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分!程青松怒怼主演,口碑滑铁卢流量明星该不该背锅?

2019-09-14   史塔克Sir

9月13日,电影《诛仙Ⅰ》正式登陆到了各大院线,虽然票房在上映首日突破了1亿元,在昨天上映的三部电影《小小的愿望》《名侦探柯南:绀青之拳》》中票房成绩暂且排到了第一。

但是电影的口碑却遭遇到了滑铁卢,从刚开始五星评论居多的6.7分降到了一星差评居多的5.7分。


开局6.7分诡异的曲线


逐渐恢复到了正常的状态

截止到发稿子之前,原来排在前面的五星好评全部被压下去了,一星评论逐渐占据了评论区的前端。

可见,评分的下降还有很大的空间,所以这一部剧的票房虽然首日成绩不错,但是因为口碑的原因,很难保持下去首日的战绩。

刚开始占据前排的五星好评

一天之后的影评

导演,编剧程青松怒怼男女主演

昨天,有关于这部电影的话题霸占了整个微博,其中有关于“肖战演技”的话题阅读量达到了9.5亿,讨论量达到了30多万;

而编剧导演程青松发出了对于男女主演的不满,他指出:

“男女主角明明只有流量,非要通过营销号来吹捧演技,真是太可笑。只有金扫帚奖来扫他们了。”

“豆瓣得分都跌到6分以下了,还有什么好说的。金扫帚奖恭候各位。”

下面引起了粉丝的不满和控屏,也有其他的观众表示支持。

口碑下滑的原因

1,失去原著粉丝的支持

萧鼎130多万字写成的《诛仙》,被搬上电影屏幕,却没有得到原著粉丝的支持。

书粉们都知道,《诛仙》的作者萧鼎,前后洋洋洒洒的写出了130万字,为读者打造了一个梦幻的世外桃源。

在中国无数的仙侠世界中,它是别具一格的。

主角张小凡,被仙门收为弟子,和兄弟们一起过着令世人向往的世外生活,随后,因为身世的原因和魔教女子碧瑶相遇相恋的故事。

叛逆,入魔,纠结,在自我救赎之间完成了个人的成长和蜕变,让读者感同身受。

这样的一部仙侠代表作品,在搬上大屏幕之后,对于书中的精髓却没有牢牢把握住。

电影导演自称是“水麒麟的特效做了1年”时间,我们来看看原著中对于水麒麟神兽的描写:

寒冰潭内,水柱如催,轰然而起,成笔直一条向天飞起,直冲到数十丈之高处,水柱凝而不散,如狂花绽放......

呈现出来的画面是这样的:

然而最能体现原著特效部分的“诛仙剑阵”,被活生生的“砍掉”了。

我们先来看看原著中对于“诛仙剑阵”的描写:

在强烈的光芒之中,七色光芒融为一体,在耀眼的那团白光中升腾起来,在天空之中,化作了一柄巨大的七色巨剑,流光异彩,虹光闪动......

那柄巨大的彩色主剑在七脉山峰灵气源源不断的注入之下,开始逐渐变大,并逐渐在变大的过程中分离出各色小的单色气剑,越来越多,密密麻麻开始分布于天空之上。

被神兽成为“鬼斧神工”赞叹不已的东西被删掉了,“诛仙”也就失去了它的精髓。

同时,备受争议的“剧情篡改”,“服化道粗糙”,“配音问题”等失去了原著作者的支持,口碑当然会遭遇滑铁卢。

2,大ip+流量的反噬

在2019年,顶级流量非肖战莫属,在今年6月份的《陈情令》的突然上映之后,只用了五天时间,肖战几乎频上热搜,流量登顶,一炮而红,人气超过了“归国四子”,成为新一代的顶级流量。

然而,在《上海堡垒》之后,流量明星遭到了质疑,观众趋于理性化。

《诛仙》在上映前夕,保密工作做的非常好,多次改档,没有点映,直接上映。

然而,粉丝们却看不清轻重,在上映之后,尴吹演技,甚至承包热搜,结果一天之内,评分下降了1分之多,直接冲破了评分的最大幅度和范围,可谓是口碑崩了,想要再立起来,已经很难了。

流量不是原罪,但是在粉丝“尴吹演技”的同时,即使是能够带来人气的流量同样会对爱豆造成一定的反噬作用,引起原著粉丝和路人观众的不满。

今天上豆瓣的时候,看到一篇很有意思的评论。

有网友指出:

“大投资大IP流量的组合屡试不爽,直到了近期的《上海堡垒》的扑街才遏制住了这一股不正之风,然而诛仙又为流量电影带来一种新的模式:中小投资大IP新人流量低劣的制作放弃线下宣发线上利用粉丝进行宣传。

上海堡垒投资超过三亿血本无归,而诛仙投资五千万轻松回本,流量大门被关上的同时,也被开启了一扇窗,中国电影之路实属坎坷。”

虽然这位网友的言辞过于激烈,然而他也表示出了对于中国电影的担忧。

不是说流量是十恶不赦,有流量也有演技的演员大有人在,担忧的是,近几年来,有一些创作者为了“追求流量”而忽略电影创作的本源,当“流量”当作赚快钱的最直接方法,这才是最可怕的。

口碑滑铁卢背后的思考

中国电影近几年来呈现出了良好的发展态势,评价电影的好坏也逐渐转移到了口碑和评分上,尤其是当很多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好作品,为期待好作品的观众呈现出了一丝希望。

2016年,张涵予、彭于晏主演的主旋律缉毒片《湄公河行动》将一群把流量明星抱团的《爵迹》打得溃不成军;

2017年,《战狼2》以57亿的好成绩打得流量电影《三生三世十里桃花》折戟沉沙;

《哪吒》以48亿的好成绩打得“磨剑六年,投资3亿”的《上海堡垒》丢盔弃甲,毫无还手之力;

2018年由一群硬汉组合撑的春节档冠军的《红海行动》,2019年的《流浪地球》,这些国产电影中的佼佼者,不管是从战争,科幻,动画等各个领域都有着前所未有的突破,也实现了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的双重回报。

这些好现象的背后,无一不是观众对于好作品的绝对肯定和支持。

不管是流量也好,演技派也罢,都是需要一个好的剧本和创作观念来作为支撑的,最终都是要经过市场的验证和观众的打分的。

对于在电影院能坐上两个小时“掏腰包”的观众来说,他们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大爷”。

《诛仙》评分的滑铁卢式的下降,希望能够带给创作者一定的思考,市场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