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红的女儿今年4岁,随着群体生活越来越丰富,好奇的问题也越来越多。
已经是幼儿园大班的女儿,每天都要问出“十万个为什么”,时时刻刻围绕着父母问各种奇奇怪怪的问题。
有一次,爸爸下班憋急了,一回家就赶紧进了厕所,结果忘了关门。
女儿受好奇心的驱使,紧接着也跟了进去,随后就跑出来惊恐地对晓琳说:爸爸的“肠子”掉出来了!
晓琳起初吓了一跳,后来看到老公在上厕所,便明白是如何一回事了。
出现问题不能回避,而要好好沟通解决。
晓琳意识到现在正是可以为女儿普及性知识的时候,如果再去忽略,女儿可能会随时把这个问题提出来,给他人造成尴尬。
日常生活中,大家都会遇到这样的问题。由于男女人体结构的不同,肯定会让宝宝产生好奇心。
其实,家长遇到孩子的提问也不需要面露难色,更不需要混淆视听,以此回避这个问题,最好是趁此机会好好教孩子认识自己。
孩子到3岁时,就会开始萌生性别意识,这候家长要教导孩子接触性教育,如果是异性家长,也要懂得开始避嫌。
比如,尽量避免让女孩看到爸爸的身体及隐私部位,父亲也应该回避给女儿洗澡这件事了,男孩子与妈妈也是如此。
这样的性别意识培养,有助于养成孩子的自我保护意识及对异性的尊重态度。
1)利用图书或绘本给孩子讲解
作为父母,是孩子第一顺位的教育者,培养孩子对性别良好的意识观念至关重要。
不妨买一些性教育的绘本,图文结合加上家长的讲解,相信孩子能理解得更好。
2)摆正态度不回避
摆正态度这一点也很重要,直接影响到孩子对性别意识的看法。
当孩子提出相关问题,家长千万不能闭口不谈,而要坦然面对,让孩子知道,这个问题没那么难以启齿。
每个人都有对自己身体好奇的权利,尊重孩子的好奇,也有助于提高孩子正视性及人体结构的意识,且保护创造力思维。
3)不要带孩子去异性厕所或澡堂
让孩子在公共场合进行区分,男孩子应该去男厕所,女孩子应该去女厕所。
时常会看到已经5、6岁的小男孩,还会和妈妈一起上女厕所,公共浴池妈妈带着儿子洗澡的情况也很普遍。
这种现象的发生,首先是父母双方不能同时参与进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有些妈妈害怕看不住孩子而为之。
但如果条件允许,请不要再这样做了,孩子到5、6岁已经很大了。
父母要有性意识的自觉,不要总觉得孩子还太小,没什么问题。
在孩子可以好好梳理性意识时,没有辅助加强教育,反而还去模糊这个界限,这样的教育是失败的,既耽误孩子的认知也会给他人造成尴尬。
4)适时抓住机会给孩子普及基础的性教育
性教育的重要的一课,孩子通过对自己和异性的认知,能懂得保护自己、尊重异性。
在今后更加复杂的团体生活中,能做到不让别人侵犯自己的隐私部位,时刻保持防备的心理,是免受伤害的前提。
好孩子的成长,从来离不开会教育的父母。及时通透的性教育,会使孩子的自我保护意识更加强大,也利于人格形成,不要再“谈性色变”了。
(欢迎关注,评论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