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
有些伤害总在不经意间,就如同他们爱你时也不一定会炽热绚烂。
——麦穗小鱼
01/我没有长大,老妈
老妈今年60整了,比我大整整两旬。
自从我结婚以后,老妈便和我们住在一起。
老妈之所以没有呆在老家,主要是她说闲不住,想在城市找点活干。
可我知道,她是想减轻一下我们的负担。老妈常说,手里有点积蓄,头疼脑热也不用处处跟我们要钱。
所以,我便应了母亲让她搬过来和我们一起住。
老妈就在我们住的小区找了一份打扫卫生的工作,不是太累。所以,她干的还挺自在。
自古以来,婆媳关系都很难处。
老妈和我们住在一起,虽然大的矛盾没有,但是磕磕跘跘总少不了。
老辈人的生活习惯和我们年轻人不同,也时常看不惯年轻人的做事方式。
比如,我每次下班回到家第一件事就是把客厅和餐厅的灯打开。因为,我喜欢光亮一点的环境,太暗了我感觉压抑。
而每次老妈都说:“大白天,没事开什么灯。浪费!”
我有时候会关掉一盏,有时候也会置之不理。
老婆算是一个比较通情达理的人,和老妈相处的虽不融洽,但也说得过去。
自从老妈搬过来和我们一起住以后,晚上吃完饭老妈便承包起了刷碗的任务,她倒也乐此不疲。
但是,我和媳妇经常发现老妈刷过的碗里油污依旧在,根本就没刷干净。
于是,我们就养成了吃饭前把碗再刷一遍的习惯。
时间长了,老妈就看不过去了。
“咋滴,嫌我刷的不干净。还天天重刷一遍,以后我不刷了,坐着等吃落个清闲多好。”
我说:“你看看你刷的是什么碗,根本就没刷干净,能用吗?”
我那天说话的声音大了点,有可能伤到老妈的心了。
否则,老妈不会饭都没吃两口就下楼了。
自此以后,晚上吃完饭老妈便不再刷碗了。
于是,老妈在家唯一的工作——刷碗,也被我们无情的剥夺了。
02/不被需要的感觉,很冷
有人说,寂寞和不被需要是最容易摧毁一个人,那种感觉很冷、很悲凉。
在这个世界上,有一种人常常感觉到不被需要,因此,他们的爱总是小心翼翼的。
这个人,就是年迈的父母。
在电视《小别离》里听到过一句很现实有倍感扎心的话。
“咱也不知道,咱也不敢问。”
这是年迈的父母给我的感觉,随着年龄的老去,他们变得越来越沉默了。
他们常说,孩子长大了有自己的想法,咱们做父母的不可能一辈子管着孩子。
可做儿女的哪里知道——父母是认为自己老了,与这个社会脱轨了。所以,常把自己的想法埋在心底不敢给你说。
父母有时候问我在干嘛,我都会说:“给你说你也不懂”
其实,不懂得恰恰是我们。
父母哪里是真的想知道你在干嘛,他们或许只不过是想找个话题和你聊聊天,又或许是想找到一种被需要的感觉。
而你的一句“给你说你也不懂”可能会让他们的心落寞很久。
我的母亲是个很要强的人,也算是比较强势吧。
可是这两年我发现母亲强势的性格好像收敛了很多,不再那么难以对付了。
为什么用“对付”一词,因为强势的人内心一般都比较敏感,说不定那句话就得罪了他,让他炸毛。
所以,以前我从心里还是比较怕母亲的。
但是,随着自己成家特别是这两年,我心里的惧怕感越来越少。好像我在家里变成了越来越强势的一方,母亲却暗淡了下去。
刚开始,我很是得意。
可是,慢慢地这种得意变成了不安。
这种不安来源于母亲的话越来越少了,原来母亲这两年老了很多。
03/让父母有事可做,有情可托
最近,我嫌家里的电饭煲太老旧了,又买了个新的。功能更多,操作起来自然比老的电饭煲更繁琐。老的电饭煲只要按个开始键就行,简单。
所以,晚上想喝稀饭的时候,我就给母亲打个电话让她提前烧好,我们回到家稀饭不热不凉正好吃。
可是自从换了这个新的电饭煲,我教了好多遍母亲都没学会使用。上面的按键确实太多了,字又太小,母亲花眼看不见。
于是,我就不让母亲帮着煮饭了。这样母亲在家更无事可做了。
有一天,小姨来家看母亲。我把电视打开,给他们倒了杯水,自己便坐在阳台上玩手机。
她们边看电视边聊着天,不知道是哪个镜头触动母亲了,母亲叹了口气说:“老了,不中用了。”
我接了个茬,说:“60岁根本就不算老,现在百岁老人都多的是。”
老妈说:“咋不叫老啊,碗也不会刷了,稀饭也不会烧了,啥事都干不了,还不老吗?”
我心里咯噔一下,原来母亲这么在意那些我认为不值得一提的事。
晚上,我跟老婆说了这事。
老婆还是挺善解人意的,说:“那是因为咱妈觉得这个家不需要她了,觉得什么事都帮不上忙,所以心里难受。”
是啊,被需要也是一种爱。
于是,我们决定以后的碗还是由老妈来刷。
让年迈的父母觉得有事可做,让他们的内心产生一种寄托——看,孩子们还是需要我的。
这种寄托或许真的可以减缓父母老去的速度。
让父母有事可做,不妨就从
把碗留给老妈刷
早上让老妈喊你起床
让老爸和你一起换个灯泡
开始吧!