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降薪的正确姿势

2019-07-29   花散人

降薪永远都是企业管理中的敏感话题,操作不当就会变成“管理之殇”。装B一点来说:最好的降薪就是不降薪。

但是,一定要降薪的话,请先看完本文。

降薪的法律依据

一、《劳动法》第四十七条:“用人单位根据本单位的生产经营特点和经济效益,依法自主确定本单位的工资分配方式和工资水平。”

解读:应注意本条的立法目的是确认用人单位的经营自主权,即工资分配方式和工资水平不受行政机关或其他组织的干预,可以自主决定。但调整工资标准还应遵守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和劳动合同的约定。

二、《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五条:“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变更劳动合同约定的内容。变更劳动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

解读:双方协商一致降薪,法律风险最低,虽然实践中很难如此和谐。

三、《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十七条:“用人单位应根据本规定,通过与职工大会、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其他形式协商制定内部的工资支付制度,并告知本单位全体劳动者,同时抄报当地劳动行政部门备案。”

解读:制定工资支付制度,应经过民主程序,并履行告知及备案手续。

四、《集体合同规定》第八条“集体协商双方可以就下列多项或某项内容进行集体协商,签订集体合同或专项集体合同:(一)劳动报酬;”第九条:“劳动报酬主要包括:……(四)工资调整办法……。”

解读:集体合同中可以对于工资调整办法进行约定。

五、《工资集体协商试行办法》第四条:“依法订立的工资协议对企业和职工双方具有同等约束力。双方必须全面履行工资协议规定的义务,任何一方不得擅自变更或解除工资协议。”第七条:“工资集体协商一般包括以下内容:……(三)员工年度平均工资水平及其调整幅度……。”

解读:根据工资集体协议,可以调整工资幅度。

降薪的正确姿势

一、避免降薪

还是再叨叨一句,如果企业能够通过缩减不必要的开支,紧紧腰带能挺过去,建议不要轻易降薪。

二、避砍掉非工资项目,削减浮动工资项目

凡是不在《关于工资总额组成的规定》中被列为工资项目的,可以全部砍掉,例如各项福利、偶发性奖励等等。浮动工资项目例如年终奖、业绩奖金可以根据公司规定,能省就省。

三、根据集体合同或工资集体协商协议降薪

若公司与工会或职工代表签订过集体合同或工资集体协商协议,且其上对于在市场低迷或企业经营状况不佳时,可以调整薪资有约定,则可以根据约定降薪。

需要注意,在实施降薪时,程序也应当符合集体合同或工资集体协商协议的约定。另外,当企业经营良好时,员工也有权提出涨薪来分享企业发展成果。

四、若未签订集体合同或工资集体协商协议,应进行民主程序决定是否降薪

若没有签订集体合同或工资集体协商协议,实行全员降薪,则风险较大。至少应当做到以下几点,但即使全部做到仍然会有风险:

1. 依据《劳动合同法》第四条的规定,召开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大会,会上公布公司经营情况,财务关键数据,说明降薪的必要性,公布降薪方案(必须从管理层开始降薪,且降薪幅度不能低于基层员工),降薪方案应当至少包含,降薪方位、降薪期限、降薪幅度、是否延迟支付等内容;

2. 给予职工代表或全体员工讨论时间,由职工代表或员工提出意见,公司根据意见修改降薪方案;

3. 再次召开职工代表大会或全体职工大会,应当有三分之二以上职工代表或者职工出席,并经全体职工代表半数以上或者全体职工半数以上同意,形成决议由职工代表签字,公司盖章;

4. 将降薪方案进行公示,告知全体员工。

其他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坚决反对的员工

这些员工可能存在一定的家庭负担,或无法理解公司的做法,对于这部分员工,建议与他们协商解除劳动合同的流程,强行将他们留在公司只会造成人心不稳。

二、切记急功急利,简单粗暴

降薪不要急于求成,要做到信息公开、透明,多与员工沟通,让其了解企业困难,激发员工的主人翁意识,取得员工的理解与支持,与企业共度难关。若能在经济形势向好时,补发一定工资,工作会更好开展。

三、避免程序违法,宁缺毋滥

降薪过程中,要严格履行民主程序,以最严格的标准进行衡量,要做到极致。在劳动者请律师的情况下,程序违法一定会成为抗辩的首要切入点。

四、做好证据保存工作

降薪极易引发劳动争议,在决定至实施降薪过程中,每个关键节点都要留存好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