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见了,红砖厂!这一次真的要拆了...

2019-11-26     广州百事通

彻底的永别!

广州最早的文艺青年打卡点

红专厂拆迁疑云纷纷扰扰近十年

我们总是笑笑不予理会

但没有想到这个消息

最终会从红砖厂官微那里传来

这一次,红砖厂是真的要离我们而去

这个由鹰金钱罐头厂旧厂房

改造而来的广州当代艺术名片

陪伴了广州市民整整十年后

终究要和我们说再见了

再见了,红砖厂!这一次真的要拆了...

“正式开拆!代表艺术的红砖厂,惨败”

2013年,是红砖厂第一次传出拆迁消息的时间点。

拆迁的起因是集美组与鹰金钱签订的租赁合同行将到期,同时红砖厂地块被纳入了广州国际金融城的规范范围内。

如今的红砖厂已经响起了机器拆除的轰鸣声,墙上大大的“拆”字尤为显眼。

入口全都用蛇皮布围了起来,只有工人进出的身影。

这一次的正式开拆,在代表金钱的国际金融城的规划面前,代表艺术的红砖厂惨败。

这里会有越来越多的店家撤离,也渐渐失去当年的迷人氛围...

这个曾经的网红打卡地走到生命的尽头,不禁让人惋惜:北有798,广无红砖厂。

广州最文艺的打卡点:给废墟以生命”

红砖厂的前身是1956年中国最大的罐头厂,广州人熟知的“豆豉鲮鱼”就是在这诞生的。

2008年鹰金钱罐头厂从员村搬离之后,罐头厂被遗留在了原地。

2009年废弃的老厂房在集美组公司的改造下焕发新生,一座城市的记忆得以保留。

艺术家们将废弃的生产车间改造成了LOFT风格街区。

现在的红砖厂既时尚又能给予无限灵感的创意空间,散发著辉煌的城市文化历史和无与伦比的艺术气息,也可以说是城市发展的烙印。

在园区内的路口,常会被那些独特的雕塑吸引,它们本身都是鹰金钱遗留下来的废旧机器或某个配件。

昔日轰隆的机器已成为观赏品,老厂房墙面锈迹斑斑,镌刻了光阴的印迹。

红专厂里的路名,大部分都是用罐头制作的步骤来命名。制罐街、冷库街、解冻街、炸鱼街、成品街...

对于年轻人来说,这里还可能是和喜欢的人第一次约会的地方,是周末和三五好友难得的闲逛,或是独处时一次与心的对话。

你曾经在这里看过展吗?

浏览过书店面精美的工艺品

闻到咖啡弥漫的香味?

你还记得这条路上的满墙涂鸦吗?

可爱的红专厂吉祥物——小红人

红专厂的标志——烟囱

文艺青年必打卡的火车头和站台

永远停留在11点的钟表

货柜改装而成的小卖部

外面的铁锈看起来十分有年代感

我们熟悉的这些打卡点,以后再也看不见。

从此一个艺术村落,消失在城市的钢筋水泥中,与一代人集体记忆就此告别...

“没有你们,也就没有红砖厂”

“没有你们,也就没有红专厂”这句话是官方对粉丝的告白。

红砖厂的开拆,一代文艺广州人的记忆要被画上句号,曾经光鲜亮丽、极具个性的创意园,最后化作一捧土灰。

这个曾经亚洲最大的罐头厂,广州文艺青年的根据地,不久会变成珠江新城一般。

一座座写字楼拔地而起,成为金融精英上班的地方。

曾经风靡广州的文化创意园,只能留在所有爱着这片土地的人心里。

不知道今后的广州,还有多少个艺术可以消亡...

#今日话题 #

对于红专厂你有哪些记忆?

留言和我们分享一下吧~评论区等你!

图片来源:网络

如若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合作&建议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SwjRqG4BMH2_cNUgzw4u.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