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年12月21日14:30
放映电影:《惊涛迷局》
地点:上海普陀大光明影城
主持人:藤井树
嘉宾:齐青
《惊涛迷局》现场打分
平均分:8.0
最高分:10分 最低分:6分
[ 全场大合影]
没有想到,《惊涛迷局》是如此特别的一部作品。
金牌编剧斯蒂文·奈特出手执导,带来了一部仿佛俄罗斯套娃式的电影。一开始看的时候,似乎是《白鲸》或《老人与海》;接下来,却有了悬疑的黑色电影元素;再看下去,居然有那么惊艳的科幻色彩。一层一层揭开,惊喜层出不穷!
在一众奥斯卡级别的神仙阵容加持下,本片奉献了精彩纷呈的出色群戏,角色在不同类型元素的穿插之下游刃有余。好故事,好制作,好演员,当然是不可多得的好作品。
看《惊涛迷局》需要一点耐心,这是导演作为讲故事的人,和观众之间的某种情趣。刚开始的时候千万别急,后面的重重反转会让你觉得,这是今年不容错过的一部作品。
1
“星际”CP五年后再聚首
安妮·海瑟薇加马修·麦康纳,《星际穿越》后时隔五年的聚首,这次合作或许比你以为的更精彩。
小编对安妮·海瑟薇的最初记忆是《公主日记》里颜值满分的“安妮公主”,当时只觉得,这样的美人,演技什么的都只是点缀而已。
到了《穿普拉达的女王》,开始觉得看安妮·海瑟薇的片子,似乎可以有一些颜值以外的期待。
到后来,不必说大家也熟悉,凭《悲惨世界》中惊鸿一瞥的表演拿下奥斯卡最佳女配。今年的都市爱情小品《摩登情爱》中,更是成功出演了一位双面人格的躁郁症患者,“人格分裂”的演技让人信服。
而这一次,安妮·海瑟薇在片中饰演的,依旧是一位美人,而且疑似“蛇蝎美人”。
一身阔太装扮,专程前去普利茅斯这样的小岛寻找做渔夫的前夫,一见面就要单独谈谈,而谈话的内容是,让前夫杀死现任丈夫!
金钱或美色齐上,也要让他答应自己。而理由竟然是,改嫁后的她和儿子遭遇家暴,此行来是情真意切地请求“外援”。
身为前夫的小船长面对这样的说辞,将信将疑。这位前夫的扮演者,就是马修·麦康纳。
他是《林肯律师》里为社会底层发声的律师,是《真探》里沉默寡言却足够敏锐的警探,是《达拉斯买家俱乐部》中为艾滋病友走私药品的“恐同患者”,是《星际穿越》里探究地球人生存之路的宇航员库柏。
不同于以往大部分的角色,马修·麦康纳这次饰演的角色是小岛上一个带人观光的小船长,捕鱼似乎是他唯一擅长的事。
随着故事的展开你会发现,船长似乎只是男主角在伊拉克战争之后“避世”的选择而已。但随着男主角的“觉醒”,你又会怀疑,这位船长也许只是虚拟世界而非真实世界中的存在。
一定要捕到“那一条鱼”的偏执,又隐藏着怎样的玄机?
好的悬疑作品,首先需要立住的,就是有故事发掘潜力的人物。而本片给我们呈现的,正是一群面目模糊、看似各怀秘密的小岛人物群像,几乎每个人都有令你生疑的点!金牌编剧,不愧是讲故事的高手。
而在这些出色的人物设定基础上,电影的悬疑故事显得颇具魅力。
2
脑洞大开的惊喜之作
作为一部悬疑片,《惊涛迷局》可谓在情节设计上做足了文章。
用一句话概括就是,当你以为即将进入的是一部蛇蝎美人与硬汉的犯罪悬疑惊悚片时,发现你在看的是一部软科幻;当你进入了软科幻的世界后,才发现这其实是一部反战的家庭伦理片。不是小编卖关子,这还真的是这部电影的写照。
进入主题之后,本片黑色电影的色彩已经相当浓厚,美丽女人、孤悬海我的小岛、以及令人恐惧的深海,迎来了一次凶杀的邀请。色调浓厚、尤其是光感诡异的夜戏,令这种意味更加强烈。
而背后的动机被前夫怀疑也正常。对一个美丽的女人来说,求助并不该是难事,但她竟不惜旧事重提一定找前夫帮忙解决?甚至不惜重金或自己的美貌?
在前夫不肯出手的压力和反复盘问下,前妻终于吐露原因:救救孩子!没错,重点来了,他们的儿子。
这个儿子在母亲和继父的口中都被描述成全天沉迷电脑的重度“网瘾少年”,尽管如此,这个十三岁的孩子在编程方面甚至是老师都不得不承认的“天才”。
当男孩生活在小岛上的亲生父亲先于闹钟醒来,却死死被“固定”在床上动弹不得,当渔具推销员欲言又止地透露他就是规则的时候,这个宁静的小岛世界似乎有了另一种合理的理解:这是一个“被规定”的世界,这世界是被操控的。
竟然有可被操控的世界?这世界是谁在操控?TA为什么要操控这样一个小岛?
太烧脑,不过自己找到的答案才香,暂时保密,只剧透一丢:
影片最后,不说话的“网瘾少年”终于和亲生父亲通了一通电话,这个电话打破了现实和想象,连接了生与死。
2
悬疑之下,人性探究
无论悬疑、惊悚或软科幻,对这部电影来说都只是“形”,抽丝剥茧之后,里面包着的,是一个孩子无辜却伤痕累累的心。
一方面,当“形”以所见非实的状态展现在我们面前,一个多少有点哲学意味的问题摆在我们眼前:究竟什么是真实?
当你以为所处的世界就是真实时,你怎么确定你的世界,不是一个被操控的世界?你以为的意识,不是被编写的程序?从《楚门的世界》到《惊涛迷局》,人类始终无法摆脱某种被操纵和控制的恐惧。
另一方面,当抛开一切外壳,故事内核终于暴露在我们面前时,可以发现,影片关注的是孩子面对战争这样的重大事件,乃至重组家庭、家庭暴力这样原生家庭的无力感。孩子在此种状态下,用自己的方式寻找出路。
电影里存在一道想象的大门,父亲和孩子最终都必须迈入那一道关卡,但谁又能保证,这个所谓的“虚幻”不是“真实”呢?
故事的本质其实是一次类似社会新闻的家庭悲剧,但当这个故事被加以重构,变成了一次小心翼翼的悬疑试探乃至科幻惊悚。而结尾处的惊艳,则收束了此前所讲述的一切,为我们留下了久久无法言喻的震撼和思考。
而这种震撼,需要你了解此前的诸多细节的铺设,原来这场“惊涛迷局”,不但是给男主角贝克,更是给我们所有观众!要想完全看懂,恐怕还需要二刷哦。
直击观影现场
[ 主持人藤井树和嘉宾齐青]
12月21日下午,藤井树观影团与团友们共同观看了本周上映的电影《惊涛迷局》,这部叙事一波三折的电影,凭借强大的演员阵容吸引了不少影迷的兴趣。
正因如此,慕名而来的观众为数不少,周六的下午,大家早早到达现场,想看看“星际CP”五年之后的再度合作。
电影格调一开始较为低沉,但紧接着,一切开始慢慢变得诡异起来,太让人兴奋了!最终那个惊艳的结尾,更是得到了观众们的不少好评。
影片还有哪些亮点?我们来听听嘉宾齐青教授和藤井树小姐怎么说吧!
嘉宾齐青说
【非一般的惊悚电影】
这不是传统意义的那种犯罪惊悚电影,尽管它整体的结构还是按照这个来设计。比如一开始从黑底的字幕开始,会有很低频的一种声音,然后第一个镜头是两只眼睛的特写,一直从瞳孔里推到海上。
它的特别在于视点,是一种多视点的叙事。电影并没有按照现实的第一视点来走,后面逐渐出来了一个所谓的游戏空间;最后又发现游戏空间也并不是科幻性质的空间,更多的是一个心理层面上的一个释放,最后的视点其实悄然转到了孩子的世界,是一个孩子在父亲战场上阵亡之后他的成长过程。
2003年发生伊拉克战争,孩子在案件前后是13岁,所以故事的时间在2016年左右,其实大概是电影的剧作完成阶段。现在看来,最后有一个很客观的视点已经出来了,其实就是一个新闻视点。
也不完全算反转,但我觉得把这部影片突然拔高了,前面如果真是按照常规剧情,仅仅是一个普通的惊悚片,但是那一刻,好像时代和个体命运被链接,讲述战争给各阶层和个人带来的伤害以及成长。这也就是我说它不是一般所谓的惊悚电影。
【游戏空间还是平行空间】
这些所有的设定都有点像游戏空间,我刚才想到,如果我们把它理解成是一个平行空间也没什么问题的,因为他其实有一种假定,就是说他的父亲和孩子的心灵还是相通的。儿子也希望父亲在某一个点上,以某种方式来看他,其实也有一种这种平行空间的感觉。
这种其实在电影里面是永远的比较动人的地方。我们在看到好多的科幻片也有些惊悚片,包括像动画片比如《寻梦环游记》,不用是什么样的包装,最终人性的东西还是所有影片的一个基础。
从这点上来讲,我觉得这部电影里有很妙的处理方法,关于处理战后的心灵阴影,确实是很奇特的。包括该片其实是以一个新闻事件来改编,但是他能发酵出这么一个故事,想象力、创意我觉得还是非常厉害。
另外电影的设定也是契合了一种父子间的纽带意义。儿子一直希望父亲的游戏设定就是要钓到那条鱼,大概是一个目的,也就是说完成了这个程序以后,父子在精神方面或许会有一种契合,或者儿童大概能走出阴影,来完成成长的空间。
【悲剧意味的结尾】
最后整体还是一个很悲凉的故事,孩子从他的目光走出来了。前面眼睛里是深不可测的海洋,当然水也是一种恐怖的来源,也是一种茫然,无措。但是结尾的时候他的目光里面有光了,这个光其实就是亮的船以及栈道,他和他父亲相遇拥抱。
还是眼睛的特写,但是代表心灵上的慰藉。其实也就象征着他一定程度的成长。
那个渔船公司的职员也很有意思。他大致出现了有五六次,形象一直是有变化的。刚开始年龄比较小,但是最后一次见面的时候,他自称为“规则”,头发已经灰白了。并且前面他不太会喝酒的,最后一场见面的时候,他已经主动喝酒。
我把他想成一个沟通两个世界的存在,像《黑客帝国》里面就有这种智者,跟现实的这种链接的人,那个里面叫“先知”,这个人还有点这个功能,能力可能比先知稍微弱一点。
男孩是一个电脑天才,而这位“规则”又是一个所谓的程序员,我可以理解成他是从男孩电脑里面走出来的,一个既不属于他父亲的空间,也不属于男孩的空间,我们就想象成一个使者。
他对他的皮鞋很珍惜,你看他第一场出来以后脱掉了鞋子,但是穿着西装踏着水就过来了。而最后有一个镜头,那只皮鞋好像被水冲走了,这些设定其实是有想法的,还真是挺多意的。
藤井树说
【层层递进的叙事】
我一开始看的时候我有一点失望的,大概前1/3好像就是男主角不断想要去钓一条金枪鱼,但不知道他的目的是什么。直到女人的出现,你知道原来她是船长的前妻,然后她现在被家暴了,希望他去把她的亿万富豪老公给杀了。然后孩子再卷入,是层层递进的叙事。
最后电台里面的新闻播报,我最在意的一句是说继父是一个建筑工人。而在我们看到的前半部分里面,继父是一个亿万富豪,女人也一直反复说他很有钱很有势力,这是一个从衣着到举止,至少是一个有钱有地位的人。
但是当最后翻盘,我认为新闻播报其实可能是最真实的事件。你可以脑补这一对母子所过的现实层面的生活,是孩子的生父死于伊拉克战争,然后拖着儿子嫁给了一个建筑工人,一定也是赚不了什么钱,也没什么文化的,就是一个家暴的人渣。
而孩子本身是个电脑天才,所以他13岁的时候忍无可忍,把他的继父杀了。这样一个社会新闻,居然被我们的导演拍成了一部,融合了虚幻和真实,犯罪和悬疑,然后还包括像儿童的心理阴影,然后包括最后还有一些虚拟空间的嫁接。
【悬疑版“楚门的世界”】
有一瞬间,我觉得本片很像《楚门的世界》,最后你镜头一摇起来,你发现所有楚门的世界全部都是一个show,这是一个巨大的演播厅。他的邻居他的小孩,街上遇到的所有一切,全部是这个节目里安排的人,这是一个很恐怖的事情。
但我觉得他所经历的普利茅斯岛上的一切,貌似也是有这样的效果,就感觉是被生造出来的。(齐青:比如说广播,每天早晨基本上是一类的广播。然后一辆车在那条路上等红绿灯,好像每天都一样的。)
还有那个定时在五点的闹铃你们记得吗?有一个瞬间是他五点之前醒了,想起来结果动不了,他只有到五点的时候才能去按掉闹铃。
而且他叫那条鱼“him”而不是指代动物的“it”。我就一直在想说它为什么是这条鱼而不是别的鱼 ,比如说他明明钓别的鱼都可以,但是他一定要钓那一条金枪鱼,也就是可能他像程序一样是被设定好的。
所以实际上真相是很残酷的,就孩子实际上不可能再见到他的生父,因为父亲本身死在了战场上的,但是影片里面它依然还有一个让父子见面拥抱,然后说你长大了有这样的一个情景。虽然说很温暖,但其实想想还是蛮心酸。
【彻头彻尾的家庭悲剧】
游戏的出口是男孩捅死了他的继父,所以实际上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家庭悲剧。故事设定为小男孩塑造了所有的一切,我们可以想象,无论是父亲、母亲还是所谓继父,实际上是小男孩电脑程序里的一部分。
那么这些人的特色和面目本身是非常有内涵的。他妈妈感觉上是一个看起来特别像贵妇的女人,她不是那种落魄的样子,哪怕说一直在遭遇家暴,每一次出现都是光鲜的,而且一直穿白颜色的衣服。从来没有看到她的脸上有淤青,或者说手上、身上有伤痕。一个镜头都没有。
我们是怎么得知这个女人被长期家暴的讯息?其实是声音,别人的讲述,以及男孩的主观声音,他听到他的妈妈被打,但我们从来没有见过我们没有一个镜头,见过继父真的打她的妈妈。
这是一个导演的设计,他实际上是站在孩子的心理层面上。在孩子的心里,妈妈是纯洁的,不管被打成什么样,在孩子心里她是美貌的,她是高贵的、纯洁的、完好无损的。所有的恐惧来源于孩子的心理感受,我觉得这是导演蛮厉害的地方。
这部电影非常耐人寻味。最后结尾的时候再想一想,其实不那么的简单。而且他非常难得的关照到了一个受到创伤的家庭,暴力阴影下的小孩那种心理的状态,最后讲出一个非常残酷的家庭悲剧。
现场评分
8.0分的成绩,是观众对于这部电影最真诚的喜爱!那个惊艳到极致的结尾,让大家散场的时候还在讨论。
感谢齐青教授的精彩分享,也感谢各位团友的参与!
如果你喜欢这部电影,《惊涛迷局》正在全国院线热映,记得要去影院支持哦!
更多详细内容请戳微博@藤井树观影团2011 看精彩回放哦!
P.S.感谢观影团的合作伙伴一直播、咪咕直播。没有来现场的朋友们也可在咪咕直播回看整场活动!
电影《惊涛迷局》
正在热映
请去影院支持!
微博:@藤井树观影团2011
公号:藤井树观影团
“藤井树观影团”已同步入驻平台
| 微博 | 今日头条 | 一点资讯 | 豆瓣 |
| 搜狐号 | 企鹅号 | 什么值得买 | 大鱼 |
| 趣头条 | 虎嗅 | 百家号 | 新知 | 大风号 |
合作、投稿、咨询请联系:17717464097
转载声明:原创文章请注明作者及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