。
在外小有名气,功课还能样样不落。
马伊琍一度觉得自己活得骄傲。
3
而漂亮女孩总会太早受到男孩的关注,先人一步尝到爱情滋味。
这在当时,很多人无法接受。
高中那年,父亲去班主任那里领成绩单。
女儿各科优异,唯有思想品德一栏写的“差”。
老师言之凿凿:“你女儿跟多个男生早恋。”
在父亲的敦促下,却只能在纸上写出一位男生。
父亲坚信女儿品行端正,直接呛声:“我女儿我最了解她,我去找校长说吧。”
马伊琍当场就哭了。
过早接触社会的女孩,敏感早熟。
能被父亲无条件信任着,给了她难得的慰藉。
后来,她跟男同学出去吃饭,父亲都会把钱给足。
“别让男生买单。”
打那起养成的习惯,马伊琍一直特别喜欢买单。
从肯德基、早恋两件小事,能看出马伊琍需要掌控感和坚定地被爱。
而这两点,曾经都在文章身上出现过。
2005年,马伊琍初红,文章还是在校大学生。
两人一起拍了《锦衣卫》。
差了八岁,圈内地位、手握资源皆悬殊。
至少那时的文章,坦诚、透明。
初红的马伊琍在他面前,不用费劲心力地打交道。
这段关系在她的掌控之中。
另外,两人热恋时,马伊琍在乌镇拍戏。
文章太多想念爱人,早上7点从北京飞往上海。
拼车加步行,下午4点才抵达乌镇。
俩人见了一面,文章又匆匆赶回北京。
这种罗曼蒂克式的爱情,是理智的马伊琍所做不到的。
而素来热气腾腾、横冲直撞的文章给了她。
再加上马伊琍一向要强的大女人本色,在巅峰时结婚生子也不足为奇。
4
大学期间,马伊琍的表演课成绩一开始并不太好。
她强烈的自我认知,甚至干扰到了对角色的理解。
大一时,她跟同学排一部剧。
剧情是她们俩点了一份20块钱的菜,结账时老板却加价要到了2000元。
剧本要求“她们束手无策,放声大哭。”
马伊琍根本想不明白为什么要哭,告法院啊。
后来排演话剧《雷雨》,老师按她这张端正本分的脸,安排了“四凤”一角。
马伊琍心有所属的却是“周繁漪”。
那时热播《大长今》,她就不爱看。
“哪有女人窝囊成那样的。”
这年谷亦安教授看出了马伊琍眼底的波澜,把“四凤”改成“周繁漪”。
马伊琍的表演张力立刻释放出来了。
原先她演不好悲戚的苦情女,只是戏路不对。
换成大鸣大放的角色,她身上能焕发出光来。
那种远超同龄人的成熟和驾驭力,也注定马伊琍中年会越走越出彩。
2002年,她接拍《还珠格格3》,饰演夏紫薇。
按照前两部的铺垫,紫薇柔弱不堪,我见犹怜。
马伊琍却演成了,与观众期待中截然相反的形象。
“我演的紫薇是一个主动追求幸福的人。”
2005年,《乔家大院》中,她饰演江雪瑛。
一个在旧社会对男人从一而终,隐忍付出的女人。
马伊琍一边演一边恨这个角色。
最后跟导演胡玫彻谈,改剧本。
胡玫在后半部分,将江雪瑛黑化成不太讨喜的反派。
因爱生恨,这才符合现实。
在马伊琍的字典里,没有被动二字。
任何能绝地反击的机会,都不是她沉溺无助的借口。
5
婚后,马伊琍在家是“马司令”。
文章将全部片酬都上交给她。
在不拍戏时,她每月拨给文章一两千零花钱。
看似她始终处于掌控者的角色。
心理上多少也受到传统男轻女弱思想的影响。
在一次采访中,她说:“我相信他总有一天会超越我。”
为此,她不惜反哺男方资源。
2011年,让文章迅速蹿红的《失恋三十天》,导演是滕华弢。
滕华弢,是马伊琍的死党。
那年文章、马伊琍在国剧盛典中,包揽最佳男女主。
台上甜蜜一吻。
2012年,文章拿下金鸡奖影帝。
下台迫不及待搜寻马伊琍,跟她分享荣誉。
2013年,文章在北京成立影视公司,导演了《小爸爸》。
文章事业平步青云,马伊琍在家与孩子寸步不离。
向来对她委以重望的父亲,关于事业,跟她又谈了一次。
“丈夫养你一年、两年可以,五年、十年呢?”
母亲也一再提醒,女人必须要有自己的事业。
马伊琍还没展开拳脚,又怀了二胎。
这期间,文章出轨的传闻已经有模有样。
直到2014年,当事二人被拍,一锤定音。
文章发长文道歉。
马伊琍写下“且行且珍惜”体。
七年之痒,婚内受害者。
这些最不愿面对的标签,都落在了马伊琍身上。
要强的马伊琍,被一把推下绝壁悬崖。
6
一个女人,不是为母则刚。
而是要为自己而重生。
二胎还没断奶,马伊琍便急吼吼出来工作。
她有产后抑郁症。
一天下午在房间嚎啕大哭,自责自己做不好母亲。
出来工作后,外界对哺乳期母亲也并不太友好。
那时她身材微胖,胸部下垂,状态大不如前。
被媒体拍到,舆论纷纷指责她没有做到女明星的身材管理。
那时她进组拍的,正是《北上广不相信眼泪》。
面对公众的质疑,马伊琍也没有眼泪,她更需要时间。
马伊琍产后刚8个月,还在母乳喂养。
6点起床,边吃早饭边挤奶。
有时候等不到收工,就得先回车上,拉起窗帘,用手挤奶。
一旦挤奶不及时,便会患上乳腺炎。
生大女儿时,没有经验,受了不少罪。
文章曾在节目中动情落泪。
“3次乳腺炎,3次发高烧,手挤奶挤成腱鞘炎,还把自己关在卫生间里,用针把乳头挑破。”
那是生大女儿时,夫妻同心的场景。
《北上广不相信眼泪》播出后,马伊琍拿下华鼎奖视后。
搭档朱亚文评价这位女演员:“她为这部戏付出真的很多。”
马伊琍找回的,不仅是一个被出轨妻子的自尊。
还有她自力更生的人生。
7
2015年,文章出轨一年后。
马伊琍生日上,文章补上了迟到7年的婚戒。
“小文以前不靠谱,今天以后想靠谱了。有你,便是一切。老婆,求求你嫁给我。”
这种浪子回头式的真情告白,还不如本山大叔的小品台词。
“我这张旧船票,还能否登上你的破船。”
文章想靠谱了,马伊琍看清婚姻的本质了。
2017年,马伊琍出演《我的前半生》。
连续两届提名白玉兰最佳女主角,最终摘得视后。
“与其等别人撑伞,不如自己撑伞。”
2018年,她在电影《找到你》中饰演一位底层母亲孙芳。
孙芳有着与她截然不同的身世。
习惯性逆来顺受,嫁鸡随鸡。
丈夫有不良嗜好,从未尊重过她,她还苦苦期盼幸福。
女儿珠珠罹患重病,医治渺茫。
她豁出命来打工赚钱,也挽不回女儿。
最终在一场大雨中浇灭了生活的希望。
直到邂逅了姚晨饰演的李捷,一个光鲜、有更多选择权的大女人。
同样也有孩子。
马伊琍在带走孩子时,回望了一眼姚晨的生活。
有嫉妒、不甘,还有一丝狠厉。
拍完这场戏,马伊琍开玩笑:“这个表情不能让我女儿看见。”
现实里她还是拿着独立剧本的自立女性。
表演上,她亦能演得出,与她截然相反的软弱、无助的底层女性。
人至中年,能理解的、能包容的越来越多。
难得的是,绝不将就。
8
文章与马伊琍或许曾有机会势均力敌。
但他亲手毁了自己的前程,和再度追赶的可能。
文章复出后,成为观众最不愿看到的男艺人。
这张脸曾经是新生代小生的代表,前途不可限量。
也在千夫所指后,迅速成为收视毒药。
马伊琍原谅了他,观众却将他依旧钉在出轨耻辱柱上。
演员丢失了精气神后,便会露怯。
眼神无光,神采黯淡。
后来文章干脆依托自己的影视公司,转到幕后当导演。
只不过作品平平无奇,毫无水花。
他的每一部作品,马伊琍都在微博转发支持过。
拍《剃刀边缘》时,马伊琍还倾情主演。
绕不过豆瓣评分6.7。
夫妻档的翻身仗也失败了。
如今看来,当年这场破镜重圆的好戏,那时已裂痕初现。
9
2005年,马伊琍跟胡歌在“大学生电影节”上,共同登台颁奖。
出场时,马伊琍脚底踩滑摔在台上。
还把搀扶她的胡歌一同拽倒。
这年,马伊琍初识文章。
人生若只如初见。
2019年,马伊琍再跟胡歌同台颁奖。
胡歌说:“我人生中第一次颁奖就是和马伊琍,就摔倒了。”
马伊琍回应:“所以我们刚刚在后台商量,一定要死死地站在台上。”
14年后,马伊琍守住的不止是心中的舞台。
还有一位女性从少年起,便不依附、不攀附的自强本性。
而这年,马伊琍跟文章离婚。
一别两欢,各生欢喜。
一个事业有成的体面女人,离开了一个污点丈夫和一段无法共同成长的婚姻。
恭喜她找回了人生的主动权。
曾如她所说:“从小的家教就告诉我,我就是我,我是有人生选择权的,我不附属于任何人,我属于我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