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专业,所以牛逼”。在厦门吃鸡,我只服鸟啸
BY小企9999
擅食者广府人言:“无鸡不成宴”。
中华料理博大精深,鸡这种最早驯化的家禽各大菜系菜名加起来报贯口,能把岳云鹏、郭德纲们累到喘不上气儿。
各地都有好吃的鸡,厦门也不例外,客家的盐酒鸡,八市的手撕鸡、近年兴起的干煎鸡,还有绰号“鸡店”石御锅的白斩鸡,油酥鸡等。
但是最近让我把鸡这种饕客们亲爱的小伙伴吃出惊奇,惊艳,惊叹不已的,是九中对面良仓六号里的鸟啸·炭火烧鸟酒场
关于吃鸡的讲究,这家从上海开到厦门的直营店给我狠狠上了一课。那种感觉,好像跟第一次到汕头吃牛肉火锅是一样的。不,更精细化,更令人发指!
不服?有图有真相,且让我掰开了揉碎了跟你扯扯:
鸡胸肉:令中餐厨师头疼的材料。除了取片涮,好像真没什么特别理想的好吃法。首先这里的鸡胸块带皮,其次凹成半圆形,串烤之后鸡皮靓丽,皮下脂肪润泽了偏柴的肉质,弯曲的形状帮助锁紧汁水,生生把个废柴培养成上得了台面的翩跹公子。
鸡肝:平常我们叫做“粉肝”的东西,半生的做法生生让我吃出了一个“嫩”字!上桌红颜未老,入口娇嫩欲滴,咀嚼起来微弹还会爆汁,爽到酣畅时才惊奇:“咦,怎么居然不觉得血腥?!”
提灯:亲手杀过母鸡的家伙对这东西会有更深刻的记忆,它们就是鸡肚子里那些即将裹上蛋壳奉献给世界的半成品蛋蛋哟。之前我只吃过汤锅里的,没想到人家烤着吃,而且,非常明显还只是微烤,蛋蛋们颤巍巍,吹弹得破。在咸味酱汁中打个滚后闭目塞进嘴狠心一咬:一个无言的biu~~之后,世界凝固了
鸡中翅:观念还停留在蜜汁烤翅,酷辣鸡翅阶段的我在看到这个时有点错愕。还在愣神中服务员又端下去分解,示意我们先吃拆骨后的肉,再吃皮,最后嚼骨头。不仅仅是仪式感的问题,这么循序渐进的一来,真能体会到与众不同的啃骨头乐趣。
鸡里脊:带点生的鸡肉有点类似白斩鸡靠近骨头的部位,嫩而有鸡味,再搭配原本刷在串上的梅子酱,自己在撒一点七味粉,可以吃得跌宕起伏。
鸡肉丸子:原来日式的丸子也可以长得跟香肠似的。碎肉搭配负责的配料重组成全新的质地,难怪有“没有一家鸡肉丸子是一样“之说。淋上打散的蛋黄,送入口中时有点滑腻,一口咬下质感丰富,居然还有鸡软骨,绝对能甩西式的鸡肉肠三条长安街。
鸡心边:原来一枚小小的鸡心还要细分成“心脏”和“心边”,这一个小小的部位汇聚了丰富的脂肪、心肌、平滑肌和结绨组织,把它们集结成串,能不好吃?
鸡皮:就一个烤鸡皮,服务员还会问我要脆一点还是耐嚼一点的。都这么说了当然要各来一串,酥脆薄鸡皮VS肥美的厚鸡皮,都是下酒尤物,干的不过硬,湿的不油腻,完美。
鸡冠:没见过烤鸡冠的老婆显然有点兴奋,居然肯拿着让我拍一张朦胧照。
鸡尾就是鸡屁股的委婉说法。这东西小时候老爸就告诉过我,处理得干净的鸡屁股是鸡身上最好吃的部位,围绕着那条三角锥状的软骨的是肥瘦相间还带皮的纯粹美味,具有完美的口感。
如果怕单纯撸日式小串不够饱,来一碗亲子丼分食吧,滑润蛋液包裹着嫩香鸡肉、鲜灵的小葱,甜丝丝的洋葱、软硬适度的米饭每一口吃吃来都是暖暖的幸福滋味。
叹为观止之余不喝一杯就太不和谐了!
除了好吃得令人叫绝的烧鸟,厚实多汁的烤猪五花、爽脆弹牙的牛舌粒
还有嫩黄的厚蛋烧,朴实的香菇,娇俏的情人泪,足以满足更加多元的选择。
一只鸡经过庖丁处理后,可以分解成二三十种细分食材,而且对付它们的做法又都合情合理,“因为专业,所以牛逼。”这句我曾献给福合埕的话在这里完全可以再说一遍。
“真好吃啊!”这是朋友们的感慨。无论哪一只鸡,这个生命轮回里所能获得的最高礼赞不外如此。
PS:位置在九中和文灶之间的良仓,找到六号仓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