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毕业生上5年制大专,和通过高考上专科院校相比,有哪些异同(相同点和不同点)呢?”一名家长问。
从理论上讲,5年制大专和通过高考上专科院校相比,在“含金量”方面是一样的,但二者也有一些地方存在差异。
我们先来聊一聊5年制大专与高中毕业上大专学历之间的两个相同点:
第一个相同点:无论是5年制大专还是高中毕业上普通大专,其学历都属于国家承认的专科学历。
我们知道,通过高中毕业考上普通大专是属于全日制大专的文凭,同样通过5年制大专的5年深造,学生毕业后获得的文凭同样也属于全日制大专的范畴,二者的学生在毕业之后,在学历的档次上是旗鼓相当的。
第二个相同点:5年制大专和高中毕业上普通大专,都可以参加专升本进修。
众所周知,现在很多用人单位在招录大学生的时候,其最低门槛就是本科文凭。那么作为专科生,如何拥有本科文凭呢?当然是通过专升本的进修获得本科学历。而5年制大专的学生和高中毕业后通过高考成为专科生,都可以在毕业后参加专升本进修提高学历层次。
下去,我们来说说二者之间的差异。
(一)五年制大专比高考统招的大专更省时,学费不太一样。
五年制大专采取的是“3+2”的模式,也就是前三年所学的是中等职业教育的相关课程(相当于高中的课程),而后两年所上的才是专科的相关课程。而通过高考统招上专科则要经历高中三年外加三年专科的课程,前者比后者早毕业一年,在省时方面更胜一筹。在学费方面比较,前者比后者也更便宜一些,因为五年制大专的前三年所交的学费是按照高中的收费标准来收费的,而后两年才开启专科的收费标准。所以五年制大专与高考统招大专相比,既省时又省钱。从这个角度上讲,五年制大专的“性价比”更高一些。
(二)二者的生源层次有一定的差别,前者的专业学习更注重实践。
五年制大专的生源大部分来自初中毕业生,而通过高考成为专科院校的学生则全部来自高中毕业生,二者在生源层次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同时,五年制大专院校更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而通过高考成为专科院校的学生,则有更多的机会享受专科院校带来的理论知识的学习,二者在学习的侧重点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
(三)高考统招的大专可供选择的专业更多,二者的毕业证不太一样。
就现在来看,开设5年制大专的学校现在可以说是非常少,所以在大部分5年制大专学校,可供考生选择的专业并不多。同时,二者在毕业证上存在一些差异,比如5年制大专学校的毕业生,其毕业证书上会印着“3+2五年制大专”之类的字样,这对五年制大专的毕业生来说有点“如鲠在喉”的感觉。对于大部分学生而言,能够上高中的很多人都更倾向于选择成为高中学校的一员。但是在考不上普高的情况下,选择5年一贯制的大专学校其实也是不错的选择。
总而言之,五年制大专毕业生和通过高考考入专科院校的学生相比,在档次上是相差无几的,但二者在不同的方面各有利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