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是人们对于内蒙古的一个笼统的概念。也许只要提到内蒙古,人们首先联想到的就是草原、那些歌唱草原的歌曲和那些以草原为生的蒙古族人。但人们往往对草原并不了解,或者绝大多数人在看到大片的草地时就误以为那就是草原。
其实内蒙古成片的大草原,如今已所剩不多,只剩下锡林郭勒和呼伦贝尔。而我们熟悉的科尔沁草原、鄂尔多斯草原基本上处于半农耕、半沙化的状态。如果人们去内蒙古旅游,会发现叫做草原的地方很多,有些很小片的草场也被叫做草原,当然这样的地方人走进去也是一望无际的,甚至由于人工美化看起来也很不错,不过那并不是地理上真正的草原。
在人们通常的概念中,以为内蒙古全是大草原,其实不是这样的。可以放牧的草场分成很多种:草甸、沙地、沙窝子、湿地、疏林草原、荒漠草原、典型草原等。虽然从大的面积上说呼伦贝尔多为草甸草原,锡林郭勒多为典型草原,但是这些地方都不止一种草原形态,而是也有湿地、沙地散落其间,呼伦贝尔的东部与大兴安岭的森林相连的地方还有草坡和疏林草原。典型草原草长得实际上并不高。薄薄地贴着地皮,牛羊吃一点,它们就再长一点,达到微妙的平衡。那种长很高的草的,主要是湿地,有的地方可以长到一人多高,但是这样的草地现在被大量开垦,已经非常少见了。
草原上,草的品种非常丰富,一平方米的土地内有时可以生长上百种草,有的草长着细长的叶子,很高;有的草长着圆形的叶子,低低地趴在地上。而走出一段距离之后,又因为土地的土质发生了变化,比如出现黑土或黄沙,草的品种也发生了变化,即使土质没有变,因为有河流流过近旁,土壤发生了变化,草的品种也会跟着变。草原看上去是苍茫的,一望无际,但其实草原是非常细腻的,细到几步之间草的品种就会不一样。
锡林郭勒和呼伦贝尔在地理上其实是同一片草原,它们和蒙古国东部的大草原合起来,称为"“东部大草原”。但是这两片草原的主要草原类型并不一样。呼伦贝尔草原主要是草甸草原,锡林郭勒草原主要是典型草原,而内蒙古西部包头、阿拉善、鄂尔多斯一带属于荒漠草原。这些地区,现在很多地方因为水源受到破坏,已经严重荒漠化了。大草原是天然形成的,和干旱的沙漠地区相比,它们是湿润的,清晨的草上挂着露水,一路走过去,人的鞋子会越走越干净。
牛羊是草原生态系统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们不仅负责播撒种子,撒下粪便施肥,还负责控制草原上草类的品种平衡,吃掉那些一年生的、疯长的草,让多年生的牧草有健康的生长空间,以巩固草原生物的多样性。
不论如何,人类对草原的伤害从未停止,尤其近几年某些草原上开始禁牧、定居、网围栏等等行为,更是对草原进行着无情的、不可逆转的伤害。过去的那片水草丰茂的伟大的大草原正一日日缩小,一日日枯萎下去,人类是时候想想该如何维持我们的生态环境了,希望环境不再像我们的年龄,每一天都是此生中最年轻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