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院士给新能源“泼冷水”:纯电动长距离存在安全隐患

2019-09-29     易驰科技网

不可否认的是,汽车的出现是人类出行历史上的一次大革命。载着人们奔驰多年的骏马们也终于退休了,但是随着汽车行业的不断完善和进化,如今的汽车已经被分成了三种:燃油汽车、新能源汽车、新能源燃油混合动力汽车。

顾名思义,燃油汽车就是普通的汽车,他们将汽油所谓主要的原料。但是据科学界估算,地球上的石油储备已经不够人类继续使用一百年了,而这个问题的解决方法只有两种——找到可替代石油的新资源或者是改变汽车的动力原料。

很显然,能代替石油的资源是否存在,人类能否开采到目前为止都是一个未知数,那当下之急就是改变汽车的动力原料,而新能源汽车指的是利用太阳能、电能或者是其他稀有能源作为动力的汽车,但是目前来看,大部分的新能源指的都是电动汽车。

和燃油汽车相比,新能源汽车具有很多优势,例如成本更低、对环境也几乎没有污染,所以很多国家也开始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甚至还颁布了燃油汽车的禁售令。例如德国就宣布在2030年之前全面零售燃油汽车,受此影响,奔驰和宝马也先后宣布停止燃油汽车的研发,奥迪公司虽然没有明说,但是也在不断的推出新能源车型。

不过看上去更加完美的新能源汽车也有弊端,例如续航问题。和传统燃油汽车相比,新能源汽车依靠电池来行驶,所以对于它们来说,充电是每天必不可少的工作。但是大部分情况下充电是需要一个过程的,这也侧面限制住了新能源汽车的续航。相反传统燃油汽车就没有这个问题,当续航不足的时候,找到一家加油站花上几分钟加油又可以继续行驶了。

所以越来越多的新能源汽车品牌就怎样提升续航展开了研究,但是提升续航的方式唯有两种,第一种是提升电池的性能,第二种就是加大电池的容量。可惜的是,如今的电池技术已经接近瓶颈,所以大部分品牌都在不断的增加新能源汽车的电池容量。

最近最近我国的中科院院士杨裕生却给新能源汽车“泼了一盆冷水”,他表示绝对不能继续研究长距离的纯电汽车。杨裕生院士认为,盲目地增加电池的数量和容量会造成很多安全隐患,有可能引发汽车的爆炸、自然。所以相比较于新能源汽车,杨裕生院士认为,至少在短时间内,混动汽车才是主流。

所谓的混动汽车,指的是将电能和燃油混合在一起作为动力的汽车,在节约了成本、减缓了对环境的污染前提下,又可以处理掉新能源汽车的续航问题。所以杨裕生院士认为,各大汽车品牌应该现将混动汽车作为主流的研究目标。

大家赞成杨裕生院士的观点吗?你认为燃油汽车和新能源汽车谁的价值更高呢?中科院院士给新能源“泼冷水”:纯电动长距离存在安全隐患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SgUmfm0BMH2_cNUgpPC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