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空军医疗队青年党员的“硬核”表白:抗疫一线,我是党员我先上

2020-02-02     陕西都市快报

“我是党员,我先上!”除夕凌晨,空军军医大学接到援鄂命令后,第一时间组建医疗队驰援武汉,大学西京医院血液内科2019年新聘文职人员护士郝婉婷主动请缨参战。疫情当前,军队文职人员首当其冲。

“这次主动请缨,我是非常有底气的,我有重症监护室工作经验、积累的危重病护理经验,都是我的致胜武器。”护理战线上老战士郝婉婷说。


1991年出生的小郝,年龄不大,党龄可不短。大三就成为一名共产党员,这是她最引以为傲的事情。

“当时对入党誓词的理解还比较抽象,对如何履行共产党员的使命担当没有明确的概念,唯一能想到的就是好好学习,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刚在武昌医院值完班回到驻地的郝婉婷在电话那头轻声说道。连续高强度的工作,她的声音听起来有些沙哑。

2013年,护理学专业本科毕业,郝婉婷以优异的成绩考取研究生。听闻她要继续深造,身边亲戚朋友大都不理解,劝她再高的学历业还是当护士,没必要再浪费三年时间。她依然坚持,“学的护理知识越多,才能更好的适应岗位、帮助病人。”

功夫不负有心人。三年后,她以出色的笔试、面试,通过严格的考核,成为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心血管外科重症监护室的一名聘用人员。重症监护室主要护理危重病人,无家属陪床,病人的护理工作都由护士完成,是出了名的工作苦、强度高、压力大。

“选择去危重时没考虑太多,就想着学了那么多的理论知识,实践这个环节一定得跟上,趁着年轻学东西也快,就从最难的入手,这样才能不负青春、不负韶华嘛。”经过岗前培训后,她迅速调整进入工作状态,虚心向身边的同事学习请教,主动配合医生,从仪器操作、抢救流程等基础学起,从一般监护、特殊监护等环节做起,在做中学、在学中做,很快,便能熟练应对。

在重症监护室一干就是三年,从初入岗时的软萌少女历练成为一名业务骨干。2019年,因表现突出,被科室推荐报考军队文职人员,并成功通过军队统一考试。

“觉得穿上‘孔雀蓝’的自己特别美、穿上迷彩的自己简直太酷了,能成为人民空军的一员,全家人都为她感到骄傲和自豪。”

到达武昌医院后,她和空军医疗队的战友们迅速适应新环境,全力以赴争分夺秒、奋勇抗疫。

根据患者的病情制定严格精细化的护理措施,向患者耐心说明本班将要进行的护理措施、治疗方案,解释疾病发展变化的情况,安抚患者情绪、帮助患者树立信心,并及时给同组护理人员进行心理疏导……

和郝婉婷一样,还有很多青年文职人员党员医护人员奋战在一线,用实际行动,书写共产党员、军队文职人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壮美诗篇!

孩子刚刚2岁的姜华是来自大学唐都医院呼吸科的文职医生。接到援鄂命令后,她也义无反顾的主动请缨,“这个时候,最需要的就是呼吸专科医生,作为一名青年党员,我必须率先顶上,这绝对是义不容辞的事情!”

34岁的曾华,是大学第986医院的文职人员护士长,除了负责重症患者的抢救、病房输液、监测和录入生命体征、给患者领饭发饭等工作外,还负责其所在组医护人员体温监测登记工作,“现在就是我们兑现入党誓词的时候,同时,作为军队文职人员,我们召必战、战必胜,这些都已经入血液了!”

曾经的懵懂变得更加清晰,曾经的问题答案也更加明确。 斗在一线的青年党员医护人员们表示,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我们这一代青年人很幸运,能够生在这个物质与精神都充沛的时代,奋斗、打拼、收获。如今,我们成长起来,作为党员医护人员,我们应该不畏艰险、挺身而出;作为军队人员,我们时刻准备着,召必战、战必赢!请相信我们,我们有能力、也充满信心打赢这场疫情阻击战!

空军医疗队进驻的第三天,两名重症患者满足条件出院;进驻的第四天,完成100余份样本的核酸检测;进驻的第五天,完成500余患者全面筛查……

战斗还在继续,捷报也会频传! 

(文中图片由空军军医大学提供)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TGlJBXABjYh_GJGVV5k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