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2个月将削减共享单车20万辆 资本狂欢和泡沫的悲剧

2019-08-27     苏白传媒

武汉2个月将削减共享单车20万辆 资本狂欢和泡沫的悲剧!

湖北武汉禁止OFO小黄车更新增加 一拥而上是概念穷尽还是故事好听?

标签:社会市井民生交通、交通出行灾害事故、湖北武汉、武汉削减共享单车、话题事件看法观点评论

前些年,我看到有关共享单车的报道,觉得这个概念出自互联网高新科技产业,不可思议。而且众多投资大佬为之疯狂,看上去简直就是一个笑话。从点外卖到共享汽车的快车、打车到共享单车,互联网变得越来越缺乏创新精神,越来越不高科技。如果说信息流媒体、云计算、人工智能还具备一些新意,那么共享单车简直就像是一个幼稚的故事。

但是故事讲得好,甚至不好,某些时候还是有人买单。这或许归根于资本市场的乏力、实体经济的不振。

马云当年也被拒绝,被嘲笑,被不理解,甚至被认为是搞传销的甚至是骗子。张一鸣当年也曾经被拒绝,被不理解。有时候先知不在他的故乡。风投、天使投资都怕错过下一个风口。

几个大学生在校园捣鼓的创意,获得了投资,成为一种模式,引发了众多跟随者,于是烧钱模式开启,于是资本泡沫甚至资本崩溃。曾几何时,各地出现的单车坟场让人触目更新。当然高兴的是自行车厂家,甚至是智能锁厂家们。

共享单车是不是多了?据长江日报7月10日报道,7月9日湖北武汉相关部门通报,将在2个月内削减共享单车20万辆,小黄车OFO禁止更新增加。小黄车曾经是共享单车的代名词,但由于管理问题、资金问题,目前凉凉了。

城头变幻大王旗,你永远不知道下一个风口在哪里,一味的扩张,无序的竞争,盲目的资本投入,甚至包括互联网大佬和知名投资人们。

几辆自行车,说白了就是租车服务,这种服务或者适合大学校园,在校生这种模式。他们在学校,他们没有交通工具,或者是一些外地游客。本地人难道买不起一辆自行车,需要租车?一个电动自行车不过1000到5000元,单车、脚踏车不过价格200到3000元,要是二手甚至就几十块钱。

但是资本大战还在继续,打了鸡血的百团大战,没有技术含量的共享单车,依托流量池入口和三大巨头的最终会笑到最后?大量投入新车,大量的广告、营销投入,一个并不好的创意为何能成为神话?然而神话终归会破产。

我们听了太多创富、科技、网络英雄的故事,而且每5年、10年,还会出现新一轮的风口和英雄。现在是自媒体、信息流媒体,信息流媒体这个依托算法、云计算、大数据、内容、广告、内容电商乃至于品牌营销、品牌传播、免费阅读的概念或者故事还是可以。但是为了获得流量的拉人、读者阅读给钱模式让人看不懂。渠道下沉,某些平台的读者甚至就是三线以下城市的大妈,甚至山区里的大爷。他们评论、阅读只是为了获得金币和零花钱。

甚至是传销模式的拉人来注册,拉人来看有金币,当大妈、大爷不跳广场舞了,而是刷智能手机时,不知道这是一种进步,还是一种讽刺。只能说某些内容平台、信息流自媒体为普及全民阅读做出了贡献。

如果看各种热搜,我们会疑惑用户的趣味和兴趣,但是信息流自媒体就是一切从读者兴趣出发,内容分发如此,算法如此。这打破了传统媒体的采编话语权或者高高在上的意识,甚至颠覆了许多作家的认知,原来我们都错了?

共享单车错了么?武汉市2个月削减20万辆,告诉了资本们一个残酷的事实,市场或者需求并非你们想象的那样,过度、无序的竞争,屡屡传出的资金链紧张,甚至是拖欠供货商货款。在冬天里,故事或者穷尽,概念或者用尽,但是创新的精神不会死,资本的博弈不会结束,每个个体的成功、成长都是自由的,无论成败得失,都是一种经历。

我们觉得许多幼稚、可笑的事情,包括许多精英觉得幼稚、可笑的事情,最后居然都大,成了参天大树。如果没有联想,世界将会怎样?如果没有失败,世界将会怎样?我们或者要宽容那些失败者,至少他们告诉了我们哪些路径错误,哪些想法错误。

马云也失败过多次,但是最后成功了,所以他成了马云。许多创业失败者,爬起来,又是一条好汉!所以悲剧也好,所以没有概念也好,故事拙劣也罢,我们依然要前进,向着明亮前方,向着梦想的方向!(1619字)

文|邹剑川(湖北随州人,作家、新闻人、策划人,985高校经济学、新闻学专业毕业,苏白传媒总编审。)

运营:苏白传媒旗下昆德拉传媒 楚楚

其他:部分图片供模拟想象,不代表文字特指。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SuP21mwBJleJMoPMjd3u.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