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dimaxm NP-15,音质考虑第一的音乐服务器
刘汉盛音响论坛
开宗明义,我要先说,AudimaxmNP-15是一部给老派音响迷使用的音乐服务器,它没有面板显示,不需要复杂设定,用家要做的只是以网络线连接家里的路由器与NP-15,再用一条USB线连接NP-15与您的数字模拟转换器(当然要有USB DAC功能),接着下载平板或手机使用的App,这样就能唱歌了。
NP-15的外观没什么花俏,也没有显示窗,不过机箱很厚实,有12公斤重。
使用简单
什么?这么简单?没错,就是这么简单。会这么简单的原因是这部音乐服务器只被设计来播放音乐,其他工作一律不做,这样可以把其他功能的干扰降到最低,让音质达到最好的地步。其实,市面上有很多音乐服务器也是朝着功能简单的方向去设计,只是NP-15做得更彻底而已。
NP-15的背板上只有一个LAN网络端子,一个ToDAC,一个USB3.0端子,使用一点都不复杂。
音乐服务器是用来做什么的?用来播放数字音乐档案,当然有的音乐服务器也有播放串流音乐的功能,不过NP-15没有,它只单纯用来播放数字音乐文件。想要播放数字音乐文件,最早我们都是用计算机,把存在计算机硬盘中的音乐文件透过USBDAC来播放音乐。问题是,计算机虽然可以播放音乐,但并非设计来播放音乐的,它有更多另外的工作,所以计算机内的各种工作都可能会影响音质,而且CPU负担重。加上计算机所使用的电源供应并非如音响器材般讲究,计算机内的各种线路杂音也大,干扰也多,所以很快的挑剔的音响迷就放弃以计算机来播放音乐了。
NP-15内部分为三大区块,一块是电源供应,一块是3TB硬盘,另一块则是Linux计算机。内部可以看到贴了很多吸震胶,这些都是好声的必要条件。
要接USBDAC
既然不想以计算机来播放音乐,音乐服务器就应运而生。它的主要功能就是单一的把音乐回放做好,其他不管。有的音乐服务器除了以USBDAC播放音乐文件之外,还可以播放串流音乐。有的本身就带有DAC功能,有的音乐服务器更可以与ROON连接,让用家一边听音乐一边获得丰富的相关音乐知识。
NP-15采用38度C蔡博士设计的线性电源,特别讲究对声音的影响。
不论怎么做音乐服务器,内部有几个东西一定是少不了的,一是一部小计算机,用来执行单纯的指令;一是硬盘,无论是固态硬盘或传统硬盘都可以,用来储存音乐文件。最后还要有一个用来操控的App,这样才能播放音乐。当然,电源供应是免不了的,没电怎么工作?
看到此处,或许您要问:NAS网络硬盘不就可以做音乐服务器的工作吗?只要把音乐文件储存在网络硬盘中,从网络硬盘用USB线连接DAC,不是也可以利用NAS所附的App来播放音乐吗?没错,买3C级NAS也可以播放音乐,但通常NAS不是只用来播放音乐,您可能在NAS里面放了很多的电影、您可能用NAS连接家里的监视系统,您可能把很多数据放在NAS里。更要考虑的是一般NAS的电源供应都不够好,而且风扇噪音大,虽然便宜可用,但总不如处处为音响考虑的音响级音乐服务器。
NP-15的3TB硬盘用家可以自行更换,最多可以换成8TB。
为音响而设计
说到重点了,其实关键就在于“音响用”这三个字。既然要给音响专用,就必须非常注重电源供应,机箱的避震也很重要,内部使用的零件也要讲究。此外抓取封面、浏览的反应速度也要够快。还有一项能力也很重要,就是必须要自己写程序,把外购的计算机主板中Linux操作系统不必要的功能关闭,让CPU只专注在播放音乐。而这些,正是NP-15所注重的。
NP-15采用128GB SSD做程控,读取扫描速度快。
NP-15的外观看起来很普通,面板左边一个商标,右边一个电源开关,如此而已。来到背板,除了电源线端子之外,只有三个端子,一个是LAN网络端子,连接路由器用的;一个是USB端子,上头写着To DAC;最后一个是USB3.0,连接其他USB接口,把Rip好的音乐文件送入NP-15内部的硬盘。如果您有另外的硬盘储存音乐,也可以透过这个端子,在LuminApp上读取外接硬盘的音乐文件。
NP-15上所使用的一些计算机连接端子竟然是订制的,连接线也是,可见真的发烧。
特重电源
打开机箱时,您会发现NP-15的机箱板特别厚(以音乐服务器而言),面板侧板都是20mm,顶盖5mm,重达12公斤,难怪NP-15入手特别沉。翻过底部来看,那四个避震脚是实心碳棒做成,不是碳纤维,也不是其他橡胶材质,这种实心碳棒的功能并非吸震避震,而是改变声音,而且是往好的方向改变,不信您可以试一试。此外,NP-15内部到处都可以看到贴着避震胶,甚至电路板背面也有,硬盘底下还特别加了一块4mm厚铜板,再贴上避震胶。这样的做法真的是把避震做到尽了。
NP-15内部使用的是传统线性电源,而非交换式电源,这是38度C蔡博士所设计的。电源供应线路的电容器用的是日本Nichikon电容(Muse等级),这是不便宜的电容,不过使用的理由并非不便宜,而是用在这里声音表现最好,这是设计者经过多次反复实验所得到的结果。不过,在音乐路径上,NP-15使用的电容是Panasonic的产品,这也是实验的结果。其实NP-15的电容使用不只是这样而已,在许多地方(电路板底面看不到)竟然还用了许多银云母电容,这是我在其他音乐服务器中从来没见过的。音响迷都知道银云母电容对声音的正面影响,只是一般音响器材碍于成本,较少使用。
访问速度快
仔细看印刷电路板,那也不是一般的产品,而是40Micron镀金电路板。而在计算机主板上,它的RAM是4.4GB,另外可以看到一个Kingston 128GB SSD固态硬盘,把程序写在里面,排除Linux操作系统中不需要的功能,让CPU的效能达到最高。一般计算机采用ARM架构,或者加一个8GB SSD,而NP-15却用128GB SSD,不到一分钟可以把3T硬盘里的音乐文件、封面、数据等扫描过,抓取的速度很快。实际使用时,可以发现iPad上显示唱片封面的速度真的很快。假若您嫌3TB硬盘储存量不够大,可以自己去买8T硬盘装上去,我相信只是听音乐,8TB绝对够您用了。还有,NP-15内部的Linux系统是Real Time操作系统,有别于Time-Sharing OS,Real Time OS处理的速度快很多,延迟很低,而Audimaxm研发的过程中,也发现低延迟也是有助于好声的要素之一。
配线也发烧
NP-15发烧的地方不仅于此,它的连接扁平电缆采用特别订制的单结晶铜线,这在其他音乐服务器中应该是看不到的。更发烧的是,连接端子竟然也是特别订制,为的就是要获得最高质量。此外,硬盘接到主板的SATA联机用富士康高级线,主板到USB端子的联机也是订制的单结晶铜线,端子也是订制的。从这些小地方都毫不马虎来看,NP-15真的是一部发烧级的音乐服务器。
聆听NP-15的场地在我家开放式大空间,搭配的前级是Spectral,直入ATC SCM100 ASL双主动式喇叭,这是我常用的系统,一听就能够知道NP-15是否比一般的音乐服务器还好。我家里有一部Weiss DAC502,一部emmLabs DAC2 SE,还有一部正在试听的Linn Selekt DSM。我先以网络线连接路由器,再以USB线连接NP-15与Weiss DAC502。再来是检查我的iPad与NP-15是否在同个Wi Fi网域内。一切都没问题,我用iPad在App Store下载Lumin App。如果您用的是Android系统,可以下载BubbleUPnP。
这是Lumin操控App,使用方式简单易懂。
怎么不唱歌?
Lumin App以前我就用过,写评论时都要用,按理说应该没问题吧?可是,偏偏页面上就无法显示NP-15的型号,而且也无法操作。到底是哪里出错了呢?NP-15总共也只有三个端子,不会接错啊!Lumin App我也用过几次,没理由不会用啊!没办法,NP-15不唱歌就是不唱,无计可施之余,我只好打电话给艺声音响的小蒲,请他来解救。
小蒲来了之后,先检查接线,都没错,检查WiFi,也在同个网域内,但就是无法播放音乐。突然,小蒲想到一个可能:会不会那么凑巧,WeissDAC 502与NP-15不兼容呢?音乐服务器与USB DAC之间并非100%兼容,有可能Weiss DAC 502就不兼容。要证明很简单,我还有二部DAC,于是马上把线接到emmLabs DAC2 SE上,哈哈,马上就唱歌了。于是我跟小蒲又把线接到Linn Selekt DSM上,也能唱歌。天下就是有这么凑巧的事情,如果我一开始接的是这二部DAC,就不会发现NP-15与Weiss DAC 502并不兼容。现在,我终于可以用emmLabs与Linn来听NP-15了。对了,NP-15也可以读DSD,您可放心享用。
锦上添花
我比较了emmLabs与Linn在声音上的不同,这么说好了,如果您喜欢的是比较轻甜活泼的声音,要搭配Linn。反之,若是喜欢比较庞大雄壮的声音,那就要选emmLabs。而交互比较的结果中,也听出NP-15的声音是比较厚实、饱满、高频比较内敛,底盘稳固,中频圆润,音质的确比一般NAS还好。不过我也要说,最终的声音表现还是受到数字模拟转换器的制宰比较多,NP-15就是在搭配的数字模拟转换器上锦上添花,让声音更好。
底盘沉稳
例如,我听安塞美那套“皇家芭蕾”时,马上就感受到管弦乐的底盘比我用一般NAS还厚实一些,而高频段没那么外放华丽,多了些内敛,但仍很活泼。听Decca那张“Espana”中的西班牙绮想曲时,同样的管弦乐底盘沉稳雄厚,而且有弹性,管弦乐的解析力相当好,不会混成一团,开大声音也不会觉得噪耳,这充分体现出NP-15的饱满内敛特质。
听GaryKarr那张“AdagioAlbioni”时,管风琴低沉,低音提琴宽松,底部听起来比较宽,而且更沉稳。听马友友那张“BachTrio”时,我发现音质好些,不会涩涩的,原本听起来是没那么滑润。听那张“Apollo”大提琴与吉他合奏时非常感动,因为我听到的是很真实很美的大提琴声,虽然这张CD的录音师名不见经传,而且是小成本制作,但那大提琴的美声真的可以当作典范之一。尤其在NP-15的加持下,大提琴的美声的确更吸引人。
再来听JanosStarker的舒曼、拉罗、圣桑大提琴协奏曲。我发现那琴音也很美,温暖,木头味够,不会硬,不会粗,而且大提琴尾音还带着甜味。假若您听JanosStarker的录音,觉得生硬干涩,那就错了,不信可以让NP-15证明给您看。
内敛甜美
再来是小提琴,我听LaraSt. Johns 那张“BachSonata”。小提琴声音内敛细致又甜美,琴声线条浮凸,不会飙出来。听WilsonAudio唱片那张“贝多芬Enescu小提琴奏鸣曲”时,无论是小提琴或琴都真甜真美,内敛所产生的温暖木头味让小提琴与钢琴听起来更像真的。
听过小提琴,来听Belafonte那张“卡内基现场演唱会”。这张唱片大家都很熟,不同的音响系统也会演绎出不同的Belafonte嗓音,还有音场的宽深也不尽相同。NP-15所唱出的嗓音是比较温暖的,但嗓音的细微质感依然清晰,没有因为温暖而被掩盖。空间感也很好,内中杂音与空气流动的感觉历历在目。
温暖肉声
听JoanBaez那张“Diamondsand Rust in the Bullring”时,最大的感受就是高频不会飙出来,不会尖瘦,JoanBaez嗓音的肉声表达得很适当,清亮中带着该有的厚度。而吉他的声音也不会太刚硬,反而是可以听得出软质的弹性。
接着听NilsLofgren那张“AcousticLive”。同样的,钢弦吉他能够表现出该有的清脆与弹性,而且不会因为太刚硬而噪耳。NilsLofgren的嗓音也多了些温暖的肉声,大声听也不会单薄聒耳。而听大家都有的那张“Duet”时,低音提琴的声音有弹性,有质感,不会钝钝的或笨笨的,而且一点都不单调。
音质考虑第一
对于一般人来说,买一部音乐服务器要花上12万台币,这会让人迟疑这样的投资到底值不值得?没错,论储存能力,一般市售NAS来的十几TB都很便宜,而且使用起来也很方便。不过,假若您想要更上一层楼,而且挑剔音质表现,买个音响专用的音乐服务器是有其必要的。如果您是音质考虑第一,使用简易程度考虑第二,其他不管,NP-15在众多音乐服务器中,可能就是您的首要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