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土有责未能送父亲最后一程 他说相信老人家能理解

2020-02-11   浙江新闻杭州
谁没有挚爱的亲人?当父亲的生命进入倒计时,做儿子的怎能不心焦如焚,怎会不想去守候、去陪伴、去见他最后一面?但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刻,不能出一点纰漏。我相信,父亲能理解我。——洪志伟

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基层防控是第一道防线。“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此时此刻,杭州在抗击疫情一线的基层党员干部,用实际行动诠释着这句话的深意。余杭区乔司街道纪工委书记、监察办主任洪志伟就是其中一个。

守土有责,疫情当前我不能走

2月8日,下午一点,余杭区乔司街道综合楼4楼一间办公室内,洪志伟刚从村(社)一线督查回来。“累不累?”“不累不累!”但嘶哑的嗓音出卖了他。

洪志伟的办公室,放着一箱拆开的方便面。来不及吃饭时,他都是靠这些“物资储备”垫一下肚子。“方便面,方便嘛。”

疫情防控,重在基层。乔司街道毗邻杭州主城区,本地户籍人口5.9万,外来人口25.3万,这些外来人口,分布在12000余家各类生产经营单位里。通过大数据排摸及街道各村(社)网格员排查,统计出辖区内有湖北籍人口26087名。当前,正是企业复工返杭高峰期,疫情防疫工作异常严峻,松懈不得。

洪志伟大年初四到岗后,一直没有休息过。春节期间,面对严峻的疫情形势,他第一时间投入疫情防控工作。可坚守的背后亦有家庭的不易:洪志伟88岁的父亲因为脑梗,经过ICU抢救后,已经躺了近3个月,生活不能自理,生命到了最后关头。

1月31日晚上七点,正在朝阳村督查居家隔离点防控工作情况时,洪志伟接到丽水老家打来的电话,电话那头传来姐姐哽咽的声音:“志伟,爸爸走了……”洪志伟挂断电话,只觉有一股热泪冲上眼眶。但他马上止住了,长长地深吸一口气转身走向交通卡口。

“我19岁离家入伍,一直在外,不仅没能及时尽孝,如今,连父亲最后一程都没能送成,越想越自责。我是一个满怀愧疚的儿子。”说完,洪志伟停顿了一下,眼圈红了。

“他是军人出身,在部队立过三等功,身上有军人作风。做事总是冲在第一个,关键时刻从不下火线。他作出这样的选择,我觉得很能理解。他不走,说到底,就是不放心眼前的疫情防控工作。”乔司街道纪工委副书记陈建芳是第二天才得知洪志伟父亲去世的消息。

“抗击疫情,并非人人都能走进救死扶伤的一线。一级有一级的任务,一层有一层的责任。基层一线,守土有责,肩膀不能松!”洪志伟说,共产党人的初心就是大家的肩上都有一份责任,都要尽全力把责任担实、担好。“不单是我,身边还有很多基层党员和社区工作者都很辛苦。大家工作任务重、压力大,都是全天候连轴转。”

“球鞋书记”心系群众,筑牢“第一道防线”

“我和洪书记很熟悉,他是我们的驻村干部,一个星期总要来两三次,村里有困难都愿意找他说说,请他帮忙协调。这不,我和他说,村里外来人口多,口罩不够了。他二话没说,第二天就匆匆送来了500只口罩,水都没喝一口就走了,说是忙,走不开。”

说起洪志伟,乔司街道朝阳村村委会主任俞国祥透露,洪志伟总是穿着运动鞋走村入户,上下班他也经常变换着路线步行往返,为的就是更好地了解基层情况,大家都叫他“球鞋书记”。

事实上,在防控一线,街道纪工委要做的事情有很多。乔司街道防疫指挥部成立了督导巡查组,确保防疫措施逐项落实落地,洪志伟是组长。

“居家隔离人员的管控制度有没有落实?”“农贸市场、超市、药店的防护措施是否到位?”“村(社)卡点值守情况怎么样?”洪志伟每天都要结合全区通报和本级督查发现的问题,和督查组成员一起商议,及时给各村(社)提出建议。

村(社)是居民和疫情间的“第一道防线”,督查不是在表格上,而是在村社里。最近七天,洪志伟的微信步数都在15000步以上。

“每一个地方的疫情,与各地人口基数,与疫情严重地区往来密切程度等诸多因素相关。我们街道来自湖北居家隔离的有375人,来自温州居家隔离的有640人,来自台州居家隔离的有184人。”洪志伟一下子报出了这串数据。

对督查组成员乔司街道城建管理科科长姚剑来说,这并不稀奇。洪志伟对于疫情防控督查工作的要求就是——不能给村(社)增加工作量,不能多一张表格。“街道有多少卡口、多少防控点、多少隔离户一清二楚,他心里有一本账,记得牢才督得精准。”姚剑说。

“我们街道外来人口多,人口流动大,居家隔离管控不好,将给防疫工作带来巨大的挑战。”洪志伟说,居家隔离人员的管控制度落实情况,是乔司街道纪工委督查的重中之重。

怎么才能督查到位?洪志伟经常到居家隔离的人家了解情况。没想到,一上门,洪志伟就被居民“骂懵了”。“我们老的老小的小,怎么出门买菜?冰箱都要空了。”“我们家病人药不能停,说好的药怎么都不送?”居民投诉、质问,怒气冲冲。洪志伟这才发现,尽管在基层工作了十几年,此时,街道防疫工作的艰巨和复杂程度仍超乎想象。

“要防得住疫情,也要方便居民生活。”洪志伟和督查组成员,一条条地整理诉求、一件件解决。比如,针对汀兰社区居家隔离家庭多、工作人员少的现状,在督查组建议下,街道为村社增加47人,解了社区工作人员严重不足的“燃眉之急”。

在乔司街道人大工委主任梅云水看来,洪志伟是个敢于“顶真”,敢于“担当”的干部。

“2017年,他到街道纪工委工作后,就牵头制定了《小微权力履行相关制度汇编》,推进街道各部门职责明细清单。同时,加强对村级集体三资管理,让街道每年近200个村级工程正常实施,2亿多集体资金的使用不违规。”梅云水说,洪志伟身上那种纪检监察干部敢于担当的特征特别鲜明。

把工作做好,就是对家人最大的爱

在很多人眼里,洪志伟是个工作狂,他把自己奉献给了事业,亏欠家庭很多。可是他的妻子钱丽云、女儿洪微却不这么认为。

“我们仨有一个家庭微信群,平时我和妈妈都会在群里时不时发言,有什么觉得有意思的链接都往群里发,有什么想说的话都会在群里说。虽然爸爸工作很忙,很少发言,有时几天也不说一句话,但我知道他只要有空,就会‘爬楼’仔细看每条消息。”洪微说,“我在南京读大学,他偶尔空闲下来,会用微信和我视频聊天,问问我最近的学习和生活情况。”

钱丽云说,洪志伟不仅是三口之家的顶梁柱,也是大家庭的顶梁柱。洪志伟的微信头像是故乡村口的小溪。他的老家在丽水缙云双溪口村。洪志伟只要一有时间,或者逢年过节,就会赶回老家看望父母。“他是个孝子,每次回家,他都要下地给父母干农活,给父母烧饭,连衣服和鞋子都给父母买好。”

“爸爸心里很爱爷爷。看到爸爸在爷爷去世后,连着几天眼圈红着回来,我很心酸。”洪微说这次寒假,爸爸也顾不上和她多聊几句。考虑到自己每天接触居家隔离的人员,为避免交叉感染,洪志伟到家后,就和妻子和女儿隔离。

“我理解爸爸为什么不回去送爷爷最后一程。他真的太忙了。其实,他为了‘大家’,为了千千万万像我们这样的‘小家’,这也是爷爷想要他做的!”洪微说,希望疫情能早点过去,希望爸爸能更爱惜自己的身体。

洪志伟回不去,钱丽云理解他的痛苦,就忙着和亲人做解释工作。直到洪志伟接到84岁老母亲的微信视频,“儿子,单位信任你,你把工作做好了,不辜负单位了就是孝。”这一刻,洪志伟眼泪止不住流下来,郁结在心中的块垒也消散了。

2月8日,晚上11点15分,洪志伟关掉电脑,最后一个走出办公楼,这一天是元宵佳节。望着天边寂静城市上空的一轮明月,他说:“我相信,父亲能理解我。”

这一天,洪微给爸爸留了一碗汤圆。

【浙江新闻+】

初心写在抗疫一线

冲锋在前、挺身而出,体现的是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展现的是融入骨血的精神基因。冲锋在前、挺身而出,增添的是迎难而上的信心,提振的是众志成城的士气。在疫情防控的战场上,有很多冲锋在前、挺身而出的身影,面对疫情,他们舍小家为大家,负责任、敢担当,洪志伟就是其中一个。

在这个“非常时期”,抗击疫情的各项工作十分艰巨复杂,甚至要冒着极大的风险。病毒无影无形,疫情防控的每一个微小环节,都可能影响到整个大局。党员干部敢于担当、以身作则,是压实责任、科学防控的必要条件,也是激发斗志、凝心聚力的基本条件。

面对疫情,洪志伟一直坚守在疫情防控的第一线,就连父亲最后一面都没能见上。党员干部也是有血有肉的人,也有普通人的情感,也有普通人的畏惧。但是,面对疫情的紧迫和战斗的残酷,党员的身份和使命让他站得出来、顶得起来、豁得出去,尤其是在艰难抉择的关头,他近乎本能地处理好“有我”和“忘我”的关系,用实际行动告诉了我们,什么是初心和使命,什么是忠诚和担当。

洪志伟是杭州普通基层党员干部的一员,在我们投身的这场大仗、硬仗中,千千万万这样的共产党员,把初心写在抗疫一线,无私无畏坚守阵地,为人民筑起一座座防控疫情、守护安全的坚强堡垒。

(原标题《艰难的决定?必然的选择!》,记者 郑莉娜 余杭报道组 沈鹏阳 通讯员 杭纪宣 摄影 王川。编辑:王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