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肺炎依然肆虐,为了减少新冠状病毒的扩散,国务院颁布各种政策,呼吁人们尽量减少外出、聚会。大多数人选择“宅”在家里,疫情当前,“宅”在家里对于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或哮喘等患者来说该怎么做呢?
1.缩唇呼吸:主要适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其他患者或健康人可忽略此方法。缩唇呼吸是指吸气时用鼻子,呼气时嘴呈缩唇状施加一些抵抗,犹如吹口哨样,慢慢呼气的方法。
2.腹式呼吸:主要适用于大部分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健康人也可以进行训练。腹式呼吸可在卧位、坐位、立位、步行等日常生活动作中使用。在进行锻炼时,建议腹式呼吸时间保持在每次10-20分钟,每天2次,每周锻炼3-5次。患者应根据自身的情况,循序渐进。
3.卧位腹式呼吸:平卧,髋关节、膝关节轻度屈曲,全身放松;右手放在腹部上,另一只手放在身体一侧;集中注意力,感受在呼气和吸气时感觉手的变化;吸气时,腹部鼓起,呼气时,手随着腹部逐渐凹陷下去。
4.坐位腹式呼吸:坐位的腹式呼吸的基础是仰卧位的腹式呼吸。采用的体位是坐在床上或椅子上足跟着地,让脊柱伸展并保持前倾坐位;一手置于膝外侧支撑体重,另一手放在腹部;开始进行腹式呼吸,吸气时腹部鼓起,呼气时吸气肌放松处于迟缓状态。
5.平地步行时的腹式呼吸:这是把呼吸的类型与行走的步数相协调一致起来的训练法,对于慢阻肺患者,在行走时吸气和呼气的比例为1:2,也就是两步吸气,四步呼气。先从短距离开始,不要快速行走,采用尽量不出现呼吸急促的步行速度,可利用计步器进行有目的的行走。
6.强化呼吸肌的训练法:适用于大部分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呼吸肌疲劳显著或呼吸困难严重者避免使用该方法。
7.腹部负荷法:在腹式呼吸(吸气时)对抗腹部膨隆加以重物抵抗,使膈肌运动的方法。患者可采用屈膝仰卧位,上腹部放一沙袋或米袋,最好以较轻的重量开始锻炼,如0.5kg开始。
8.吸气抗阻训练:利用呼吸训练器进行呼吸训练,如三球仪呼吸训练器。根据自身情况进行阻力的调节,从0阻力开始训练。首先缓慢呼出气体,再立即含住咬嘴进行较快深长地吸气,将装置中的三个月颜色的球体依次吸至最高处后,缓慢呼出气体,重复10个为一组,每次三组,每天2次。注意:切忌很快速用力吸气,为了将球吸上来而全身用力。
9.负荷阈值训练:对于慢性气流受限的患者来说,训练强度建议为最大吸气量的30%。最佳的训练频率是每周3-5次,持续超过4周,并继续维持所取得的疗效并坚持每周1~2次的训练。负荷阈值训练器载入了一个阈值或临界点,要求患者要产生一个吸气流量必须克服这个压力。具有代表性的阈值训练器有POWERbreathe、Voldyne 呼吸训练器等。以POWERbreathe装置为例,在开始训练前将阻力调整至适合自己的阻力。
注意事项:
1. 避免在急性感染期间或慢性疾病急性发作期间进行上述训练
2. 尽可能在安静的环境中进行训练(背景轻音乐为宜)
3. 穿着轻便保暖的衣服,尽可能的保持全身放松的体位
(1) 开始采取屈膝仰卧位,放松腹部肌肉;
(2) 适时选择坐位、立位等体位进行训练。
4. 对于平时吸氧或戴呼吸机的患者,训练过程中仍需吸氧或戴呼吸机
5. 不要努力地呼吸,呼气时必须有意识地放松,若努力呼气易引起气管内的气流紊乱,增加气道阻塞,易诱发支气管痉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