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30日,第34届中国电影金鸡奖,华为新影像·金鸡手机电影计划活动于厦门举办,活动现场揭晓了第二届华为新影像·金鸡手机电影计划的六大奖项,八大荣誉作品,同时正式发起第三届华为新影像·金鸡手机电影计划。
往前追溯一下,2019年,华为助力手机电影首次进入中国权威电影节,携手第28届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开设“新影像·手机影片竞赛”单元,鼓励用户使用手机创作影像作品。当时,三部由华为Mate30系列拍摄的影片《巴丹吉林》、《你的样子》、《泳往春天》在金鸡百花电影节期间展映。2020年,华为携手第33届中国电影金鸡奖,启动“新影像·手机电影计划”,设立国内首个手机电影权威奖项,旨在挖掘全球手机电影创作新锐力量,为手机电影创作者提供专业的展示、交流、学习平台。2021年,华为新影像·金鸡手机电影计划已经收到超过上千份手机电影投稿作品,最终筛选出37部入围佳片。华为的行动一以贯之地高效、迅猛、准确,三年间,一个专业而权威的手机电影创作成果展示平台搭建而成,华为积极地耕耘着手机电影的探索之路,引导方向、革新技术,缩短电影文化的距离感,让普通人的电影创作也变得简单、易懂、有趣。
一直以来,华为都喜欢用技术说话,数十年如一日地进行技术攻坚。也正因为如此,华为的产品性能亮眼、实力硬核,在手机业务领域,华为持续不断地为手机市场带来了令人惊叹的创新和突破。硬件技术,保驾护航;平台搭建,激励创作;人才培养,注入活力----当华为和金鸡奖合作,热爱电影、渴望创作的影像爱好者,看到了自由拍摄、无限表达的可能性。
【揭晓影像荣誉】
过去九个月里,华为新影像·金鸡手机电影计划收到4800余部手机电影投稿作品,较上届增长比例超过15倍,最终入围的37部佳片,它们背后的创作者,有专业导演、有高校学生、有跨界UP主、有职场人。。。经过专业评审的考量和评判,六大金鸡荣誉奖项花落八部手机电影作品:《馄饨》、《紧急直播》、《天晴夏至》三部影片获得华为手机新影像荣誉;《沙县什么好吃》获得最具潜力创作人荣誉;《韶光》获得最佳镜头记录荣誉;《放生》获得最佳实验影片荣誉;《一天》获得最佳艺术探索荣誉;《繁星之下》获得最佳摄影技术荣誉。多元的生活故事题材,真实的社会思考视角,对创作的执着、对观点表达的坚持、对艺术审美的追求,孕育出一批具备一定专业性的优质手机电影作品。
在bilibili搜索“新影像手机电影计划”,可以看到大量相关视频,大家题材不一、风格各异,却有一样汹涌的创作热情。有的会让你惊叹镜头运动的灵活和准确;有的呈现出细腻而真切的现实质感;有的如梦境一般色彩斑斓,绚丽夺目;有的在高空、水下肆意穿行,自由跟拍精彩的瞬间。不论镜头对着面庞、背影或是深夜、黎明,不论它晃动、旋转或是放远、拉近,每一个画面都承载了我们对生活的愿景。而忠实、完整、清晰地记录下这一切的工具,它的便捷和智能,是华为交给大众的一份答卷。当我以为华为是拍照之王,它已经马不停蹄、精益求精地往移动影像系统的赛道上去了。
【对话手机电影】
手机电影到底拥有怎样的生命力?早在2017年,谢飞导演就曾表述过“视听写作的时代到来了”的论断。近几年,电影作为一门艺术语言,已经逐渐接近全民化,任何人都可以举起自己的手机,记录当下、呈现所想。依托于硬件设备和影像科技的升级,视听表达的门槛越来越低,大众创作的热情愈发高涨。
在12月30日的主题论坛上,中国电影导演协会会长、知名导演李少红,业内权威摄影师、坏兔子影业创始人曹郁,青年导演、编剧周子阳,中国文联电影艺术中心产业研究处处长王丹,华为消费者BG副总裁李昌竹等几位行业大咖也就这一现状进行了深度对话,为手机电影创作者带来了全新的思路和启发。
李少红导演鼓励大家放下专业的包袱,拥抱自己即时的灵感、迸发的想法,这是创作中珍贵而不可复制的瞬间,也是手机才能带来的便利。人人都可以有手机,都可以搞创作。手机电影在时间、空间以及视角层面都给我们带来了新的可能性,用人眼的角度观察、用贴近生活的方式讲故事,你的想法是手机创作的灵魂。
曹郁老师作为专业的电影摄影师,从更为辩证的角度分析了手机电影的优势。当下的生活里,手机是我们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具备随时实地都可以记录的便捷性和灵巧自如的运动性,也因此给了每个人锻炼电影才能的机会。手机摄影无意于取代和比肩专业电影设备,它可以在新的赛道开创属于它的精彩。
周子阳导演在《乌海》中已经尝试过手机摄影,在未来,他期待可以创作一部完全使用手机拍摄的电影。当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遇到惊喜的画面,手机给了我们立即记录和见证的机会,这些画面可能是我们在创作中很难想象和实践的,而手机可以帮我们完成。
王丹处长亲历和见证了华为新影像·金鸡手机电影计划的发展,她希望和华为共同努力,用长期的耕耘推动整个行业的进步,带来更多电影创作的可能性。手机是工业化的变革,一个人可以操控整个摄影团队。手机电影的时代,就是电影创作的大众时代。
昌竹总认为相较技术,个人的思考及表达才是无可复制的。技术本身只是一个支撑,手机能够通过算法把影像拍得更好,达到见所未见,是华为的长项。华为希望通过替代重复的低价值动作,释放创作者的精力去进行更多的思考创意、灵感捕捉。手机电影中更有价值的,是这个视频承载的故事。华为鼓励大家用自己的方式、个人的视角去记录社会变迁,时代变化,这是华为长期的追求。鲜活的视角,独特的思考,手机电影是时代的新影像。
【HarmonyOS生态赋能】
在论坛现场,周子阳导演分享《乌海》中求婚段落的拍摄,两位演员用一部手机拍摄彼此,演完后再带着手机去找百米开外的导演看O不OK。昌竹总提到了HarmonyOS移动影像系统,它是一个移动化小型剧组,有了它,导演可以即时看到演员的表演。
HarmonyOS移动影像系统是一套移动化的电影拍摄系统,即拍即看即剪即传,基于手机电影,领先影像力和HarmonyOS移动影像系统使能创作者,随时记录,简单易行,轻量化执行,让更多形象创作形式发生,让创作边界扩展,让更多年轻人开启创作之路。
大家可以脑补想象一下一个人就可以掌控一条电影创作流水线的情况。先用P50系列即时拍摄,具备HarmonyOS多机位模式、OIS+AIS Pro超级防抖、全焦段4K视频、超级慢动作、延时摄影等丰富功能;拍摄完成的素材可以在平板上多屏协同、移动监看,导演可以实时同步监看手机拍摄画面,平板操作调度手机拍摄,色准高,色域广,动态范围高;剪辑环节可以在电脑上即拍即剪,手机和电脑通过多屏协同,一拖一拽,轻松共享,电脑屏幕无缝同步至平板,平板充当手绘板,屏幕色准高,还原创作本色;此外在辅助拍摄和远程支持的版块也有充分、妥帖而人性化的功能配置。
文字无法灵活而生动地介绍这个系统的奇妙,小编在撰写文章时,去bilibili看了很多解读视频,弹幕里欢快地充斥着华为用户“牛哇、牛哇”的夸赞和对华为更新、更快、更好的期待。在“华为新影像·金鸡手机电影计划”颁奖环节,《馄饨》的导演刘昉激动地说:“我是华为的死忠粉,全身上下都是华为。”站在普通使用者的角度,我们可能无法准确领略科技跃迁的无限魅力,但我们可以切实体会这套产品带来的便捷和普惠。这么多人喜爱、支持和拥护华为和它的产品,HarmonyOS移动影像系统可能只是华为企业愿景和使命的一个切点,普济大众、改变生活,是华为一直在做的事。
除了分享和表彰,活动现场也正式发起第三届华为新影像·金鸡手机电影计划,王丹处长在现场寄语所有热爱电影创作的伙伴们:“华为新影像·金鸡手机电影计划这个平台用更开放的心态、更渴望的眼神,期待着更多人用手机来点亮电影梦想,我们会用最大的热情,用实实在在的支持,用最公平、最专业、最权威的方式来帮助大家往前再走一步,走得更好,走得更远。”昌竹总表示:“我们致力于推动新影像手机电影计划与电影产业的上下游充分的融合,打造出促进手机电影健康发展良性循环的生态平台,为电影产业的发展夯实底座。”
以简单的设备探索电影创作的无限可能,期待你用手机记录生活的鲜活视角,展现大众创作时代下的新影像记忆。
拿起手机,拍电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