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菊为啥不开花?具备3个条件,做好6项养护,秋菊开花更艳丽

2019-08-28     雨中飘雪11

文/雨中飘雪

菊花是我国传统的观赏名花,也是秋季观赏花卉中的代表种类。菊花按照栽植方式可以分为:一株一花的独本菊;1株多花的多头菊;1株数百到数千朵花的大立菊;还有用小菊整枝成为悬垂状的悬崖菊等等。

菊花为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可以连年生长开花,但是,如果没有满足它开花的3个内在条件,或者是由于养护不当,菊花就不会开花。

菊花开花三条件

首先,短日照。大家知道吗,日照时间的长短,对于控制花卉的开花尤其重要。有些花卉原产于低纬度地区,只有在短日照的条件下,才能够孕蕾开花。菊花为短日照植物,在每天日照时间少于12小时的条件下,它才能形成花芽,而在夏天长日照的环境下只能生长,不能进行花芽分化。入秋以后,当日照减少到10~11小时以后,它才开始进行花芽分化。

其次,气温低。菊花生长适温为15~25度左右,土壤下的宿根能够忍受零下-10度的低温。所以,气温低也是菊花分化花芽的一个有利条件。一般温度在10~20度时,菊花才可以进行花芽的分化及孕蕾过程。

再次,温差大。菊花在昼夜温差10度左右的环境条件下,顶芽才能转化为花芽,从而孕蕾开花。如果不具备上述条件,则菊花枝端的顶芽就将转化为叶芽了。没有花芽也就没有花开,这是菊花不开花的内在因素。

养护不当不开花

菊花若养护不当,也会影响其开花,这是菊花不开花的外因。 例如,菊花的苗期浇水过多,氮肥施用过量,而又缺少磷钾肥的供给,引起茎叶徒长,植株上的芽都变成了叶芽。此时若修剪不及时,过早或过晚摘心、剪枝、打顶等管理不到位,也会影响到菊花的花芽形成。

所以,要想秋菊开好花,就需要在平时的养护过程中,细致地做好以下6方面的管理:

1.幼苗期管理养护

如用扦插繁殖的秋菊,在幼苗期,浇水不要太多,盆土中除了施入基肥以外,一般不要再追施氮肥,定植后留下来5片叶子摘心,以后根据个人需要保留3~5根枝条,并要注意及时摘心。

2.成株期管理养护

菊花成株期间的养护原则是,盆内土壤要见干见湿,防止盆土积水;入秋以后,要每隔7天左右,给菊花施1次经过充分腐熟透的稀薄有机液肥,孕蕾期再增施2~4次0.2%的磷酸二氢钾或0.5%~1%的过磷酸钾液。经过这样的养护管理,秋菊就会含苞待放。

3.孕蕾期管理养护

菊花在孕蕾期需要的光照和水分较多,应给以足够的早晨和傍晚的太阳光照晒,以促进花朵色泽开放时更加艳丽。盆土宜保持润泽为宜,但是,需要注意,此时切记不能让盆土渍水,不然容易导致烂根及落蕾,影响菊花的放花一致性。

4.水肥管理需到位

菊花虽然喜肥,由于基肥充足,可于8月份立秋以后再开始进行追肥。可以每隔10天~15天1次,以后逐渐加大施肥的浓度,9月份可以每7天施肥1次,以含磷肥为主的浓肥,促使花蕾迅速膨大;也可以用1%的磷酸二氢钾,进行根外追肥1~2次,待花苞透色前停止施肥。

需要提醒花友们注意的是:给菊花施肥要在晴天的傍晚进行,施肥前应该先松土,施肥后的第二天早晨要浇1次清水;施肥时注意别将肥液溅到花叶上,如果不小心玷污了叶片,要及时用清水冲洗干净,以免烧叶片;家庭盆栽菊花也可以施用无机化肥。

5.及时疏蕾与摘心

秋菊在10月出现花蕾,植株下边的花蕾应及时摘掉,待各枝顶花蕾长到黄豆大时候,每枝保留1个花蕾即可,最好是保留相同大小的花蕾,其他的花蕾剪掉,以集中养分的供给,这样可以使得秋菊花朵同时开放,而且花大色泽艳丽,花朵的大小也十分接近,提高秋菊花的观赏性。

6.用支撑杆防倒伏

在花蕾基本上长大以后,就要用细竹竿来支撑枝条,使得菊花枝条分布均匀,高矮一致不出现东倒西歪的现象,以利于开花时人们的观赏。支立柱要在下午进行,待枝叶稍微萎蔫时枝干,否则容易折断枝条。尤其是清晨,菊花的叶片带着露水,特别脆嫩,一碰就会掉落,所以在操作支撑杆的时候要多加小心,以免碰伤菊花枝叶,影响观赏。

我是一名退休老者,喜欢养花种草,每天更新养花知识,乐于分享养花经验。觉得有用给转发一下,让更多的花友分享养花知识。欢迎大家留言评论,并提出养花中遇到的问题,我将及时给予解答。想要了解更多养花知识,欢迎关注头条号:雨中飘雪。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Sv2G5WwBJleJMoPM3Eoi.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