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判“诛九族”刑罚的人为啥不逃:官兵围堵 生不如死

2020-06-16   祭祀文化网

原标题:古代判“诛九族”刑罚的人为啥不逃:官兵围堵 生不如死

刑法既是法律制度的体现,也是人性制度的体现。现代社会即便是最重的死刑也讲求人性与人权,可在古代就完全不同了。

在中国封建社会,统治者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发明出一系列森严残酷的刑法,甚至推出丧失人性的“诛九族”制度,在科技并不发达的古代社会为何无人逃跑呢?今天小编就带大家了解一下。

原因一: 古代被判诛九族的人很少

诛九族是古代的一个重罪,大多是在做了谋反等事情后才会被判,实际上历史记载被判诛九族的人很少,即使被判诛九族的重罪后,除了参与谋反的人之外,对小孩、女人、老人等这些没有威胁的人朝廷会选择流放他们,这样既能让他们受到刑罚又能体现朝廷的宽大政策以慰人心。

流放是将人发配到边远的苦寒之地劳作,不少人会在流放途中死去,但相比于逃跑,流放不需要四处躲藏居无定所,并且逃跑被抓后会受到更重的刑法,因此古代受刑者宁愿被流放也不愿逃跑。

原因二:诛九族重罪保密性高

朝廷判处诛九族重罪时一般不会张榜通告,而知情人也很难给罪犯家属通风报信,因此普通人在得知自己被判诛九族重罪时已经被捉拿入狱了,此外,官府收到缉拿犯人的安排后会立即封锁城门,普通人就算想逃也很难逃出去。

如果有人逃跑,官府会悬赏张榜让各地官府和百姓共同缉拿罪犯,由于交通不便,古代人的流行性很少,陌生人在另一个地方定居很容易被人发现,这样也会很快被捉拿归案,逃跑难度高的原因也限制了获罪人的逃跑行为。

原因三:古代刑法具有连坐制

古代有连坐制度,收留罪犯、包庇罪犯的百姓一经发现也会受到相应的刑罚,在这种情况下,很难有人愿意收留罪犯,并且举报罪犯官府会给一定程度的奖励,因此逃犯很难在这种情况下不被官府抓到。

在现实生活中被判诛九族重罪的人大多数都中年人,与其相关的老人、孩子和妇女行动多有不便,这样的逃犯队伍想要自给自足都很困难更何况是逃避官府的追兵了,因此古代尽管被判“诛九族”这样的重罪也很少有人逃跑。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公众号【祭祀文化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