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4%的余杭人满意

2020-01-02     余杭晨报

​民生实事,

承载着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一年过去了,

当初政府的承诺兑现得如何?

老百姓对2019年“十大民生实事项目”的落实情况满意吗?


 为了解我区十大民生实事项目的落实情况,国家统计局余杭调查队于近期开展“十大民生实事项目落实情况”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99.4%的被访者对十大民生实事项目落实情况满意,总体满意率在上年98.9%的基础上提升了0.5个百分点。

  数据的小幅变化,代表着2019年余杭民生实事项目落到更实处,落到了群众心坎里。

给力

感觉民生投入力度更大了


  根据随机抽样原则,统计调查队在全区范围内调查访问了504位城乡常住居民,包括具有余杭户籍的本地居民,也包括外来务工者等新余杭人,年龄段以18-60岁为主,同时涵盖61岁以上中老年人群,基本覆盖了十大民生实事项目涉及人群。另外,本次调查还专门抽取了30个低收入户有效样本,作为重点调研对象。


  据了解,2019年民生实事项目中,满意率排前三项目,分别为:便民服务中的“推行在村社便民服务中心投放‘杭州办事服务’综合自助机”,满意率达到77.8%;并列第二的为公共安全中的“建设示范型放心外卖店”和健康惠民中的“为60岁及以上户籍老年人提供每年一次、每人300元标准的健康体检”,满意率均为76.6 %。


  调查分析人员告诉记者,不仅群众对民生实事项目的总体满意率进一步提升,而且大家普遍表示,政府为人民服务的意识更强了,在民生事业上的投入力度更大了。其中,当问到“您认为政府为人民服务的意识是不是更强了”时,被访者表示“更强了”的占90.9%,比2018年提升0.1个百分点;当问到“您认为政府在民生事业上的投入力度是不是更大了”时,被访者表示“更大了”的占91.7%,比2018年提升1.8个百分点。


共享

享受率比去年翻了一番


  “家门口多了个健身点,感觉生活充实多了”。“社区里布了台办事自助机,办事不用再跑市民之家了,大伙都觉得应该点个赞。”过去的一年,越来越多市民在不同场合、通过不同方式享受着民生实事项目带来的好处。调查分析人员表示,2019年民生实事项目享受率大幅提升也印证了这一点。

  所谓享受率,指的是被访者所在家庭至少享受过一次十大民生实事项目政策的比例。2019年,我区民生实事项目享受率为73.6%,较2018年提升33.3个百分点;民生实事项目政策的各项目平均享受率为33.2%,也较上一年提升22.3个百分点。调查分析人员表示,这意味着民生实事项目在年初确定时,充分发挥人大代表票决制度的优越性,注重代表性、全局性,科学选择了一批复盖面广、普惠性强的实事。


  其中,分项享受率最高的项目为健康惠民中的“为60岁及以上户籍老年人提供每年一次、每人300元标准的健康体检”,达到48.5%,其他还有健康惠民、文体惠民、农村道路、便民服务等项目中的5个分项目享受率均超过40%。


期盼

养老议题关注度大幅提升


  一座高质量发展的城市,必然是一座将民生实事牢记于心的城市。和往年一样,在调查对民生实事满意度的同时,统计调查队也认真了解了群众今后民生工作都有哪些期待。


  在被问当前最需要解决的民生问题时,被访群众积极建言献策,统计调查队共收到文字类意见和建议247条,最长的一条意见建议有182字。这里面既有对民生工作的更高要求,也有新的期待,很多被访者希望继续保持民生实事项目的推进和建设。


  教育,永远是群众最关注的民生问题之一,这次也不例外,不过记者注意到,相较于2018年44.1%的关注度,2019年则下降到了27%。调查分析人员表示,这一定程度上得益于近年来我区不断加大教育特别是基础教育投入力度。类似的情况也出现在道路交通特别是农村道路领域。



  相对的,养老服务的关注度相较以往则大幅度提升,从2018年的第7位跃升至第3位;而便民服务第一次上榜就跃居第一位,表明随着“最多跑一次”改革走向深入,群众对相关工作又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


  调查分析人员建议,新一年度民生实事项目确定及实事过程中,要继续在便民服务、健康惠民、养老服务等普惠性较高的项目上增加投入力度,坚持普惠性、保基本、均等化、可持续方向,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涵盖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等各个方面,更好助力余杭市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TT8VZm8BMH2_cNUgccri.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